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l Review
Syl Review

📚

《疫後大未來》讀後心得:危機就是轉機

(编辑过)
「有可能幾十年都沒事,接著幾星期內就過完了幾十年。」

📖 摘要

作者史考特.蓋洛威 Scott Galloway 是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行銷學教授、連續創業家,也是多本暢銷書的作者。《疫後大未來》發行於疫情爆發的 2020 年,書中完整描繪了疫情為經濟、教育模式與整體社會架構所帶來的改變,以及作者對未來趨勢的看法與警示。

第一章|冠狀病毒和汰弱留強:介紹疫情對商業世界、職場生態的影響,並分析多種在疫情時代下,強健且穩固發展的商業模式。

第二章|四巨頭:說明科技四巨頭 Amazon、Apple、Facebook、Google 廣泛的業務與產品線如何壟斷產業,並點出其所造成的弊端。

第三章|其他破壞性創新者:介紹多間極具潛力的新創公司(例如 Netflix, Uber...)。

第四章|高等教育:指出多年來美國高等教育的問題、提出改善建議,並解釋教育模式如何因疫情而快速轉變。

第五章|共富社會:疫情時代擴大了貧富差距,並帶領資本主義走向極端化。在這章,我們能跟隨作者的文字一同反思想像中的社會樣貌。


📝 精選佳句

  • 「過去我們用我們的時間交易價值,如今我們用我們的隱私來交易價值。」
  • 「藉著燃煤動力的亮光寫出的法律,對數位化的寡頭公司起不了作用。」
  • 「要成為億萬富翁,從來不曾像現在這般容易;想成為百萬富翁,大概也沒有比今天更難的。」

📚讀書筆記

1. 疫情的影響

「這場流行疫情影響最深遠的衝擊,是它將扮演一個加速劑。」
  • 創新的力量:人們重視公司在疫情後有機會成為的模樣,因此願意投資具有創新能力的公司。
  • 品牌時代變產品時代:資訊的易取得性,大大增加了人們進行產品比較的能力,因此比起品牌,現代人更重視產品本身的體驗與價值。
  • 汰弱留強、加深貧富差距:在疫情的時代背景下,科技巨頭越來越大,中小企業卻倒一片。財務基底雄厚的公司,即有能力接收陷入困境的競爭對手的資產,鞏固市場地位。
  • 「紅與藍」兩種商業模式:藍色代表以高於製造成本的價格販售商品(例如 Apple 的 iPhone);紅色代表以低於製造成本、甚至免費的價格提供商品,並以販售用戶數據向其他公司收費(例如 Facebook)。兩種商業模式可在同間企業併存。
  • 未來高速發展領域:高等教育、醫療衛生。

2. 四巨頭

「Amazon、Apple、Facebook、Google,四巨頭涉入我們生活的範圍之廣與程度之深,已成為了一種風險。」

Amazon:Prime Health 遠距醫療平台

疫情時代加速了遠距醫療的發展,而 Amazon 利用它強大的資源:AI 技術、龐大的數據庫、物流系統 ...... 等,打造出完整的遠距醫療流程:

想像看看,你的兒子起了疹子,你透過 Alexa 智慧音箱聯絡皮膚科醫師,並將智慧攝影機對準兒子拍攝,讓醫生利用 Amazon 的可穿戴式健康裝置 Halo 解讀病患身體狀態。看診完後處方籤隨即被送到 Amazon 的藥局 PillPack,並經過 Amazon 的物流系統,將藥膏在一小時內送達你家。

Apple:Rundle 經常性收入搭售組合

Rundle 是作者新創造的單詞(Recurring Revenue + Bundle),意指「經常性收入搭售組合」。蘋果擁有完整的生態系,軟體包含 iCloud、Apple Music、Apple TV+、Arcade,硬體則有 iPhone、iPad、Mac ...... 等,若將各個方案整合,販售 Rundle(經常性收入搭售組合)的訂閱服務給消費者,將能建立起不遜色於 Amazon 的強大飛輪效應。

Facebook & Google:廣告狂人

Facebook 與 Google 的業務本質是廣告業。「世界上沒有免費的產品,免費的產品代表你就是產品。」是廣為流傳的一句話,而 Facebook 與 Google 所賺取的所有巨大財富,就是這句話的最佳印證。疫情增加了人們使用網路平台的時間,當我們躺在沙發上滑著手機,其實就是在免費提供自己的數據與隱私給這兩個廣告業巨頭。

對民主與數據權議題有興趣者,推薦觀看以下三部紀錄片: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 The Social Dilemma》
《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 The Great Hack》
《編碼偏見 Coded Bias》

3. 學習新型態

「線上教育有機會弭平階級差距、城鄉差距、年齡差距,讓學習無遠弗屆。」
  • 「Z 世代對科技的習慣」、「時間與空間上的彈性」、「課程可提升規模並不限學生數」,是線上教育的三大優勢。
  • 教育科技產業的潛能吸引大型科技公司進入,與教育機構建立合作關係是明顯的擴張方向(例如:名校提供品牌、公司提供科技,組合為混成式課程)。
延伸思考:
1. 線上課程在缺乏現場感染力的情況,如何將課程設計得有趣?
2. 校園的價值究竟為何?
3. 校園與線上工具該如何結合?

💬 結語:如何打造共富社會

在資本主義具生產力的能量,與政府為社會整體考量之間維持平衡,才是長期繁榮的關鍵。

1. 資本主義極端化

疫情時代,巨大獲利和慘重衰退同時發生。對有錢人而言,遠距工作省了通勤時間、多了生活品質、股票賺進極大財富;對窮人而言,丟了工作、沒有金錢支撐生活、看不清未來。疫情加速資本主義走向極端化,而過度延伸的資本主義,其實正是另類的、將金錢與權力聚集在少數人手中的獨裁體系,而其對社會造成了極大傷害,不論是民粹主義崛起、菁英政治所形成的假民主,或是人與人之間越發嚴重的對立與衝突。

身為對資本主義習以為常的台灣 Z 世代,經此書提醒了資本主義並非唯一解法,應該利用人類的創新能量,想像「後資本主義時代經濟體」的可能樣貌,而非一味地逐利而忽視真正的當務之急。

「在經濟上對疫情做出的回應,重點應該放在保護那些陷入風險的人們。股東這時候應該會賠錢,這是資本主義的運作邏輯,但優先順序應該是這樣:保護人,而不是保護工作;保護工作,而不是保護企業;保護企業,而不是保護股東。」—— 《疫後大未來》

2. 政府存在的意義

現代社會傾向將政府視為敵人,對政府有無盡的批判,但對於政治的厭惡與疏離,反而集中了更多權力於政治人物手中。在民主社會,也許比起一味指責,若能理解政府也是由人組成的,與政府一起合作或進行良性監督,組成一個所有公民都有權利發聲的社會,會不會是更好的選擇?

「在民主社會中,已經不是『 Government For the People 』,而是『 Government With the People 』,公共政策與外交不再是政府官員或外交官獨有的權利和工作,身為公民,每一個人都有權利與能力搭建我們期望的未來。」—— 《為什麼我們要在意美國》

若政府存在的意義是為了治理國家,而治理的意義是探討人民如何組織社會、一起生活,那麼政府與人民之間是不是沒有那麼涇渭分明?是否可以廣納全民的聲音,以「開放政府」作為目標前進?

能夠延伸思考的課題太多,本書在眾多議題上提供了很棒的新視角。若想跟上疫情後的時代轉變,大推這本《疫後大未來》,書中內容保證比本文豐富百倍。


誠品線上:https://reurl.cc/ZrzRZa
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s://reurl.cc/Ope2rD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