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遊 vs Hea遊

流水桃冰
·
·
IPFS
·

「知性」二字源自哲學,原文為德文Verstand,在英文中被翻譯為intellect(智慧)、sense(感知)、understanding(領會)和mind(頭腦),中文常譯為理智、悟性,簡單一點來說,是指介乎於感性和理性之間的一種認知。

而「Hea」這一個字,據早前在美國被捕的Jimmy Wales創辦的維基百科上的解釋是:漫無目的地打發時間或態度不認真及無所事事。

為什麼要先略述這兩個詞語的定義呢?因為今天的題目是「知性遊vs Hea遊」。

不知何時開始,大家喜歡用「知性遊」、「深度遊」這些詞語去指那些強調旅遊目的不是吃喝玩樂、到訪的地點和做的事情與別不同的旅行體驗。(如有理解錯誤或得罪請見諒)

曾經有行家跟我說,他公司做的旅遊報導就是要知性的、有深度的,要那些與別不同的,例如要寫點與地質學、氣候變化有關的,希望你也能寫點這樣的文章。聽著聽著,我不禁有點汗顏,心想的是:你公司是《國家地理雜誌》嗎?(題外話:有趣的是,最後那位編輯向我建議了數位訪問對象,例如邀約某位當紅星星去說一下烹飪、飲食文化和未來趨勢,但這位知名人士在該行業內外都絕對是個笑話。我心想的是你想要名人效應直接說啊,別兜兜轉轉說那麼多廢話、說要怎樣怎樣如論文般的專業文什麼的。)

抱歉,或許我真不是一個所謂知性女子----有智慧有內涵的女子,所以我理解不了旅行與研究地質和氣候有何關係。當然,作為一介自命的知識分子,對於所有人類都應要探討、刻不容緩的全球氣候暖化問題,我是關注的,只是,我理解不了為何寫旅遊欄目要寫這些。

沒後台沒背景的小小Freelancer,我當然不敢明目張膽地挑戰權威,人家那公司好歹也是個大品牌,自然是我得罪不起的,但是作為一個新聞系畢業、在出版界打滾了N個寒暑的Small Potato,憑著對普遍讀者的「知性」,腦裏只有一個問題:看副刊旅遊版的讀者想閱讀的到底是什麼資訊?

去個旅行而已,幹嗎弄得像是在研究考古學、地質學和氣候學似的?

說回Hea遊,曾經我也熱衷於一般普羅大眾喜歡的,被知性主義者稱為「沒知性」、「沒深度」,但卻予人走在潮流之巔感覺的打卡之旅,就是那些所有旅遊書和報導都說必定要「到此一遊」、或是古往今來許許多多大文豪的文章都提及過的景點。於是,每次旅行,都是疲於奔命的趕景點;每天都在趕行程,不是要追火車便是要轉酒店,旅程去到一半已累得半死不活;更可悲的,是發現除了一張張自己與景點的合照外,就還是那一張張合照……

經過十多年的跑景點式旅行,不知是人大了、還是旅遊經驗多了,近幾年開始轉變了旅行的目的和方式。當然我這種沒甚知性的偽文青,走的仍不會是現在給吹捧得像是不用這種方式就是隨波逐流兼沒智慧的「知性之旅」路線,我選擇的是我認為最返璞歸真的「極端Hea遊」路線。

近年由於聽得多、也被某些知性主義挑戰得多,我也一直在想,到底我去旅行的目的是什麼。最後,我發現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離開熟悉的地方、休息一下,順道體驗一下別國人民的生活日常,僅此而已。也不需要炫耀自己去過什麼地方,炫耀是沒有意思,現今世界,只要願意花錢,誰不會出外走走?去過什麼地方、品味過什麼,自己知道就足夠了。

話說回來,抱著這種心態,我開始從以前一早就搜集一堆資料和旅遊書、出發前數月便已編定行程,仔細得連每個轉接點要轉哪駕巴士、什麼鐘點都標注好的嚴謹態度,轉為另一個極端:只訂機票和酒店、不作行程規劃,去到目的地每天醒來看心情行事就好了,也不介意是否有去過那些必到景點;當然,一些當地需留意的事項如天氣、小偷出沒點和犯罪手法這種資訊仍是會看看的。

喜歡Hea遊,因為Hea遊沒壓力,無需趕景點,許多時候,並沒有到訪任何「景點」,只是在街上漫無目的地閒逛,用眼睛去觀察四周的人和事、用心靈去感受身處的環境,累了,便找一家名不經傳、卻有不少本地座上客的店子進去坐坐,看看身旁客人點的是什麼也跟著點,然後便又聽著他們交談的聲音,悄悄地融入在這個城市的氣氛之中,這反而令我更真實地體會到那兒的風土人情。

我想旅行本身就是如此簡單,無用刻意,只需用心;安心、舒適,用一個適合自己、自己又喜歡的方式去享受這個時間,只要能令自己舒心的,無需理會什麼知性不知性。

用眼觀察、用心體會,讓心靈清空、讓自己吸取新的經驗,我想,其實這才是真知性吧!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流水桃冰流散的HKer,自由工作者。愛頹遊。愛發夢。我手寫我心。毋忘初衷。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Jamie Dornan兩部電影給我的啟示

記・奪回被搶的iPhone

汪喵不是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