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母親

射手媽咪婷婷
·
·
IPFS
·
母性成了讚揚和崇拜,或懲罰和問罪的對象,予以理想化或貶低,被阻隔於批判討論以外,停留在非現實的領域裡。
圖片來源:金石堂

我曾經讀過一篇文章提到回想過去婆婆刁難自己是一種「磨練」,還表示感謝婆婆曾經如此對待自己。猶記得當下讀到這樣的文字感到震驚不已,而類似的感受竟然也在閱讀《不存在的母親》這本書時又重新浮現。

到底是什麼樣的矛盾,會讓一位女性在極度不被尊重的情況下又心存感激?我所能想到的大概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也同時不能忽略的是父權體制下對於女性的壓榨與貶低,讓女性在進入婚姻之後被迫成為了「失語者」。

我們可能難以想像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如何能在婚姻裡忍氣吞聲?但確實在過去的時代背景之下,婚前再怎麼受寵的女兒,一旦進入婚姻之後猶如被「順從」這兩個字所禁錮,如同作者河在英描述自己的母親需要在半夜起床幫尚且就讀高中的兩位小叔準備便當,還從早到晚不停歇地承攬婆家的所有家務,連全家人一同出遊的時候也獨自被留在家,根本被視為傭人般的存在,卻內心認為過著如此水深火熱生活的不僅是自己而已,而是所有進入婚姻的女性日常。

這本書分別以母親及女兒的視角作為穿插,也道出了作者身為女兒看見父母彼此冷淡的互動而產生的心理創傷及焦慮不安,更因為從小被母親刻意打壓的性格而對自己感到陌生,更讓作者去思考到底世人所崇敬或批判的「母性」是否反而讓女性成為了一個「什麼都不是」的人?

倘若有一個人犯了錯,很容易就會被大眾指責家庭教育出了問題,甚至直指「母親」需要負最大的責任,即便備受讚揚的母親也總是因為替家庭及孩子做出犧牲與奉獻,彷彿母親的完美形象是不存在任何聲音,而她的人生規劃也始終只有家人而沒有自己。

透過這本書的母女對談,可以讀到作者的母親從原本認為自己過得只是那個年代女性的「平凡」生活,進而去挖掘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也直面自己終其一生都被綑綁在傳統的框架而動彈不得,雖然我不認同作者母親年邁的時候還稱婆婆對自己是「愛」,但我想也正好詮釋了一位婚後從未得到真正自由的女性所做的自我安慰。

這不僅是一本女性主義的書籍,而是藉由剖析女性在婚姻中所身處的困境去重新審視及修復母女關係。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射手媽咪婷婷射手座,全職媽咪/斜槓寫作者/新性感雜誌共同創辦人 喜愛音樂、電影,更熱愛閱讀,資訊焦慮症患者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3298701145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5d4b0ef1fd89780001fc7e91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深度學習力:學歷貶值時代,MIT博士教你從大學就脫穎而出的75個成功法則

我不做英雄:一個台灣人在烏克蘭的戰爭洗禮

孩子的起跑點在於有選擇能思考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