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菘甫
魏菘甫

窮人

循環型人生普及對社會影響的初步探討

本文是探討無條件基本收入(以下簡稱UBI)普及,以及因此導致生涯規劃模式改變的可能方向之一與影響。

我認為在UBI普及下,會較為普及的是循環型人生(又稱C型{cycle}人生),這主要是相對於傳統的線型人生的稱呼。

線型人生: 休息 → 學習 → 工作 → 休息

循環型人生:休息 → 學習 → 工作 → 休息 → 學習 → 工作 → LOOP

傳統的線型人生,大致上就是童年結束後,開始上學,找份工作就一直做到退休的人生規劃模式。

相對的循環型人生,則是縮短學習時間,提早就業,可能13歲就創業,然後視成果與職涯規劃,休息一下再繼續進修與學習,看是再次創業,或是進入其他職場工作,同樣告一段落後業能再進入另一次的循環之中,實際上會經歷幾次循環,中間的比例為何,則因人而異,部分觀點認為每3-4年就該換一份工作。

傳統上的線性人生有其自然成因,包含職涯轉換風險,年資成長與進修成本等因素,因此只有少數出身較富裕的人有機會嘗試,然而當有了UBI提供最低的生存所需資源,能讓職涯轉換的風險與進修的成本降低,從而使大部分的人都有機會嘗試循環型人生式的生涯規劃,而當這種狀況下,對社會可能有以下影響。

●更多「好的工作」與「好的人才」:「好的工作」是個攏統的概念,但基於循環型人生觀與UBI的影響,不需要長時間待在同一個職位,各種意義上的「好的工作」都更容易輪替到,並且增加。

部分原因在於UBI讓人有最低的離職本錢,可以拒絕惡劣的環境,同時提供了長期的生存保障,因此也不必長期待在高薪,但已經缺乏成長性的穩定環境,以追求足夠的退休保障,轉而追求成長導向的循環型人生,從而將機會提供給其他人帶動成長。

當人們有機會到較好的環境,就有更高的機會遇到能做為典範的同事或主管,在互相學習下,有更高的機會成為某些觀點下「好的人才」,並促成更多友善的工作環境形成,而不是被迫待在負面環境,最終為了適應環境,升職為主管也只能做為負面典範以求生存。

當然「好的人才」也是個攏統的概念,依照產也與職業需求而有所不同,而前面所述的是能改善工作環境的部分,而藉由UBI降地職業選擇門檻,人們可以選擇具有熱情的職業,並更容易取得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從而提供工作效率與價值創造也是其中一點,某些觀點下,經由轉換職場,也可以鍛鍊學習與適應能力,並有更好的工作效率。

●更多的誇領域人才.跨領域的知識傳播:個人生存權的保障也將提供相應的自由,華人傳統上會依賴家庭支持,以維持生存,職涯規劃會因此受家庭因素限制,UBI將解除某種程度上的限制,隨著職涯轉換的相關限制解除,也會促成人才流動,其好處之一是更高的潛力開發,跨領域人才更容易出現,並加速更多跨領域的知識傳播。

舉例來說,多口味的冰淇淋店,可能會主打上百種口味,但口味眾多容易造成客戶會花很多時間了解與選擇,因此有店員想出推薦清單,會說出5種口味,包含了幾種經典口味.隨機口味或當下想優先處理的口味,藉此初步縮小顧客選擇空間,加速決策速度,如今這種技巧被廣泛的用到各個領域上。

其中遊戲業大量運用了相關的設計,像是沙盒類或開放世界的遊戲,雖然主打探索或玩家自行摸索樂趣,但玩家很容易因為能做的事情太多,而缺乏目標,因此藉由初期少量引導任務或獎勵機制,引導玩家找到感興趣的目標,成就系統也是類似的功能,這些跨領域的知識或經驗,經過傳播後加速了其他領域的設計優化。

●更多商機挖掘.創業:跨領域的知識或經驗,不單只是促成產品或服務在設計與體驗上的優化,重要是需求的發掘與滿足,有可能進一步的成為新的商機,並促成創業。

配合UBI保障了生存權,導致社會結構大量轉變並產生商機,像是過去長期雇傭的保障也不再是普遍需要的,能更高程度的以專案模式.臨時工模式或是雇傭制度進行,而人才則能更自由的在各組織間流動。如同Uber Works的服務,可能會更為廣泛的發展,以配合雙方的工作條件需求,包含彈性工時,或是多個臨時工的安排,在C型人生一書中也探討一種個體戶制度的發展可能,在此就不重覆探討 。

在此之上,甚至某些大幅脫離傳統領域,導致一切都難以預期的高風險創業,也因此得以進行嘗試,這也可能進一步導致更多優化整體社會效率的破壞式創新的出現速度。

●勞參率的增加與勞動力配置的優化:由於UBI保障了生存權,企業可以有更高寬裕的開除權力,同時也免除了退休的必要,並降低職涯轉換的門檻。

現行制度大多基於社會契約,企業開除員工需要支付資遣費等相關義務,其中部分哲學意義是維護勞工的生存權,如果企業已經由納稅維持UBI來保障生存權,那麼相關義務也能相應的降低,從而得到更高的組織彈性與管理談性,不再需要長期雇傭的保障而能改以其他的制度進行,並使得人才則能更自由的在各組織間流動。

同時傳統上退休的原因之一,並不完全是年齡因素導致的不適任,部分原因是需要請他們釋出職位,讓其他人獲取生存資源,這種情況常出現於教職,一些已達退休年齡的教職其實仍有熱情,而這類教師也大多是優秀的,然而教職的勞動市場是有限的,有時不得不讓他們退休,給年輕教師機會。

另一種例子則是仍對工作有熱忱,但因年齡需求而退休的老人,他們只能勝任勞動市場上較輕鬆的工作,然而較為貧窮的年輕人,往往也需要這類工作取得生存資源,並依賴低強度的勞動,並藉此保留足夠的剩餘精力,進行自我投資,如果他們沒能爭取到這類工作,往往會進入貧窮循環,導致成為窮忙族,但如果有UBI時,我們能讓年長者的熱忱得以發揮,而年輕人則基於資金需求可以選擇短期高強度的勞動累積進修所需的資金,之後依靠UBI進行進修,提升整體的勞動參與率,同時擴展整體社會人力資本。

人們從事自己有興趣或是自願的工作,較有可能發揮最大的生產力也是原因之一。

●職場與職業的意義改變:總合上面各項改變,很多既有的觀點將隨之改變,會有極為年輕的老闆與極為年長的菜鳥,但在各種經驗與知識又能進行互補,而薪資的發放可能更接近貢獻程度,而非依靠年齡與年資評估,能更接近某些主義所主張按勞分配的理想。

而在C型人生一書中也提及愛情觀與家庭觀的可能改變,在此就不再做探討。

當然這些仍需要在各方面上達成的共識。

例如:前面文中所敘「人才能更自由的在各組織間流動」,這偏向一某些社會主義的觀點,而不符合某些資本主義的人力資本的競爭的觀點,而部分觀點認為人才將會成為重要的競爭優勢,但也不適用於所有的經濟體系。

藉由這些探討去選擇UBI或是其他方案。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