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開箱文
哲學開箱文

「你一開始做哲學教育,接著研究哲學故事,最後差點成了哲學笑點。」 哲普作家 台大兒哲中心研究員 國體大兼任助理教授 粉專:哲學開箱文 合作邀約:yschou0910@gmail.com

歧視背後的玩笑論

近來台大經濟系學生會會長選舉,出了嚴重的歧視風波,兩位參選人很快就道歉了,但顯然無人買帳。

尤其是,「玩笑話尺寸拿捏不恰當」、「不該有的傷害」、「言論前先考慮後果」,似乎表示言論本身可允許,只是場合不太對。

事實上,在高中或大學選舉中,這類歪政見已行之有年,常有轉發點讚一波,譬如經濟系的第一組候選人,就有「舉辦鬼抓人大賽,會請道士找真的鬼」、「幹部需精通火焰魔法或隕石魔法」。

我猜這兩位的初衷是想模仿潮流,但實在跨越紅線太多。

搞不好他們還覺得,別人歪政見集體叫好,自己歪政見卻被大家公幹,幾乎弄到社會性死亡的地步,玩笑變玩命,實在倒楣。

這絕對有可能。因為據我經驗,不少學生對「言論自由」的理解是:

除了嚴重仇恨,任何言論都可容忍,但必須看場合,否則會有非預期的傷害(對他人)或懲罰(對自己)。

所以,當被指為歧視,而發言者自己絲毫不認為,這跟仇恨能扯上什麼關係時,他們的直覺反應是:

只是開玩笑,幹嘛那麼認真。

也就因為如此,強調懲罰層面,不容易真正拒斥玩笑論,當事者會用場合不當、程度太過等修辭緩和過去,而不太會反省歧視本身。

尤其是,就我自身經驗,這類潛在玩笑論者恐怕佔了一定比例,只是有沒有爆發出來而已。

所以從教學角度來看,很值得想的是,我們是否只需要告訴學生,有些東西你踩了紅線就是會社死。或試圖用一些中介概念,來說歧視是道德上不允許,而非某些狀況可容忍。

直白點說,「歧視不能當玩笑」需要更顯著的理由。

一種方式是指出禁忌:歷史上這類言論直接導致仇恨與衝突事件,因而被視為不能玩笑的禁忌,無論你本意多好都一樣。我自己看來,禁忌論的認知效果還不差,但教條的意味也會重一些。

若是競選,還可以強調:當選者會比一般人握有更多權力,其言論因而應該被更認真地檢驗。這符合「權力越大責任越大」的思維,而且可以找到許多類似案例,比較利於後續討論。

但有點遺憾的是,近來盛行的歪政見風,以及各式進出紅線的「玩笑」,很大程度上侵蝕了「競選會被放大檢驗」一事,甚至使得參選變成了搞笑出名的好管道。

漢朝時有個典故,叫「殺君馬者道旁兒」:由於看熱鬧的鄉民不斷喝采,騎馬的人屢屢加鞭,最後駿馬半途倒地而亡。旁邊有位老人說,這馬是被那群喝采的人殺死的。

現階段我不會說,歪政見應該被明文禁止。至少就這次事件看,我認為責任主要還是在兩位參選人,或曾推波助瀾這類歧視言論的人身上。

但歪政見風似乎該被討論一下。尤其是,現實政治好像也開始有此傾向。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