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森知識:K.O.是甚麼?拳擊運動小簡介

一日森知識:K.O.是甚麼?拳擊運動小簡介
拳擊是一項高強度、爆發力的運動。今次在動森介紹一下:拳擊業餘/職業的比賽規則與評分方法,以及一些常見術語如KO、TKO等等!

香港:#林作 #鐘培生
YouTube影片版本
圖文版本


拳擊是一項 極高風險的運動 參加拳賽者會穿紅或藍色褲 以便拳證及檯下觀眾容易辨認。在正式比賽擂台的尺寸 應為 6.10 x 6.10 米 擂台地面高度不得小於90厘米或高於120厘米。

擂台應提供3套檯梯 在相對的紅藍角落,各設置1個供競賽者使用;另一個梯設置在中立角落供場上裁判和場邊醫生使用。在擂台的2個中立角上放置不透明小膠袋提供棉花或棉墊 以供選手止血 。

[標示:業餘蠅量級別 115磅] 拳擊比賽是分量級的運動。雙方對手必須是類近重量組的。職業拳手應在 拳賽舉行日指定時間於比賽場地的公磅進行「過磅」。假若拳手體重超過規定者,應於兩小時內設法減重。每名拳手可帶 三名助手協助比賽。但只有兩名助手可以登上拳擊檯。而祗允其中一人進入拳擊台圍繩之內。

上擂檯之前選手需要戴好指定裝備:護齒、護襠、拳套

比賽分為兩種。舉例來說,「奧運」是其中一個 較知名的業餘項目。「業餘」不代表不專業。通常技術水平高的業餘拳手,多年後會轉去較高收入的職業組別。

而職業拳擊選手則有 一定的出場費。無論輸贏,都有談定的收入。當然贏得比賽或許有獎金。最大差別是業餘比賽只有3個回合,而職業則不限 雙方協商後可以由4個到12個回合不等。

現時所有比賽 採用的記分系統為 「十分制評分」 。隨機會預先選出 5位評判。在每場比賽開始前 再從 5 名評判中 選出 3 名。只有該抽出的 3 名評判的分數 才會計入最終評分。該回合獲勝的一方 必為 10 分 而失敗方最多得 9 分 或最低去到 6 分。

結果得分可以:簡單概括 10:9 實力相近、10:8 勝負明顯⋯⋯如此類推。所有回合完結後總計。最高分者勝。臺上裁判員,他負責擂台上執裁,不會負責評分。
允許擊打有效擊中部位包括:頭的正/側面、腰間以上和上身的正/側面。使用腳部則犯規 !

KO 擊倒 Knockout
一方受到重擊 或者連續打擊後 除雙腳以外 身體任何部位觸及地面計為 KO。另外,若選手體力不支倒在圍繩上或其四肢越出了圍繩也會計為 KO。

當一方被擊「倒下」時 臺上裁判應立即發出停止口令並倒數10下。被擊倒的拳手在台上裁判讀到3秒之前站起來,只輸1分 而讀到3秒之後才站起來就輸2分。即使運動員 示意可以 裁判仍強制讀到 8 秒才繼續比賽。
如果同一回合數 選手被多次KO,其最多只可輸去4分。要是被擊倒後10秒不能起來,裁判就可判其被擊倒 並輸掉比賽。

因被KO或頭部受重擊 而終止比賽 拳邊醫生將根據傷者嚴重程度 決定停賽的時間 他/她在強制停賽期間將強制 至少休息30天 才能再參加下一場比賽

TKO 技術性擊倒 Technical Knockout
雖然沒有 倒地不起 但是裁判認定一方 無法繼續比賽的情況。
- 像是比賽進行中運動員 因受傷自願放棄比賽 教練向拳台內扔毛巾 或登上拳台圍繩邊 亦會判為 技術性擊倒獲勝 TKO 。
- 當運動員在回合間休息後 無法立即繼續比賽 可宣佈其對手 TKO。

- 當一方明顯處於劣勢 或受到過多重擊 不宜繼續比賽時 裁判亦可終止比賽 讓對手以 TKO 獲勝。
- 如果運動員被擊出擂台外 讀秒數八後 若無法在 30 秒內返回 則可判對手TKO 。

WO 對手未出場 Walkover
- 如字面解:一方在比賽鑼響後 1 分鐘內 對手仍未出場裁判則可宣佈因未出場獲勝 WO
- 或者其中一方運動員 體檢不合格 或未通過稱重過磅 也可宣布 WO

持續不斷地比賽 排名一直提升磨練自己的技巧與技術,寫入更多勝利的戰績。然後去到足夠資格水平挑戰拳王 。當然拳擊的世界 不祗這麼細。還有更多事情留待您去發掘。

如果大家喜歡,請訂閲支持並在下方留言!
我們下次見 Bye Bye!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