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小炒|关于线上讨论中的情绪表达

围炉weiluflame
·
·
IPFS
·

他人是否是可理解的?良好的公共讨论秩序可否形成?从柏拉图到哈贝马斯、彼得斯,这是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试图解决的问题。在当下的时代环境中,我们无法避开“线上讨论”和“情绪表达”去讨论这个问题。线上讨论,指使用微博、知乎、B站、各类论坛等线上社交平台进行公开的讨论。情绪化表达,在本次讨论中指情绪驱动下的观点输出,驱动力既包括正面的情绪也包括负面的情绪。正面的情绪大多数情况下会促进良性的讨论,而负面情绪则更有可能会导致带有恶意的语言输出。

情绪如何推动线上讨论?我们又应当如何解决线上社交平台中的种种问题?……这些都是本次小炒所关注的问题。

线上讨论 vs 线下讨论

<关于emoji和表情包的使用>

Natsuki / 交流本身除了口头语言之外,还有表情、眼神、动作等肢体语言,比如我们经常会说“通过眼神交流就知道你要说什么了”。肢体语言具有文本所不具备的“超文本性”。所以我认为emoji和表情包无法完全代替面部和肢体语言的功能,但可以是一种补充和丰富,因为有一些表情我们也无法单独通过emoji和表情包表现出来。线下的肢体、面部语言和emoji、表情包共同组成我们内心世界的“那个表情”。我们有时觉得一个人“人格分裂”(也许这种说法并不是很准确),可能也是因为线上线下表达差异造成的。所以,对于线上言论的理解会有更多主观的因素。当我们在线上看到别人的文字时,我们只能从自己的那一套认识体系去理解。

Teresa emoji、表情包填补了一部分表达空缺吧,但是表情包肯定不如面对面的表情更丰富。线下比较有实体感,有“面子”的因素在,有些话不一定会当面说。对于我来说,可能有的话面对面不是很能讲出来,但是线上/写信就能说出来。可能就是因为避免了直接交流和直接收到反馈吧。如果这个反馈是延时的,我会有一个思虑过后的反应。

Serena姚 / 其实线上的表情和语气是可以伪装的,但是现实中一个人的微表情,神态,动作,语气和穿着,很难伪装。而且线上讨论一般有时间空间的间隔感,现实中的交流一般是基于具体场景,需要人给出即时反应,不会有线上那种字斟句酌,撤回再编辑的操作。比如我说“xswl”,有的人觉得我是在嘲讽,有的人看不懂,有的人就当一个语气助词救场。同时,我觉得人们对于网上的情绪有种不愿意负责的感觉,只是通过文字的话可能看不出来。

Muffin 有时候对于发的消息可以有多种解读,到时候别人问起你,再换另一种说法也可以,比如用“啊?你是这么以为的吗?你误会了”搪塞过去。再比如“微笑”这个emoji,不同的人的理解相差很远,有人觉得只是微笑的含义,有人则会觉得这是一个表达厌恶的表情。

Diane / 不同年龄段对同一个emoji理解可能完全相反,有的时候不同地域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Teresa 对于同一符号的理解,即使是面对面说,也有这种意义篡改的情况发生,但是线上会更容易搪塞过去。但我觉得现实中人们依据的符号不止一个,比如衣着表情场景语气,人能捕捉到的符号很多,综合起来很好分析。

<关于线上线下表达差异的原因 >

Natsuki 我会看交流对象(而改变我的交流方式),这一点和现实中类似,我会根据与对方的默契度采用不一样的方式。

Serena姚 / 我其实很疑惑,既然线上文字交流可以比线下更持久,一般也是整理过的有系统的文字,那么这种所谓的思想表达,为什么反而更容易被人们的情绪淹没呢?在互联网上人们更愿意发表观点,但是对自己的情绪更不负责,“我说了这话,但是我不作数啊”。但是互联网也是有记忆的,可能你几年前发过的东西,一下子挖出来就翻车。人们默认了在网上的言论也代表了一部分自我。其实反智言论的发表人一般都是一些心智不成熟的人,样本年轻化了,会让人产生人们都有点反智的认知,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Teresa / 因为线上的表达是匿名性的,你又不知道我的身份。如果我当面说了,下次大家都知道我说了这个话了,我身边的圈子,对方身边的圈子就都知道我说了这个话,但是线上就不是这样。我觉得不同平台的情绪和观点也是有差异的,每个平台有每个平台的风格,交流的对象主题也不完全一样,而且主流观点都不一样。这个只是现实情况的一个延伸。

Libertaire / 无非是人们对异议的宽容度越来越低了。

木敖 / 在会对自己产生实际影响的地方,人们的发言往往更倾向于保守和慎重,因为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这一点线上和线下都没有区别。网络空间最大的问题和优势在于匿名化。至于不同软件的氛围不同,可否看做它们的目标社群不一样导致的。比如b站学生群体居多,相对而言小粉红更多,更加偏左一点。

2 关于不同平台的情绪表达

< 关于线上讨论风气的过去与现在:

更好?更差?>

Serena姚 / 有些平台引进了一些大V,但这些大V事实上都是通过自媒体来赚钱。用户的发言有限制,社区管理和活动也比较统一,有时候会有“一刀切”的现象。

此外还有饭圈化的现象,一些粉丝是管理员,把相关话题下凡是说明星不好的普通用户全部举报禁言了。知乎就有这样的情况,而我向平台投诉也没有效果,说是有最终解释权,从那以后我对知乎的印象就差了很多。

豆瓣其实也有挺多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言论,一帮自诩为知识分子有爱青年的人在端着架子吵架,还有不少扭曲的价值观。

其实很多知乎答主,除非打算立人设,否则是可以随意篡改自己的答案的,甚至会为了吸引人群来写一些博人眼球的答案,呈现的观点没有实际的明确的针对性。真正的观点其实是需要系统学习的,独立思考的,不然就不需要什么学校和高等教育了,人人都可以是民间大师。

Teresa / 很多情况其实在哪个平台都一样,群体聚集性很强,会有不允许其他观点出现的倾向。知乎上的八卦太多,有些人还总是采用情感话题和抖机灵,依靠煽动性言论赢得几千上万赞。

Charles / 感觉管理权力的设置是有一些问题。

Libertaire / 群体的偏向性很强,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误导的情况也很多。知乎的答主对自己回答的内容下面的评论具有绝对权力,一旦把评论区关闭,就杜绝了讨论的余地,相反我认为论坛基本上是开放的。

木敖 / 感觉知乎这种一个问题下多个回答的模式本身就是为了多元化视角而生的。所以有的时候一些不怎么正常的回答我也能接受。

< 关于影响 >

Teresa / 网络环境和讨论机制和线下跟人相处的过程,其实是类似的,且都存在情绪表达的差异,即使身边人的兴趣话题都其实也不太一样。

Natsuki / 会在平台中形成固定的思考氛围,而且是无形的,比如我无形之中会觉得自己在微博还是要小心说话的。

Serena姚 / 微博的话语方式是攻击性的,只要你发表什么,就会有人过来攻击,比如那种某明星粉丝打电话到对方大学举报别人这种事。有些人就是什么都干的出来,而只要你被攻击几次,为了避免麻烦,你也会选择性发言了。我们感受到的这种“自然而然”也不是天生的。是平台的受众本身的立场、教育,决定了他们和不同类型的人群碰撞的时候,会强行同化别人的发言模式。

Natsuki / 我在某次热搜下面说了一句“明星家事天下知,英雄枯骨无人问”就被人怼了,还扒了我的日常,这和我的日常有什么关系…

Serena姚 / “你的评论我喜欢,你的私信记得关。”

我感觉线上交流虽然说不用负责,实际上对线下的世界是有影响的。比如杨笠“普通却自信”发言,改变了很多人的日常表达词汇,然后也体现了女性自我认同的提高。观点的形成来自于现实生活的体验,然后通过分享的形式来影响他人,丰富见识。

<关于线上情绪表达泛滥的原因 >

Fred / 在知乎、微博、懂球帝、虎扑等社交媒体平台上,骂战每一天都在发生。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预设立场的先行。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立场,并且会把不同的观点归纳为与自己不同的立场。当对方所陈述的内容对己方立场不利时,讨论往往不再出于理性地分辨围绕客观事实,而在于如何维护自己的立场。

举例而言,部分男性对女权主义者存在偏见,而部分女权主义者同样对男性抱有偏见,因此在围绕社会议题的讨论上,双方有时会优先攻击对方的立场,而非讨论客观事实;即使在讨论客观事实时,双方的目的也往往是维护各自的立场,因此会失去讨论的客观性。再举例而言,微博上不同明星的粉丝有时会因为明星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展开大面积的骂战,宛如群架现场;在懂球帝和虎扑上,支持不同主队的球迷,每一天每一分钟都在互相撕逼。

四五年前我曾经也是这些球迷中的一员,在有争议事件发生时,我自诩为理性讨论者,多次试图与敌方球迷展开理性交谈。但我发现这很难进行。因为部分敌方球迷会因为立场直接人身攻击你,部分同主队的球迷也会在评论区直接攻击对方。而如果讨论能够发生,你会发现双方的讨论永远建立在维护己方立场的前提上,很难具有客观性。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虽然高质量、客观的讨论偶有发生,但绝大多数时候都很难进行。如今回过头来想,我发觉自己当时的讨论其实也在被预设立场影响,我也在下意识地维护自己的主队。这就是预设立场的可怕之处,你自己甚至都很难意识到在被它影响。

我认为另一个原因在于在互联网上冲动表达情绪的代价很小。首先,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媒体上发言,往往不会被熟人看到,不会影响自己在朋友心中的形象。有趣的是,在朋友圈这种熟人为主的社交媒体,骂战撕逼的现象就少之又少了。其次,在网络上骂人,不会像现实里面临当面回骂甚至挨揍的风险。互联网像一个壳,让每个人可以自由出入,不用担心从壳里被揪出来。

Teresa / 我认为群体表达习惯、平台定位、高层的引导都会造成这一问题。很多人只是找自我认同感罢了。我现在喜欢用ins和朋友圈分享生活。我有个朋友他会私聊发自己的小故事,这也是一种习惯。

Rachael / 这是我当时卸载微博的想法。


其实有更好的平台可以分享生活,我现在基本就用ig,时常也会写在备忘录里,其实有的时候不需要分享,只需要记录。

< 寻觅更好平台:朋友圈、clubhouse?>

Natsuki / 我觉得朋友圈是彻彻底底的社交,尤其是工作之后的人,朋友圈大部分是与工作有关的。我发朋友圈就是实时动态,是表达自己当下心情的,感觉与我的个性有关。我在实习期间发表了一些工作感受,吐槽式的文字,被领导发现误以为我偷懒。另外一件事就是,我发了自己的近态,然后就有人来找我开绿色通道。所以,有时发朋友圈我会部分屏蔽,晚上发朋友圈先屏蔽我妈,免得我没起床就来说我昨天是不是又熬夜了。

Libertaire / 我同意“朋友圈是社交”的观点。因为朋友圈的发言都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发的一定是自己想让别人看的东西。

Serena姚 / 其实clubhouse创造了一种对话的情境,现实中你很难遇到那种跟你有类似关注点又乐于分享的人,clubhouse这种互联网聊天室的出现,本质还是满足了人们交流的需要。

就朋友圈而言,其实很多人反而没空看朋友圈。现实社会太忙了,没空网上冲浪,更没空好奇别人的生活。大家很清楚呈现不是目的,记录才是目的。

< 朋友圈 VS 其他平台 >

Natsuki / 对我来说不同平台也没什么差异。我在微博和朋友圈QQ说的都差不多。

Rachael / 朋友圈更多的是对自己形象的塑造吧,尤其是「朋友」圈内的形象。但是零内容或许会增添距离感和神秘感,把自己从爱分享生活的人中剔除,营造专注于自己的生活的感觉,看起来更professional。

Serena姚 / 很少在朋友圈呈现负能量和暴骂等。其实还有一点,长辈一般都知道朋友圈的形象是部分的、人为打造的,不能代表实际,所以不搞社交游戏,他们普遍用线下交流,把线下的交流看得比线上的言论更加重要。因为线上的交流,是一种虚拟的方式,没有对现实产生直接影响。但我觉得朋友圈不应当仅仅从塑造形象的用途入手,更应当从宏观视角,从他人对于这个应用本身的认知角度来看待。比如,认为在豆瓣分享书单是炫耀的人,就默认了在豆瓣读书只有(炫耀)这一用途,其实豆瓣的其他用途和每个用户的动机都不一样。

该如何实现良好公共讨论秩序?

Serena姚 / 明确受众,管理到位,内容具有针对性且持续更新,允许自由表达。

我比较倾向于人是流动的,不可能一直处于一个圈子。对于交流圈子(如线下茶话会、沙龙,线上的公众号、交流群)而言也是这样的,只要这个系统本身运作得当有持续输出,那么就会有新用户被吸引过来。比如围炉有390人,但是不是人人都参与讨论,也不是每个人都一直在管理圈,总会有人进来又有人离开的。但是一直有优质的内容产出,从而也能保持吸引力,带动交流和讨论。互联网的记忆其实很有趣,一个论坛的帖子可以在十几年后都能被看到,“互联网替我记得你”。互联网的“跨时间感”和“跨空间感”为人们寻求认同感和持续的价值言论输出提供了可能,甚至连情绪本身,也被记录为常用词、常用的发言规范,成为一些黑话。

此外,平台的管理和大V的引进要相互协作,平台可以抛出问题,另外引进一些有影响力的大V。如今知乎的门槛降低,管理失衡,内容向短平快的情感八卦类倾斜,认真写答案的大V出走也是没办法的,你会看到他们不是不发言,只是换平台了。而且过度的抬高门槛,那不就academia吗,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对于这种网络平台的运营来说,肯定不行。所以他们是把部分的用户踢走,换来大量低门槛的用户涌进来,但是管理又很一般,没有那种及时跟用户的反馈

Natsuki / 平台可以引进正能量的大V,而不是仅仅是为了迎合大众口味的大v。

< 如何改善?>

小C / 社交平台的生态太复杂了,从世界范围来看,互联网社交平台也是鱼龙混杂的。鱼龙混杂的事情本就不好管理,所以管理之路任重道远,只愿不要“一言堂”就好。

希望未来的互联网生态(如果要特指社交平台的话)可以多元化即兼容并包吧。我们看到的,但愿不是仅仅平台方想让我们看到的。声音来自于大众,更要回归大众。

要谈到改善,当下的实名制几乎贯穿了社交平台,但实名制是否可以更进一步的多些个人身份呢?可又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涉及到隐私保护与(互联网社交的)环境治理之间的平衡。这就需要平台自觉,即严格完善相关用户隐私协议及法律条文、保障用户权益。同时,也可以让用户针对平台生态当中的问题多发表自己的意见,让用户更多地参与平台生态的构建与改善。

Fred / 其一,我认为媒体应当担负起责任,应该避免刻意引导争议。

现在有太多的媒体通过制造争议来博取流量。我曾经在某行业龙头媒体有过长期实习经历,能够制造争议的新闻是他们最喜欢的。他们往往会选取最具争议性的标题,重点突出最具争议性的内容,然后静候评论区的撕逼。每次评论区的骂战都如约而至。在我和该媒体高资历人士沟通这一问题时,他的回答是:“你就让他们撕去吧,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并不认同。媒体不应当通过加重人群之间的撕裂,从而获益。我认为不仅仅是大型媒体,自媒体同样也应该肩负起这样的责任。促进人群之间的沟通也许是一种奢求,但我们至少应该做到不加重人群间的撕裂。媒体的根本定义是两方之间的媒介。如果媒介起到的作用是负面的,那么何谈交流的质量?

其二,我认为社交媒体平台应当建立更完善的言论管理制度,惩罚侮辱性言论和歧视性言论。

此举并不是要限制言论自由,而是明确交流的原则——不攻击他人,从而更好地保护言论的自由。惩罚可以以禁言一天为起点,情节严重者可以根据网络管理相关法律追究责任。

讨论 | Fred、小C、Serena、Rachael、

Libertaire、Teresa、Natsuki、木敖、

Diane、Muffin、周泓杰、黄彦中

统稿 | 周泓杰、黄彦中

审稿|天天

图 | Rachael、网络

微信编辑 | 李卓颖

Matters编辑 | Marks

围炉 (ID:weilu_flame)

文中图片未经同意,请勿用作其他用途

欢迎您在文章下方评论,与围炉团队和其他读者交流讨论

欲了解围炉、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本公众号并在公众号页面点击相应菜单栏目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围炉weiluflame围炉,大学生思想、经历的交流平台。以对话为载体,发现身边有意思的世界。 香港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 清华大学 | JointU综合联校 | 哥伦比亚大学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对话女性民工:在城市里,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围炉•CU

对话美国移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 围炉 · CU

围炉小酒馆丨Ep.02 人群、爱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