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Terence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混乱的产品、更好的品味、不受待见

Terence
·

机缘巧合读到了猫助的这篇文章《做一家叫多抓鱼的公司(十二)》感觉非常不错,通过深入的分析和平实的说明将横亘在「领域从业者」和「市场」之间的屏障击碎。我想,这样的屏障之所以存在、之所以让人抓狂,是因为它不仅阻碍了专业人员无法将自己的才华施展、在市场中体面地套现,同时专业人员会因此而产生自我怀疑:难道我不是普通人?难道我不是市场中的一员?可如果是,为什么我又不懂市场?又或者是,明明我比竞争对手 A 提供了更为优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什么市场完全不认可?更何况,如果一位专业人员是真心想要为它人提供价值,但换来的却是市场的漠不关心,此时,这是专业才华和市场潜在多样性的双重损失。我之前曾构建过的一个思维实验是:

B 需要 A,但市场中却没有人提供 A; 
B 历经艰辛,掌握了提供 A 的技能;
B 向市场提供了 A,但市场中没几个人关心 A 的出现。

B 与市场是什么关系?

想要描绘的正是这种场景和心境。

其实,问题还是出在「同理心」,或者更精准的说,是视角正确的同理心。作为专业人员,当他在自己所在领域时其实很难将自己重新审视为「普通用户」。毕竟,那些日复一日的领域训练、劳动与学习的付出,已经让他们的「满足感」和「需求点」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变化。就像,当「网页」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你只会对「稀缺」产生痛感,从而对「丰富」产生出强烈的需求感;而当它变得稀松平常后,你会对「丰富」开始产生免疫,而逐渐对「打扰」产生痛感,进而形成「简洁」的需求感。在这样的对比下,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员」和「普通用户」的认知,天然不在同一个世界里。

(什么是用户喜欢的?这个「喜欢」的复杂性源自于各种「反身性」的作用,信息流的第一次出现叫喜欢/沉迷,但出现太多后就是厌恶。喜欢并不是一个第三方上帝所定义的不变量,它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下的临时结论(emergence)。

所以要放弃寻求通解的诱惑,但又能在一些通用原则(如:人性)的指导下可以添加限制简化问题。

存在通用的原理,并不意味着存在通用的解法。但人往往会因为发现了底层通用性原理的兴奋,而信心膨胀地去寻找通解掌控全局。)

专业人员要想重新获得这种「普通视角」,直接在本领域逼迫自己产生同理心是困难的。更为务实的方式是直接考虑自己在其他一些领域会有什么作为市场一员的自然反应。如果感觉自己的产品、服务是市场中的用户缺乏品味、缺乏鉴赏力,那么,自己是否是在任何一个领域里都具备这样的品味、并为这些高品位付出真金白银。

例如,对「专业」痴狂的科技、金融的高阶从业者,他们的岗位要求他们具备综合能力,似乎对市场中的一切知识都需要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关注。但即便如此,试想他们会在日常更换灯泡、螺丝钉、扫帚的时候,去耐心区分各产品在各自制造链中的专业度和品味吗?是因为他们对「专业」没有品味吗?更可能的原因是,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讲压根儿不重要,怎么样都好。于是,直接购买具备大众共识的产品就好。

同理,当你的角色转变为从业领域的供给者时,你不该执拗地去认为这个行业的用户没有品味、不识货,而是你所提供的产品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讲,其优先级没有这么高(暗含猫助文章中所提到的无法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该领域学习)。此时,所谓的购买「优质」产品,其实购买的是形成「大众共识」的产品。

通常,商业上的成功是由在「市场」中获取「货币」的能力大小来定义的。而货币是对「交换价值」的通用度量,市场是促进「交换」的场所。两者其实都是为「交换」这个关键词而服务的。所谓交换,其实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本身就是一件纯粹的主观事件。某个领域的产品提供了更优质的「专业/品味」价值,其实指的是它具备更高的「领域价值」,而不是具备更高的「交换价值」

正如 Paul Graham 在《黑客与画家》中所指出的:“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你会觉得它们很有价值,伹是它们恰恰最不可能与他人眼中有价值的东西发生重合。”

而获取「货币」的行为,是完全由「其他人」决定的主观行为,不存在科学范畴中的「客观」因素存在。市场定价,即是对某个商品/服务的交换价值的共识判断。「共识」是「情绪价值」的极端度量,它对于「科学/真理」来讲是应该祛除的迷雾,对于「市场」来讲是应该创造/顺应的航标。

市场,不是追求「真理」的地方,是对「共识」进行投票的选举场。

即便对于「投资」,既可以顺应「共识」套利,也可以悖逆「共识」埋坑获利,这只是用法的不同,但对于市场本身来讲,共识就是市场。

同理,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去思考/质疑一些似乎天然正确的品味,如:简洁。

之前在「即刻」上看到过 @鸭呸 的一条 post,让我大受震撼:

它让我重新开始去仔细思考,不断追求清晰的体系、简洁干净的商业/产品,是否是一件天然正确的事情。当对这一追求发展到极致,就会演变为:凡是遇到了体系不够清晰、形态不够干净、各种 feature 鱼龙混杂的产品,就会将其判定为不是优质的产品、不是优秀的商业。

但这样的「极致」或许颠倒了目的与手段:清晰的体系、简洁干练的形态是促进产品效率的手短,却不是目的。并且,对于构建和发展一个新的领域、新的产品来讲,要紧的是这个领域的生机与活跃度,而不是治理方式的清晰、简洁与否。

当习惯了干净干练的产品,就会对那些拥有众多用户、却各种花里胡哨 feature 的产品嗤之以鼻和拒之千里,以至于会错过这些浮夸背后的一些实质性进步。你以为那些没有品味的、能够接收花里胡哨产品洗脑的人是落后份子,而最后可能发现自己才是被时代抛弃的那个人。

这种对干净、简洁产品形态的极致追求,或许大规模地开始于 iPhone(以及乔布斯产品哲学)的爆发。但如果你承认「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是源自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就应该会同意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主力来自于 Android 手机而不是 iPhone(广大人民群众并不能负担 iPhone 的价格)。而大家对 iPhone 的崇拜,潜意识来自于它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存方式。而真正大规模实现这一点,却又是来自于鱼龙混杂的 Android,虽然风头全部被 iPhone 占据了。

如果以构建和发展一个新的领域作为考察目标,追求极致简洁干练的 iPhone 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是鱼龙混杂、充满活力的 Android 生态和围绕它的各家公司竞争厮杀做到的。这显然是 Eric S.Raymond 关于「大教堂」和「大集市」的经典提法。

高贵的格调、不俗的品味、极致的干练简洁,就像是奢侈品与古老皇室的傲视群雄与岿然不动。但这样的沉着、冷静、经典、恪守规则的最大代价,是丧失「进步」的可能性。因为这逼迫你用一套老旧的体系去适应各种新出现的变化。而想让一套规则永远不错,远远难于随时承认错误然后修正。前者是 Apple 这样的大教堂,后者是 Android 这样的大集市。

水至清则无鱼,或许这句话对于「创新」和「开拓」来讲尤为重要。简洁、干练的品味,或许只能迎合自身的喜好,但对于茁壮成长的市场/行业来讲,这一点也不重要,反而是一种阻碍。在混沌的规则、混杂的 feature、过年一般喧嚣到脑袋炸裂的集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之所向。



近期回顾

速度 v.s. 质量

弱连接:优先考虑「用户体量」的原因条件

跳入挣扎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