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向标 011丨海朋森《成长小说》他们找到了吗?
011
《成长小说》
海朋森
兵马司
综评:6.7分
HuangYao:6.8分
海朋森之前有一些不错的作品——专辑里的,EP里的。
但是从《成长小说》看得出他们仍然渴望在某种更有野心的命题下实现一个具有完整叙事表达的大格局的作品,一个有血有肉,统一深邃,有自己美学与完成度要求的主题呈现。这让我想起诗人海子——让他出名的是他优美的短诗、情诗,但他一生渴望的是长诗,是诗剧。
需要肯定海朋森在这次破茧过程中的努力和尝试,但《成长小说》明显不是那双让人眼前一亮的翅翼。海朋森依然是一支年轻的乐队,当下乐队在某种程度变得偶像化也是实力与其它因素的综合结果,我觉得海朋森可期的不是《成长小说》,是未来。
假设如果许多人会购买专辑,也可能不是因为专辑的价值,是为了期待未来的海朋森;当然,也有冲着陈思江消费的。
Zzz :4分
一部分人把创作者看得太低贱,而又有一部分人把他们想象的太高贵。他们当然可以说:“你不懂,这是艺术,这是spoken words”之类。但任何人也都有权利说出“尴尬”和“不好听”。
融入spoken words的音乐也并不少见,最出名的除了Patti Smith还有英式天团Blur,《Park Life》里包括同名曲的几首都比较典型。而最重要的是音乐上人家做的一样出色。甚至说唱也可以理解为spoken words,好的作品在人声的节奏、音色音调以及押韵和词语上的巧思一样优秀。而这张专辑无论音乐上还是文本上,都没有让我感受到太多深度的妙趣、感染力以及美感,反之多半是无聊和尴尬。
liz16:6.8分
“成长”也许是海朋森逐步建立“自我表达模式”的过程。“小说”,含虚构元素的文本内容。与其说海朋森在这张专辑中已经找到并完善了其表达方式,不如说这张只是阶段性的作品,一个青涩的作品。
当你把目光投射到“小说”二字时,你隐隐约约可以感受到他歌词文本大过器乐部分的倾向。而你听过这张专辑后,留在耳里的可能是《每日的进军》的军鼓,可能是《春风》中的笛和铃声。当然,更有可能是陈思江边缘、单薄但高声的呐喊与念词。而留在脑里的或者记在摘抄本上的可能是“小土坡”、广场、花园这类的词语,可能是对定语过多的长句具体含义的疑问,可能是重复几次的短句之间的关联。对文字的游戏让文本在此大过了器乐的部分,也就完成了这部“诗”化的小说。
从主题上你大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现实的关切与思考,也可以窥探他们逐渐构建自我表达体系的过程。从文本上,可以看出他们对暗喻与特定题材的偏好,以诗为主要表达手段的坚持以及表达能力的成长。而如果不跳脱出对旋律以及词曲咬合的要求来看,海朋森的音乐还需要不断地成长。如果以文本为主要成长方向,文字出版物或许更加切题。至少在这张专辑中,我更多地感受到的是“为诗而歌”,而不是“以诗入歌”,也不是“词入歌而成诗”。哪怕是“为诗而歌”,台湾民歌时代也有成功结合的经验。海朋森的表达依旧传承着中国地下摇滚时期音乐的传统,大量隐喻与以政治为导向的议题。由此,我也对“成长”二字产生了怀疑,风格、表达的方式的完善固然是一种成长,但其中表达的内容在现实基础上多少含有朝特定方向靠拢的创作意识。可能这就是他们所说的“小说”吧,现实基础的取材不知在“何地何时”获得,大量暗喻文本表达与口号式或念白式的声音表达让歌词文本得以充分表达的同时,也带上了令人尴尬的潜在标记。我不知道这样的传承是否意味着好,但已经像专辑封面那样吸引了相关议题爱好者的注意;我不知道这样的作品有多少被个人气质吸引而来的听众,但这是海朋森的歌谣,由他们自己“找到了”并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
阿森:7.8分
对于绝大多数首砖就能打出一定名气的乐队来说,三、四专一般是定生死的,一专惊喜,二专确认,三四专转型成功则生,失败则flop。海朋森的一二专恰好走在这条轨迹上,而这轨迹中的意外在二专和三专之间海朋森出了一张迥异于以往风格却更为乐迷们追捧,大受好评的EP《春夏秋冬》。而《春夏秋冬》一年后发行的三专《成长小说》却写作时间却比前者更早,所以如果你感觉这是一张听感和表达有一二砖和《春夏秋冬》之间的夹生感,那你不是唯一一个。虽然陈思江故作戏剧感的念白配乐并不是每次都能奏效,但好在其中还是有《春风》、《我们的歌谣》、《新都人》、《我不愿再有来生》这样的佳作,可见念白是否奏效,有新思考新语言的文本本身的才是关键。他们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诗人、歌者,唱着最普世的议题和在人类中从不会普遍的情绪。哪怕这张专辑不够好也没关系,至少目前可以窥见四专的去向,期待每一个在此地书写的大团诞生。
中田花奈 :7.7分
1.这是一张“过时”的专辑。
2.这是一张“非正常”的专辑。
3.这是一张“非当代”的专辑。
4.这是一张“非音乐”的专辑。
5.这是一张“在寻根”的专辑。
6.这是一张排斥大众审美的“坏”专辑。
7.这是一张迷恋宏大叙事的“假”专辑。
8.这是一张伪边缘的“天真左派”专辑。
9.这是一张意图决裂与颠覆,却在跟空气打拳的“虚”专辑。
10.但是,“我本来不大喜欢下地狱,因为不但是满眼只有刀山剑树,看得太单调,苦痛也怕很难当。现在可又有些怕上天堂了。四时皆春,一年到头请你看桃花,你想够多么乏味?即使那桃花有车轮般大,也只能在初上去的时候,暂时吃惊,决不会每天做一首‘桃之夭夭’的”。——鲁迅《厦门通信(二)》
PS:尽管“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常会被用作自欺欺人的理由,但我依然想说,尽情误解,保持勇敢。
JoeZhan:7分
海朋森一直是一支“站在台上”的乐队。剧场感是海朋森(在《春夏秋冬》之前)表达形式的主题——从“幕布”到“广场”再到统一的带有时代暗示的制服,海朋森的音乐一直假定着受众坐在剧场中的状态:陈思江实验剧场演员独白式的念白,基里科式布景化的城市空间描绘;这或多或少来源于从Nick Cave到P.K.14的表达惯性——“狡黠”的,戏剧化的,布莱希特式的。
但他们从未放下做我们“同时代人”的企图心和使命感,并且这种对话欲随着创作的成熟越发强烈;在这张专辑里,海朋森跳下了舞台向听众伸出双手,邀请我们加入的成长故事,而非像之前常常不自觉地缩到幕后成为用第三人称旁观和解说的第三者。陈思江的人声相比前两张专辑进一步强化,并更加自信地与听众直接进行喊话式的互动,分享私密的体验和感受,歌词中全部被“我”“你”和“我们”填满;专辑的视觉也表明他们终于走到台前,封面的大头照和《我们的歌谣》中诡异的团舞都展示着突破类型框架的勇气。
问题在于在敏感的知觉和热忱的语气之下,文句的过度斧凿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掩饰了表达的钝感。面对陈思江充满造作主谓宾搭配的诗歌,有些人享受解码之后的快感,而我在完全喜爱其所指的同时却觉得这些能指的修辞应该通通被奥卡姆剃刀削去——它们很少为表达增添准确性,蹩脚的词曲咬合反而削弱了音韵上的美学效果。
这种对后朋克歌词和当代知识分子诗歌的表达路径依赖无法完全抹掉这两种成熟形式中自带的的戏剧间离感,但又和直诉的专辑姿态相矛盾。陈思江热衷于谈论“生活”,却将一切具体的生活体验抽象,把“湘菜”“宵夜”和“普通的语言”“让我僭越吧”并置的这类生活细节的刻意插入也消除不了表达的悬浮感——这一切都令我在回应他们的热情呼唤时的总感到一丝迟疑和些许隔膜。
专辑中最锐利和动人的时刻基本都是抛掉概念引用和复杂修辞,完全活在了此刻的个体直觉之上的时刻:“欢迎,欢迎你过来”,“像很多人一样,我不愿再有来生”。因此我毫不质疑他们表达的真诚,只期待着能够搭配更松弛的态度;创作时间在这张专辑之后的《春夏秋冬》也让我能够保持乐观地说,相比小说,他们的歌谣应该会更有魅力吧。
往期回顾
- 《432》晕盖:7.2分;
- 《大陆》卧轨的火车:6.9;
- 《WUHAN2020》白纸扇:6.8分;
- 《成长小说》海朋森:6.7分;
- 《昏古七》解离的真实:6.3分;
- 《近人可读》寸铁:6.2分;
- 《非流行说唱》AR 刘夫阳:6.1分;
- 《赤子白仙》刺猬:5.9分;
- 《秘神》Mong Tong 夢東:5.7分;
- 《爱之颤》祁紫檀:5.5分;
- 《NANA I》欧阳娜娜:5.5分;
关注我们
微信:鉴赏志
微博:@温带复调
知乎专栏:温带复调 · 乐向标
本期编辑:JoeZhan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