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articles26882 words
28 articles26882 words

幸福

“當我們努力了這麼多,感覺自己有得到幸福嗎?當我們努力了這麼多,感覺自己有往幸福邁進了那麼一點點嗎?”

覺察

如同經典溝通理論主張「聽話要聽沒說的,看事要看沒做的」,能被覺察到的往往是小事,覺察不到的往往才是重點。當我們願意開始覺察那「覺察不到的」,真正的身心靈之旅就啟程了

一切都是為了自己舒服的緣故2-鴿子的迷信

新時代靈性思潮脫離傳統宗教的威權教條把神性、奧秘、愛和力量還諸個人自身但碰上「自我」這個龐然怪獸也只能俯首稱臣各種花式誤用及怪現象多半是把它當成靈性麻醉劑使用的結果

一切都是為了自己舒服的緣故1

我們本能想逃避的自我瓦解其實是真正的禮物凡是能瓦解的必非真實之物

我的人生使命是什麼?

走上人生使命之路並不意味著保證從此以後一路順風、不用努力就能化解障礙與困難、幸福美滿名利雙收,也許反倒要忍受困苦孤獨、誤解與排擠,然而這是成就真實自我的道路,你還願意走上嗎?

取回人生主導權

取回人生主導權就是承認自己當下的處境是百分之百是自己造成的,百分之百為自己當下的處境負責,即使不知道為什麼事情如此發生、能量為何如此運作。

觀點之六 觀點之爭:動口不比動手高尚2-口語上的比腕力

觀點的形成有如「先射箭後畫靶」,我們依既有信念框架選定立場,再搜尋支持這個觀點的理論、證據、事實。因此而生的觀點之爭,無異於口語上的比腕力,徒耗力氣,卻仍停留原處。

觀點之五 觀點之爭:動口不比動手高尚1-能量不滅

言詞與背後的意圖本身即是能量,即使沒有採取行動,話語及意念即會創造新的業力,令我們再次進入輪迴。我們此時此刻的狀態已是累世業力習氣的綜合展現,覺察每個起心動念是踏出輪迴的第一步。

觀點之四 觀點之爭:穿上別人的鞋子,腳仍然是自己的

同理心的最高境界,是了解他人出於忽視真實自我,身陷心智模式迴圈,維護虛假自我所承受的痛苦,與我們自己承受的痛苦是一樣的,然後才有慈悲與真實的溝通。

觀點之三 所有觀點皆平等:沒有優劣,只有偏好

觀點是一系列宇宙能量的示現,皆具平等價值,沒有優劣,只有個人偏好與價值評判。

觀點之二 「好」與「壞」、「對」與「錯」、「吉」與「兇」、「福」與「禍」

在對與錯之外有片原野,我在那裡等你—魯米以人類有限的視角永遠無法理解什麼是宇宙整體運作,承認我們認定的趨吉避凶大多只為了讓自我舒服拓展吉凶定義,或超越它

觀點之一

「扯」「誇張」「偏鋒」這些形容詞隱含著價值判斷,表示我們認為這些被我們論斷的情況偏離了「常理」、「正規」、「中道」,但什麼是「常理」、「正規」、「中道」?我們認知中的「常理」、「正規」、「中道」就是絕對的「常理」、「正規」、「中道」嗎?願意誠實地對自己所有價值判斷標準逐一檢視的人,便具有改變信念框架、重塑命運的機會

療癒

療癒是由失衡恢復平衡的過程,令在物質世界受虛假信念制約,及細胞記憶的傷痛得以釋放,重新感知到與生俱來的內在智慧。

轉念

當了解心智系統的運作模式,「轉念」不再僅只於頭腦的「知道但做不到」,而是全然的相信。

如實

通往自由喜樂的唯一途徑是真實,我們需要學會分辨並排除虛妄不實的教導,真實本質將會自然地流露,與自然協同運作,無須平移到第n次元,我們已然創造如是實相。

趨樂避苦

痛苦是我們在地球的重要體驗之一,下一次遭遇痛苦,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多停留5秒鐘再逃,也許會有意料之外的收穫

靈性覺醒

靈性覺醒是什麼?它不該是部分人用以逃避痛苦或獲取欲求之物的工具,而是令我們得以安頓於世及體驗的覺知。

面子

華人社會特別重視的「面子」其實是束縛意識的枷鎖,我們不需要面子與虛榮帶來榮耀,我們即是榮耀本身。

抗拒

蛻變是每個生命的必經之路,看清心智結構的運作模式是如何誤導了真我,便能放下抗拒,迎接每個新的片刻。

正能量

真正的正能量不是評判,不是隔絕自己所不喜歡的,而是寬宏如實地接納一切體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