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转岗(产品经理)的一些感悟
疫情逐渐解禁了,这两天开始与朋友们各种小聚,前两天和一个学弟朋友聊到转岗的事宜,正好从这次工作阶段性结束开始,趁着时机对这次接近两年的转岗经历(从运营客服到产品经理)做一次总结。平常,我自己确实很少直接写产品经理工作相关的文章,主要是对自己的认知积累不是特别自信,还是先积累到自己的笔记里,而且,离我自己想象中的「产品专家」确实还有一段漫长的路,任重而道远。
我之前写过以客服经历为样本的两篇总结,可以按照顺序阅读,也证明我不是伪造经历。
其实,我是一个客服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024424
其实,我是一个客服(终篇)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287201
为什么要转岗?
工作的前几年,兼着社群运营和客服管理两部分工作,最后也做到了部门负责人,但是,明显感觉到极低的行业天花板,以及对于「重复流程」的厌倦。当时思考可以想到的三个方向,一个是在互联网外企里逐步深入,走资深技术支持的路线,稳定而光鲜,一个是在国内互联网公司中尽快切入到纯运营相关的工作,未知而富有挑战性,还有一个方向是从售后尝试延展到售前,逐渐从幕后走到销售岗,可靠也熟悉,三个方向都做了一些尝试,也感谢这个过程中许多朋友的支持和启发。
一开始,由于朋友创业的诱惑,决定按照第二个方向彻底切到「杂务」运营岗位中,两个月的运营工作中,让我对运营中的「新媒体运营」非常失望,也造成了长时间对于国内新媒体(微信公众号、知乎专栏、小红书之类)的「偏见」,太多的新媒体运营对社会不只是毫无作用,甚至是毒瘤一样的存在,「二更食堂事件」更是加剧了我的焦虑。而且,运营工作和之前客服工作有一个通性,被动成分较多,很难有阶段性结束,以前,问题是客服工作的主要触发点,被动应对,现在,热点是运营工作的事件线,总是奔波中。
想法一旦产生,也就需要思考其他的路线,这让我想起了不只一个朋友(陌生的或者熟悉的)的提议,我的特点可能更适合产品经理这个工作。在广州和北京两个机会的选择下,最终我选择了后者,转岗也就开始了。
不存在从0到1的转岗
标题这句话代表两个方向上的含义,一个是,工作年限已经变相让我们失去了应届毕业生才大概率会有的从零开始,也就不可能真的有一时兴起的转岗,转岗之前其实我自己也有过一些信息积累,最早的产品经理笔记甚至可以追踪到2013年,只是那时没有一个可以把握的换岗时机,这个就像之前在如何做笔记里总结的那样,笔记其实就像货币,不同的空间和时间下,货币的价值是不一样的,之前做的笔记,现在可以快速在新的分类下重新聚集,并产生新的价值。
另一个含义是,从客服到产品经理的转岗,也是从被动应对用户到主动面对用户的转变,这之间继承了很多之前所刻意练习的「技能」,比如处理极端情绪的用户、思考逻辑性和行业产品熟知度。曾经在一次公司内部的分享中提到,当我们真正处理过用户的负面反馈之后,就会发现,相比较于用户,撕逼的同事看起来「可爱」多了,这对于转岗后产品经理的日常沟通有很大助益。
转岗产品经理中的重要感悟
冷启动的两个月
正式开始新工作中之后,我把前两个月定性为「冷启动」,这个过程主要是熟知与产品经理工作有关的一切,包括但不限于,常用中文与英文名词、技术常识、设计常识与设计感、测试环节以及产品功能上线所涉及到的工具、技能和流程。谦卑在此时也尤为重要,因为一旦转岗,就会遇到工作年限和年龄比自己小的「前辈」,真正的要「不耻上问」了。
平心而论,冷启动的两个月虽然伴随着初学者的紧张和焦虑,但是,所有的内容都是新的,实际是成就感最为爆棚的时期。如果一定要为冷启动过程寻找一个准则,「主动与勤快」是最适合不过的了,这也是伴随产品工作终身的行为底线。主动与技术、设计、QA 沟通细节和进度,亲身测试产品的每一步,主动查询与日常工作直接或者间接相关的盲点,常用搜索吧。不像之前的客服行业,产品经理这个圈子的分享欲望和行动都是惊人的,不用担心自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常识和视野的刻意培养
这是我在做客服工作流程设计的时候也喜欢去做的事情,建立可持续获得行业信息动态的渠道,并持续积累行业产品相关的案例。我自己在 Notion 放了大量相关产品案例,并打上特定的标签,有些是启发性的设计,有些是美感和实用兼备的 UI,更多的是同类型产品的详细研究,比如交互亮点、整体功能逻辑、优势与劣势、用户群体等等。有人会经常问,在实际工作之外如何快速积累经验和开阔视野,我觉得行业案例的积累是最容易上手和坚持的操作,而且量变会引起质变,最终帮助自己更深入理解行业趋势,提升视野开阔眼界,甚至成为垂直行业的「产品专家」,至少是理论上的。
保持开放的态度,寻找高质量的决策
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涉及到大量的决策,减少犯错的几率是极为重要的指标。这里需要借用在《原则》这本书里学习到的的“头脑极度开放”原则。
首先需要特别明确的一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点,我们是寻找答案,而不是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真正的产品决策在于与不同视角的人沟通、探索、对比、审视之后得到的更为深思熟虑的方案。这个过程中尤其需要留意的是,时不时会被激起的潜意识防卫机制,毕竟每个人都不喜欢观点或者方案被反驳,哪怕已经是知晓头脑极度开放的原则,也需要刻意训练好久。
痛苦可以让我们进行更高质量的思考
其次,不要害怕分歧,需要规避这种深耕于文化基因深处的毛病,和气有时会成为共事的目标之一,其无意义且极度扰乱真正的讨论。
另外,开放性的沟通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主动尝试减慢自己说话的速度,减少语气的波动,通过外部的改变可以很大程度引导自己和别人的情绪。
更多开放性的思考可以参考之前做的思维导图笔记,简单易理解。
《原则》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013035
方法论的积累,搭屋建瓴
方法论的搭屋建瓴是为了快速构建能支撑产品工作前进的知识体系,让自己可以更专业处理日常事务和关键决策。
对于方法论的积累,主要的要求是,希望工作第1天和工作第30天有着明显不同,曾经跟朋友吐槽某一段工作经历,感觉一起工作了两年,现在的工作效率和两年前几乎没有差别,规则依然不明晰,流程依然不严谨,团队知识和信息混乱,整个项目保持着作坊式的推进,每走一步都牵扯着大量见过无数次的问题。
对于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网上有太多太多的分享,但方法论还是因人而异,主要是每个人的经历和认知体系有很大差别,只有按照自己的经历和认知体系构建方法论体系才是最为有效的。不过,我也不太推荐一上来就开始按照前人经验细分框架,就像很多学习时间管理的朋友,一上来就搭建大量清单结构,设置密不透风的时间管理原则,一旦上手就很容易感觉 Boring (不仅仅是无聊)和压抑,最后放弃了。
方法论的框架最好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步迭代,大颗粒度开始,给自己喘息和调整的空间,也不会过早限定自己,然后随着经验和经历的积累慢慢细分或者调整,就像一种社会分工的演进,刚开始是混乱的大分类,慢慢到最后的分工专业化。
但是这里有一条核心原则,每一条新增的学习内容一旦落库,比如思考片段、素材截图、学习材料,都需要放在其该有的位置,偷懒的话会让整个积累全部失效,有效的学习积累应该是分散在每一次的信息熟知和整理过程中的。
关于书单
不止是工作,日常也有很多朋友经常会交流各自的书单,实际上,我个人不太推荐书单,只推荐搜索,因为大部分的问题,搜索或者同行交流就可以解决,时效性也更好。同时,借用搜索也可以很快发现适合自己的书籍甚至书单。
最近读得很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忍不住会高亮或者增加批注,更多的是英文或者中文长文(需要慢慢啃),有时可能是一集播客或者一个纪录片,甚至一个线上 Live 的课。
最后
真正带来本质上的提升实际是高密度全身心投入到实际的项目中,学习、实践、反思,周而复始,两年里大大小小参与了40个左右的项目,这个要特别感谢前东家给的机会和信任,虽然这也是一个置换关系,我拿我擅长的方向置换了一个转岗的机会,但是,依然感激。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