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乃馨」之後:淺談澳門以外的葡屬殖民地境況
一年前四月二十五日的今天,曾撰文講述一場發生在一九七四年的葡國「康乃馨革命」如何影響澳門,並使澳門慢慢走進民主自治。其實除了澳門,當時葡國還擁有莫桑比克、安哥拉、幾內亞比索、聖多美普林西比、東帝汶等地,儘管葡國願意放棄對它們的殖民管治,對其中某部份新獨立國家來說,卻是另一個惡夢的開始。以下將一一略談其他殖民地在革命後的情況,使我們對於康乃馨革命有更深的認識。
一、東帝汶
革命後,葡國容許東帝汶組黨,以公投方式決定自身前途。公投前的過渡時期,由葡國高級專員、過渡政府、地方議會等合管。可惜葡國的如意算盤沒有打響,當時東帝汶三個主要政黨立場各異,一個希望葡國統治,另一個要獨立建國,最後一個謀求併入印尼。由於路線之爭,三方人馬互相鬥爭,結果獨立派勝出,於一九七五年宣佈成立東帝汶民主共和國。
獨立後不久,不料東帝汶親印尼人士與印尼軍方合謀,入侵東帝汶。印尼很快就成功奪取東帝汶,而反印尼人士轉入鄉村和山區,與印尼進行游擊戰。不過在多番游擊戰失利,以及反抗領袖被捕,後期逐漸衰落。一九九一年,印尼軍方開槍射殺示威民眾,此事令東帝汶受到國際關注,並嚴厲譴責印尼的行徑。後來在多國的壓力下,印尼最終同意舉行公投,結果78.5%的票數支持獨立。在二零零二年,亦即二十八年後,東帝汶再次成為獨立國家。
二、幾內亞比索
革命前,幾內亞比索就一直有反葡運動,尋求國家脫殖獨立。1956年幾內亞和維德角非洲獨立黨(PAIGC)成立,組織遊擊隊爭取獨立。PAIGC在獲得多方援助後,勢力不斷擴大,迫使葡國加大駐軍數目,鎮壓游擊隊。一九七三年,幾內亞比索單方面宣告獨立,直至康乃馨革命發生後,葡國才承認其獨立地位。
獨立後的幾內亞比索政局一直不穩,經常發生政變,或暗殺事件。即使擁有民主選舉,但沒有一位總統可以完成任期。近年來國家不但處於貧窮狀態,更深受毒品問題的影響。
三、維德角
革命後,PAIGC不只是幾內亞比索的執政黨,同時也是維德角的執政黨,獨立後積極推動兩國合併。然而一九八零年,幾內亞比索發生政變,令兩國關係轉差,維德角的PAIGC黨員決定脫離PAIGC,另外成立維德角非洲獨立黨(PAICV),並放棄兩國合併的目標。
一九九零年前,維德角都是由PAICV一黨專政,後來受到各方壓力開放選舉,於一九九一年舉行第一次民主選舉,走入民主化的進程。相對於幾內亞比索以及其他葡國殖民地,維德角政局較為穩定,而且經濟發展亦較良好。
四、安哥拉
安哥拉在革命前同樣已出現獨立運動,三個具影響力的組織 — — 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MPLA)、安哥拉民族解放陣線(FNLA)和安哥拉完全獨立國家聯盟(UNITA),一直展開各種獨立活動。一九六一年,思想左傾的MPLA主導了一場暴動,掀起了武裝抗爭,不過此時葡國仍然無意放棄安哥拉,直到革命發生後。
原本葡國與安哥拉三方人馬達成協議,先成立過渡政府,再舉行選舉,由選後政府接收政權,完成獨立。可是三方人馬明爭暗鬥,不斷爆發武裝衝突,再加上葡國無意協調和處理局面,使安哥拉陷入內戰中。
獨立前便受到蘇聯支持的MPLA在內戰中處於優勢,但也因此導致國外其他勢力的顧慮,從而支持其他組織。如美國擔憂共產主義會擴展到整個非洲,於是支持FNLA與UNITA對抗MPLA,最終一場國內內戰演變為代理人戰爭。八十年代後期,美蘇關係轉好,雙方成功達成協議撤出安哥拉。但是安哥拉內戰沒有就此結束,直至二零零二年才真正落實和平協議,終結長達二十七年的內戰。
五、聖多美普林西比
一九七五年,聖多美普林西比脫離葡國獨立,由聖多美普林西比解放運動(MLSTP)執政,實行社會主義一黨專政。其後聖多美普林西比經濟一直沒有起色,為了得到西方援助,只好淡化自身左翼色彩。蘇聯解體後,MLSTP改為實行民主選舉,一直延續至今。
六、莫桑比克
莫桑比克與大多數葡國殖民地一樣,革命前便有獨立的訴求,最著名推動獨立運動的組織便是莫桑比克解放陣線(Frelimo)。同樣地,葡國沒有理會莫桑比克的聲音,反抗力量只好以游擊戰的形式推翻殖民政府。游擊戰雖然對葡國造成壓力,但直接令莫桑比克獲得獨立的原因,亦是康乃馨革命。
Frelimo為獨立後的執政黨,實施一黨專政社會主義,更支援附近國家的反抗活動。Frelimo的舉動引起國內外不滿,羅德西亞於是支持莫桑比克全國抵抗運動(RENAMO)對抗Frelimo,令莫桑比克在一九七六年後爆發內戰。一九九二年,雙方終於停止了一場十六年的戰爭,同時結束一黨專政,舉行民主選舉。
七、結語
幾乎每個葡國殖民地都有左翼組織進行反葡活動,可見當時左翼思想吸引不少被受壓迫的人民支持,而且背後或多或少受到蘇聯支持,成為獨立後的執政黨。不過促成殖民地獲得獨立地位,最直接的因素是葡國康乃馨革命的出現,而不是自身的武裝反抗。
獨立後,多數新生國家馬上面對政治或經濟上的難題,不少更引發戰爭,導致生靈塗炭。在這一部份上,澳門能夠順利過渡「後康乃馨時代」,甚至平穩回歸中國,實在非常不容易。可惜,上述國家最後都成功舉行民主選舉,走入民主化的道路上(雖然部份國家進步空間巨大),唯有澳門行政首長,並非普選產生,仍然停留在歷史的時空當中。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東帝汶獨立運動與國際因素〉,許建榮,《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東帝汶獨立運動的緣起與困境〉,莫大華,《國際與問題》
〈安哥拉的內戰與和平協議(一九七五~二○○二年)〉,嚴震生,《問題與研究》
〈國小志大 — — 淺析佛得角共和國經濟長足發展的原因〉,鄺艷湘,《北京大學非洲研究叢書第四輯》
〈聖多美的斷交邏輯,台灣現屆外交的非戰之罪〉,羅卡,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
《非洲史 下冊》,Harry Gailey,國立編譯館出版社
Global Voices.2013–1–19
原文:https://medium.com/@horsehavehistory/康乃馨-之後-淺談澳門以外的葡屬殖民地境況-a9d818388d82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