言論的「價格」及一些困境

mod980
·
·
IPFS
·

  在這個通訊技術發達的社會中,每個人都能成為言論的生產者及消費者,利用網路收發資訊早已是生活的常態,有識之士們也無不期待社會的思辨與討論素質,能透過這個競爭激烈的言論市場有所提升。

  然而,正因為競爭激烈,卻也衍生了不少問題。若以供需法則來假設,單就「言之有物與否」判斷,優質言論在市場上的抽象價值較高。然而,群眾的非理性、欠缺辨識能力,造成優質言論的觀看人數少,需求曲線接近原點,並低估實質價格。而通俗言論曲線則偏離原點,量多價高,也因此變相鼓勵生產者發表輕薄的言論。

  再者,消費者對優質或通俗的言論,邊際效用遞減的程度也有所不同,特別是下班之後,人可以看數篇搞笑但無營養的文章,而不想去研究一篇「羅興亞人的困境」,因此進一步地加劇了「八卦盛行、大道不興」的反智文化。

  要減緩這種文化帶來的衝擊,首先可以檢討言論評價的標準,也就是不以按讚、心情、點閱次數等主觀因素為唯一標準,可以兼用客觀標準,例如嘴砲金字塔(Graham's Hierarchy of Disagreement),區分此等言論屬於「第五級:駁斥」還是「第二級:以人廢言」,以提升透明度,降低消費者的資訊分辨成本。

  同時,創造優質言論的附加價值─「趣味性」,以故事包裝或者以不同的載體如圖片、影片甚至遊戲來呈現觀點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以「底特律:變人」這款熱門的遊戲/互動式電影為例,它傳達出「人工智慧的倫理困境」,但如果純粹以數萬字文章來表達,可能變得乏人問津─即使它言之有物。

  總而言之,設立「言論評價的客觀標準」以及增加優質言論的「趣味性」,在減緩反智文化的衝擊以及促進社會進步上,我認為是十分必要的。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mod980非主流法律系。大學時曾辦過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