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言《是誰掌有話語權》
2016的Artplus藉一段母女對話探討話語權,女兒的恨意我們很能體會,同時母親的誠實回應也值得深思。
「你的主導權在我手上,而我卻無法因為愛或同情就無止境地釋放這樣的寛容與自由。或許你會怨我,或許發誓以後等你長大了,絕對會努力的賺回這樣的錢,到時就不用這麼委屈這樣無力,然而到那時候也許你才會明白,會做與我一樣的決定。」
母親這番滿載無奈的話,仿似眼中的世界光華盡失,僅餘活著的軀體與幾分唏噓。我們對身邊生活或工作的人事感到不滿時,會想發聲發洩,好讓自己好受點,也讓對方聽得見,卻較少用耳朵與開放的心去聆聽對方的故事。在疏理情緒後,可試在對方立場多想一步,更明白對方的處境,試著提出改善方法。
過往跟進學生衝突事件時最常聽到的是「I don't care」,而往往當想法開始變成「I do care」時,改變就不遠了。也許我們會覺得自己盡了力對方仍不願聆聽半句話,但別忘了他們亦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有生活裡的各種煩惱,比起「鐵石心腸」更多的是「百事纏身」。我們固然正氣凜然的認為自己的需求最重要,卻不能總要求別人優先看待自己,試想當人家連活下去也好不容易時,又那有心力去幫忙支持自己呢。在教育體系裡這數年頭看到一些風評極差的家長教師主管,九成都不是大奸大惡之徒,更多的是來自各方的要求太多太密,自身都招架不住了。話雖如此,在理解後怎樣的堅持與設法得到別人的協作則是另一個層面的事情了。
#讀後感 #話語權
伸延閱讀:Artplus. (2016, April). 是誰掌有話語權, Artplus, 54, p2. Retrieved from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