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HoraceChan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影響我一生的十本書」系列(六)

HoraceChan
·
·

錢鍾書著︰《管錐編》

回顧前五本影響我很深的書,其實都是中學時候的師友推薦的,事實上自己的閱讀範圍,一直很受中學課程的影響,例如因為會考課程要考白先勇《驀然回首》,那時候很喜歡《臺北人》,考魯迅《孔乙己》,就讀《吶喊》《彷程》;高考課程講到中國傅統社會的「權威性人格」和「家族本位」等特點,延伸就去看巴金《家》《春》《秋》。我想不少朋友都是這樣子為自己開列書單的吧。可是我那時候我喜歡讀的,其實是周作人與梁實秋,但那是題外話了——總後悔高考沒有認真讀書,以上書籍都只當消閒,真正忙著的是打《超級樹械人大戰》與天天去維園踢足球,錯過了許多真正重要的事,例如求學與社交。

升上大學,由於成績不太好,入讀的不是當時的自己心中的理想學院,又在適應新環境,曾經迷失過一陣,做甚麼都不算太起勁。這兒不說太遠,只說大一的轉捩點,也許是謝家浩老師的創意寫作課,有天他推薦我們讀錢鍾書《圍城》前段怎樣寫一頓飯,看作者如何以車輪式的比喻描寫眼前飲食。受他影響,到圖書館借讀《圍城》,其實不特別喜歡這部小說,但欣賞作者的才情,於是跑去繼續借閱他其中著作,看過《寫在人生邊上》、《寫在人生邊上的邊上》已是傾倒不已,再讀《七綴集》與《宋詩選註》,更是佩服,後來翻到《談藝錄》,雖然讀不明白,幾乎每頁都在膜拜讚嘆,將我之前讀過的作家學者都擠下去,成為至愛了。

之後挑戰《管錐編》。我承認那是「扮嘢」的,自己文史哲的根基都淺薄不堪,讀《管錐編》時又沒有先行或同時讀《周易》、《毛詩》、《左傳》、《史記》等書中考疏評論的作品,幾乎等於白讀,但那時一頭栽進那迷宮般的知識寶庫、學思網絡,被吸了進去,自己其實也不知道在做甚麼。那時候我又剛迷上電影,每晚在學校宿舍看影碟到天亮,睡不到三四小時就上堂,鬍子不剃只穿拖鞋專坐在課室角落,自管自地讀錢鍾書,回想起來也真是好笑。

扯東扯西,也是因為我實在不懂如何說《談藝錄》與《管錐編》這幾部巨著,「東海西海,心理攸同」人人都懂說,憂患之書、孤憤之作之說也多有人考證。也許它對我的影響,只是令我喜歡上能夠「博讀」與「打通」的作家,學力上也不敢說有何進步。為了多懂一點,那年頭幾乎能在圖書館借到的錢鍾書研究,都嘗試看上一看,也嘗試看看英譯版的 Limited Views:Essays on Ideas and Letters,但終不能持久。沒三分鐘熱度那麼短,但也沒維持多少年,但我一直很回味那段歲月。畢業後出來工作,剛有收入,那時候「深圳書城中心城」剛開門不久,還是偶爾會上去購書的年代,北京三聯書店那時候推出的全十冊的繁體字精裝「錢鍾書全集」,我毫不猶豫地買回來,托著那一大箱回來香港。這全集不便宜,但當然不算很貴重,然而一直是我最珍視的一套藏書。至今沒變。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