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過敏鳥】前置詞:明明無餘地再過敏?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
·
IPFS
·
今期《無形》特別收錄辛其氏懷緬西西以及兩位早逝的素葉同人蔡浩泉、周國偉的重磅文章。當年素友在聚飲舉杯之間漫聊世事,胡鬧笑語中,青春就此定格。西西曾於小說〈解體〉中以蔡浩泉為原型說生死,借此惜別故人,安慰朋友,到她病重之際說的一句「唔理得噉多咯」,竟也成為辛其氏皮膚敏感之時,某種特殊又親密的安慰。

原文刊載於虛詞・無形

文|無形編輯部

過敏,是人體接觸環境中一些過敏原後,所引發的一系列超敏反應現象。那既是一種身體症狀,也可是一種心理狀態,由日常小小搔癢煩惱,到人際間的磨擦,甚至放大到社會整體,過敏粒子時刻都在碰撞。這些過敏原無處不在,偏又微小隱密,讓人難以言說,甚至羞於表露,免得被冠上反應過敏甚至玻璃心的標籤。然而,文學的價值正在於為幽暗而難以知覺的物事,給予恰如其分的言說。近年社會開始關注高敏族人士,呼籲人們肯定自身獨特與感受,如今或許正是書寫的時候。

鄒芷茵患上的,是對「食物敏感者」的敏感症。最愛吃蝦蟹的她,因親戚的小女兒對甲殼類食物敏感,讓她開始害怕被褫奪餐桌上的的樂趣及自由。王璞身心都飽受過敏之苦,自五歲開始蕁麻疹斷續發作,同時「大聲公」又讓她神經過敏,那段惶悚的過去依舊歷歷在目,讓人渾身發毛。王碧蔚的過敏是基因滲透的記憶,關於母親的細碎刻進她的皮膚,蕁麻疹總讓她想到藍瓶僧帽水母,有毒而使人發炎,但她還是覺得美麗,並小心翼翼的以愛意一再書寫。

作為寫者,過敏是祝福也是折磨。嚴瀚欽帶著語言的敏感臨淵造字,一邊睜大眼睛見證美麗,一邊和危險保持距離。距離帶來的敏感,沐羽在台北便感同身受,他一直無法適應當地的道路規劃,沒有規矩的路使人如驚弓之鳥左閃右避,大抵正是時候停下來再作打算。依幕寫唇炎發作,想到過敏可能是沉積心底的陰影之泛現,也可能是一種暴烈的保護,畢竟過敏的唇比自身更洞悉一切。

今期《無形》特別收錄辛其氏懷緬西西以及兩位早逝的素葉同人蔡浩泉、周國偉的重磅文章。當年素友在聚飲舉杯之間漫聊世事,胡鬧笑語中,青春就此定格。西西曾於小說〈解體〉中以蔡浩泉為原型說生死,借此惜別故人,安慰朋友,到她病重之際說的一句「唔理得噉多咯」,竟也成為辛其氏皮膚敏感之時,某種特殊又親密的安慰。

經歷過許許多多的失去,可能敏感一點總比麻木好。在這新一年,願我們繼續保留過敏的餘地。

虛詞・無形網站
虛詞・無形Facebook
虛詞・無形YouTube
虛詞・無形Patreon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