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三個月作為教案 台灣還沒有學到什麼
戰爭爆發的第三個月,台灣各界的關注也慢慢不如前兩週的風起雲湧。有幾位朋友說,怎麼好像民眾都「沒要沒緊的」。我說,一來這大家都在討生活,尤其政策一日數變,疫情直轉直下,好好過生活都很難了,哪還有心情去應付遠方天邊的大事?二來烏克蘭本來就離台灣很遠,遠到根本在日常生活起不了漣漪。就算戰爭這種強度最大的事件發生了,不聽不看,不就沒事了?
這樣說其實也沒錯,而且我們更要理解。但因為國際輿論對於把台灣和烏克蘭相比,實在是興致高昂, 日前 CNAS 的幾場紙圖兵推 又把台海緊張的局勢在某個圈子渲染一輪。但這些過程其實都沒有什麼來自台灣社會的視角。在戰爭即將滿三個月,我們對於烏克蘭戰爭,還有什麼是沒有看到的?
我先提幾個少數人有注意到的,第一個是情報的分享。這個情報指得是軍事等級的情報,或是安全等級保護有更高級別的情報。很多媒體報導美國還有北約 (NATO) 在這場戰事之中,對於烏軍 分享了不少戰術等級的情報。這些情報分享的目的是強化烏軍自我防衛能力,所以類似俄軍高階將領人在哪裡這種資訊,美國就算知道, 也是不會分享給烏克蘭的 。情報的分享在台灣是一門禁忌的領域,甚至連有問題意識都不行。這當然可歸咎於過去戒嚴時代的歷史,讓我們對於情報領域陌生又覺得高深莫測。不過,對於資訊安全領域的從業人員來說,情報(如威脅情報)是怎麼一回事,就比較有感覺了。
由官方分享給官方的情報我們當然不可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但在台灣衝突之中,美國會怎麼分享情報給台灣?這就是饒富意味而且和台灣整體社會防衛極為有關的話題。這點大概只有兩三位作者會在《 上報 》或是若干軍武論壇提及,其他的討論目前都很稀疏,也很難看出台灣社會有什麼關注這部分的強度。
情報重不重要?當然重要,尤其是在軍事行動,情報根本就是武裝部隊之生命繫乎所在。那麼對於不是武裝部隊(軍隊)或是後備軍人的更多人來說,假設美國分享這些情報給了台灣的政府,那麼我們如何得知這些情報?在我們所關心的人類安全 (human security) 部分,這些釋出的情報再透過台灣部分單位的加工之後,提取出來的資訊,會如何指導在地團體的人道救援、緊急醫療甚至撤退計畫呢?
這方面完全沒有公開的討論,此為其一。
這就引導了到第二個「沒有學到什麼」。烏克蘭是陸路國家,因此各方的人道救援勢力很容易進入境內。我也有朋友的團隊現在就在烏克蘭進行人道救援。台灣基本上是一個大島和幾個小島,戰爭發生時,會不會有「民損」?這種民損的型態是屬於經濟社會的封鎖造成物資取得困難,還是因為爆炸物所造成的傷亡?後者勢必牽動到緊急醫療的快速應變啟動。簡單來想,在個人層面,剛好身上有止血帶所以知道如何對傷患進行快速止血,但如果幾個都會區域突然分別有兩三百人遭致攻擊,加起來很容易超過上千人,那麼緊急醫療應變體系和健保體系要如何應付? 輸血怎麼處理 ?
這部分廣義來說屬於國內的「人道救援」。這些考量點或許在本年度國軍漢光演習的「 全民防衛作戰圖上兵棋推演」有所體現,但就算用上了兵棋的 JTLS-GO 模擬系統,我也很懷疑這個「全民」在系統的內參數是怎麼建立的,比如例慈濟的能量、紅會的能量、衛服部主管的緊急醫療體系等這些整體社會的應變能力等。此外,對於國內的流離失所平民 ( IDP, internal displaced people) 要如何處置?縣市政府的民政單位能夠如何快速收容嗎?收容量有多少?這種因為戰爭民損的收容和自然災害災防系統的收容,又有什麼不一樣?有這些知識和實務經驗的團體在哪裡?
這是第二個沒有學到甚至是還沒有大規模意識到或是大問題的問題。當然你也可以說「決戰灘頭」( 影片 )所以全部都在桃園觀音區、宜蘭縣蘇澳鎮還是台中市大甲區就接滅敵軍搞定了。但現代戰爭型態的攻擊和騷擾(例如具有攻擊能力的無人機),不是只會出現在灘頭啊?
還有其他幾個大課題目前缺乏系統、快速和細緻的討論,但上面說的這些部分就夠頭痛了。簡單來說關鍵字就是:
- 情報分享
- 人類安全
- 人道救援
想想最近的快篩,居隔、隔離、請假、保險、法傳系統、PCR、記者會都可以搞得饒富「全民動員」的意涵了。對於戰爭、避戰和減災的準備,是不是應該多多想想?以上。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https://scheeinfo.substack.com on May 16,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