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能力:那些學校裡學不到卻讓你終身受益的底層能力

射手媽咪婷婷
·
·
IPFS
·
你心中認為的「軟能力」是什麼呢?作者強調品格很重要!
圖片來源:金石堂

你所能想像得到的非專業能力是什麼呢?我在閱讀這本書之前能想得到的是溝通能力、抗壓力、包容力、應變能力、判斷力,卻沒想過在《軟能力》這本書中把「品格」也一併涵蓋進來,作者在書中表示:「一個人只有注重品格的培養,才能成為可堪大用的人才。

其實一個人的專業能力高低與否都敵不過人品的重要,因為能力可以培養,但人品一旦形塑之後便很難改變,尤其在我們挑選合作對象的時候至關重要,即便無法在第一時間就得知其人品,但可以透過經歷一些事件來做觀察及驗證,倘若發現人品不佳,遠離是第一要務,千萬別因為情感因素而心軟,否則最後受害的絕對是自己。

既然人都無可避免地需要與人交往,那分辨誰值得來往便不能輕忽。除了人品之外,書中也提到思想狹隘和自以為是的人不僅容易對事物武斷地下結論,也很固執己見又難以容忍認知差異,而這種類型的人被作者歸類為「愚蠢」的類別。我們會發現與這樣的人很難進行有效溝通,因為彼此不在同一個水平上,認知根本猶如兩條平行線,所以無需浪費時間與這樣的人合作交流。

作者吳軍便在書中提到:「和愚蠢的人爭論,會被他們拉低水準,然後被他們在低水準爭論中豐富的經驗所打敗。

這一番話真的太精闢,也可以在許多網路上的筆戰過程中窺知一二,除非你很樂於享受與人爭辯的過程,否則直接遠離愚蠢之人是最省時省力的做法。

作者還特別分享如何辨識有哲理的故事和無用的雞湯文,其實雞湯文多半存在許多邏輯上的謬誤,也缺乏實際驗證的實力,說穿了只是一種拿來自圓其說或自欺欺人的方式。舉例來說,許多人鼓吹要「做自己」、「別管他人怎麼說」、「捍衛自己的權利」云云,但是卻故意對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避而不談,倘若有心去深究會發現當事人口中的「做自己」其實是一種自私,而「別管他人怎麼說」是一種不顧慮他人心情感受的藉口,至於「捍衛自己的權利」則是堅持想要拿取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所以很多貌似有道理的話語必須運用在適合的地方才算數,否則只是拿來推卸責任當成擋箭牌罷了!所以當我們在吸收新知的同時,也請務必要保有清醒的頭腦及明辨是非的能力。

這本書中分別針對交往力、洞察力、分辨力、職場力、行動力等五大能力及品格來分別做深入探討,期望能在資訊爆炸且人際網絡複雜的時代中提供一些思考方向及待人處事的積極態度。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射手媽咪婷婷射手座,全職媽咪/斜槓寫作者/新性感雜誌共同創辦人 喜愛音樂、電影,更熱愛閱讀,資訊焦慮症患者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3298701145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5d4b0ef1fd89780001fc7e91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射手媽咪婷婷之閱讀心得
100 篇作品
射手媽咪婷婷之育兒心得
7 篇作品
射手媽咪婷婷之閱讀心得2
6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