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是聰明人的好習慣
前陣子看到@小鹿斑比 的文章,我想起了很多自己不善良、壞心眼的時候,內心浮現了很多反思。姑且借用小鹿原文對善的定義,我本文想淺淺的討論一下其中的過程:關於善良的機制、以及從何而來。
我忘記我最初本性是否善良,但我自認我不是好人,至少,我在青春期是個小太妹。順便拖古人下水:即便是沈復在《兒時記趣》裡對待那隻癩蛤蟆的行為,顯然稱不上是善良。
如果說善是非惡的狀態,代表這需要人為價值的判斷,那麼,善良是否有可能是被教導出來的呢?還是我們天生就有選擇善良的傾向?
我先用我的案例來談談前者的可能性,再用經濟學原理分析會不會後者也是聰明人選擇利益極大化的必然結果。
我親愛的國中導師,教師節快樂
身為一個成績好的酷女孩好處非常多。想要看甚麼漫畫書,同學會幫妳借來免費讓妳看。跟學妹或是有爭議的女老師吵架時,也不會被記過,甚至午休時間偷抽菸。
這些事情都被我的國中老師看在眼裡了。
我曾經自以為是,認為自己是天之驕女,能夠幸運躲過一切懲罰,都是因為學校很缺我這一張榜單,覺得這一切都是自己努力的結果。直到後來,我才明白,是因為有一位園丁在背後默默耕耘。
我的國中導師當時花了很多時間在我身上循循善誘,她大可以只管我的成績學業,反正穩穩地送我上第一志願就好,不需要花心思在我身上留意我的品格,反而是經常跟一個臭跩的青春期女孩談心。
我依稀記得,每次老師打電話來,我的態度從起初無所謂,逐漸變得在意老師的看法,直到最後,我願意與父母敞開心扉,打從心底想當個好人。
當時的我以為「春風化雨」只有在電影情節裡上演,與我毫無關係,我所做的事情應該還只是小打小鬧而已。直到多年後,我再次思考善良是甚麼,才突然明白「勿以惡小而為之」就算我當時也沒作奸犯科,但所有的殺人放火也都是這些小奸小惡累積起來的。
要是我當時真的被8+9小男友拐跑了,我想我現在也不會深深刻刻體會這些事了,我被老師那麼溫柔地接住,而我竟然毫不知情。
直到現在我還是會定時跟老師表達我深深的謝意,我也很榮幸,她能夠為我驕傲。
另一方面,從賽局理論來看,人們在生活中的選擇,也是有跡可循。
所有的事情本質上都是中性的,當我們發現自己做出善良的選擇,並看到這些選擇會給予我們豐盛的未來,便會開始不斷地選擇善良,成為一種良性的迴圈,因此養成了這樣的習慣。
不善良的人一定不聰明
借用我妹最近在生活中獲得的一些新體悟:雖然善良的人不一定總是最聰明,但聰明的人一定善良。因為聰明的人知道,善良能夠帶來長遠的利益,這是一種現實的想法。然而,當你習慣了善良,這份善意就不再是為了利益,而是內心的自然選擇。
在我服務於某前公司十,我看過一個投資案,在盡責調查過程中,我發現這家公司的老闆刻意不幫員工繳健保,甚至將貓砂報為公司費用,但辦公室根本沒有貓。我在查帳的會議室提出了這個事實,但一心護主、滿口仁義道德的前輩(時也是他在我離職前百般阻擋我申報加班費)卻對我大發脾氣:「不是每個跟妳一樣從四大事務所出來的人都跟妳一樣專業」當時各個機能的主管都在場,我被吼的莫名其妙,滿腹委屈。
後來果然在併購後,該公司的創辦人夫妻不但沒有達成預算,反而反咬公司一口,讓原本信任他們的老董事長心碎不已。最後,公司花了大筆錢才擺平這個問題,並徹底與他們切割。
一種善良的表現
我的師父曾經給我一個評價,說我是善良的。我當時很驚訝,因為我們所處的辦公室政治環境十分複雜,大家打著為公司好的旗幟、實則向上管理,真的是有點違背很多做人的原則,順應這種規則,對我是安全的。但他選擇提醒了我的善良。
善良其實是從自私出發,然後逐漸轉變為利他,而不是那種殘忍的、僅為了自己利益的計算。我的選擇或許並非神聖無暇,但它們是基於對世界的善意與理解。
也許是可以讓我自己睡上一頓好覺,選擇善良,並不困難,就看我們願不願意去做而已。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