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東京科博之旅(下)
在介紹 JAXA 的宇宙中心之前,要先友善提醒一件事,也有可能是我孤陋寡聞,不過這次去看這些官方設施,發現原來他們的餐廳是有限制外賓時間的,大概就是中午用餐時間約十二點到一點多,所以如果行程排在接近中午想要順便吃他們的餐廳,要注意一下時間。像我這次去就是完全不知道這件事,然後偏偏 JAXA 是高機密區域,管制相當嚴格,而他們連 7-11 都在管制區內,結果我跟警衛雞同鴨講好半天才搞清楚。而且整個產總研,很大!我又要繞出去走了一段才有路邊的家庭餐廳有東西吃,是個相當自找的慘痛經歷。
還好預約的導覽時間是下午三點,我有一點匆忙的在報到時間截止前趕到。這邊就要提到另一個這次發現的有趣設施,不知道是不是最近開始的,不過他們這些展覽場所很多都會多規畫一個室內的休息空間,重點是有.插.座!算是一個相當便民貼心的小地方。在導覽開始前的空檔稍微看了一下走廊上的海報與紀念品店,海報都是歷任太空任務的太空人合照,有趣的是很多都仿照科幻電影風,像《星際大戰》、《世界末日》等等,不過也有其他風格,最有趣的大概是模仿披頭四《艾比路》專輯封面,感覺比想像中的太空人活潑很多。
導覽是一群人集體坐遊覽車進宇宙中心管制區,而且沿路禁止攝影,感覺戒備相當森嚴。固定會帶去參觀太空人訓練中心,以及《希望》太空任務模組的控制中心。訓練中心可以看到微重力訓練艙以及太空站生活模擬艙,微重力訓練大概不難想像,畢竟是在離地四百公里的國際太空站上,如何適應無重力環境是必然的考驗。不過太空站生活模擬艙的訓練可能更有趣也更具風險一點,畢竟也許時常在電影中看到太空人在太空站感覺好像進進出出的,但實際上太空站可沒有甚麼窗戶或陽台還讓你可以悠閒地看著窗外的太空景象好好喝杯下午茶,那是一個全然密閉的空間,而且隔著艙壁外是個極低溫的無重力環境,一旦「出去」就是瞬間死亡。一般人租屋租到沒窗戶的房間可能住幾個月就受不了了,那還是在你可以出去上班晃晃的狀況下。太空站是要不間斷的處在那種環境幾個月,還要加上隔離於塵世之外的孤獨感,以前我曾經到研究船上出海兩週,回到岸上都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還聽說有大型研究船出海一兩個月,結果有部分研究學者開始有點精神不正常的狀況,譬如航程後半段都躲在桌子底下之類的。這種精神壓力也是太空人要克服的一環。
此外還有太空站不易來回,所以一批人員上去要過一陣子才會有輪替,一旦上去了就是盯著同一批臉孔好幾個月。回想一下前兩年的疫情期間,在家中隔離數月連親人間都有可能決裂、離婚了,更何況是一票素昧平生、來自各國的學者?我猜這些太空人的 EQ 應該都很高,光在太空中幾乎不能洗澡,又充滿孤寂感,還要面臨太空艙一出意外就有極高可能死亡的壓力,而工作上要是還對同事有所不滿,這一切累積起來隨便都能讓人崩潰。也難怪聽解說每次招募太空人會有數百上千人報名,但在一輪輪淘汰下可能只剩十幾個人,而能夠通過最後太空站模擬艙訓練的更是只剩兩三個。總覺得這幾個人心智堅定程度應該有得道高僧等級。
參觀希望號實驗艙的控制中心又是另一種不同的衝擊。我真的是第一次現場看到這麼「忙」的辦公室,倒不是說一副一堆人飛奔手忙腳亂的樣子,而是那個辦公室的螢幕大概是我看過最多的一間。每個人面前可能至少有八到十個螢幕,每個螢幕都是密密麻麻的各種監控程式,然後前台牆上的大螢幕還有國際太空站的數據追蹤,以及與 NASA 控制中心的即時連線。而且雖然隔著窗戶看到裡面的工程師也許舉止還算輕鬆,偶爾跟旁邊同事打個招呼或有說有笑,但整間辦公室氣氛還是相當嚴肅,一個無事的平日下午都這樣了,要是這時有哪個警示燈亮起,辦公室的空氣應該可以壓垮人。
導覽結束後離閉館還有一個小時左右,我這才有空去開放參觀的展覽館看看。也是要建議如果去宇宙中心,最好是先去展覽館看一輪之後再去導覽。畢竟雖然展覽館中所陳列的歷代衛星也很有震撼力,但都已經先看到日本自製研發的太空實驗艙控制中心,回頭看這些發展歷程時的衝擊力就小了許多。不過萬丈高樓平地起,也是看著這一代代的各式衛星,甚至是後續各式火箭的研發,才累積出能夠開發太空實驗艙的實力。有趣的是,當我看著展場中日本各式自製火箭模型的展示品,第一個念頭卻是:「伊隆馬斯克真的很猛。」他能以民間公司的力量做出可回收的火箭,雖說他同樣也是在歐美各大工業國的航太技術基礎上發展,但相較於前人始終將火箭當作一次性的拋棄式載具,他這種重視效率與資源的發展方向也為看似停滯許久的太空科技發展注入一股強勁的新能量。
另外找了時間去參觀位在調布市的 JAXA 總部,不過也是個應該要先有心理準備的地方,畢竟一開始知道 JAXA 是由筑波宇宙中心開始的,但是 JAXA 的正式名稱其實是「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人們往往被「宇宙」吸引,卻沒有注意到「航空」。沒錯,位在總部的參觀設施,其實是以航空載具的研發介紹為主,雖然還是非常的高科技,但跟宇宙研發相比多少有點矮人一截的感覺。不過也是有些有趣的研發方向,譬如超高速載客民航機,或是降低飛行噪音技術開發等等。只是展場不大,可能頂多一個小時就看得差不多了。距離時間因素所以就只挑了近東京這兩個點逛逛,也許以後可以去位在鹿兒島的種子島發射中心看看。
這次幾個科學相關的展示場所逛下來,只能說宇宙太空這種充滿對未來想像力的地方還是比較吸引人,筑波宇宙中心是參觀人數最多的;JAXA 總部考量到位置與題材,整個展場只有我一個遊客;國立天文台的整體氣氛就像是路邊的公園,偶爾進去晃晃散步然後順便看看天文台歷史;而地調所,只能說相較之下地質科學大概真的是相當不熱門吧,後三個場館在微涼的天氣中都給我一種室內比室外還冷的感覺。
但整體逛下來,參觀這些科學設施還是給我一種很直接的震撼,也許是日本在距離、文化、飲食上離我們太近了,所以當我在看到這些科學尖端的進展時,那種衝擊感非常強烈,原來我們與日本在科研領域的技術差距這麼大。敬畏嗎?多少是有一點,不過另一方面我也覺得台灣有心還是追得上,只是最大的關鍵,還是在要「有心」吧。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