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nchi
Chunchi

活動資深企畫師、貓奴。每天早上必需喝完一杯手沖咖啡才算正式上工,喜好遊蕩在虛無的網路世界。因為養著一隻呆萌的橘子貓,從此在臉書上放貓的照片比自己還多。

《西線無戰事》,願天下往後無戰事

這年頭,談反戰是容易被潑糞的。這情景有如二戰前夕,舉凡愛國者、極端主義、流氓政客,無不喜歡用激情語言討好、煽動群眾,讓自己得到最大的利益。

還記得第一次看《西線無戰事》小說時,是我還在念大學時期,仍是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當時我對於戰爭電影的想像,是停留在《搶救雷恩大兵》這類型的電影,耽溺於浩大的戰爭場面和濃濃的愛國意識,甚至埋首研究各式軍武與軍種類型。

《搶救雷恩大兵》劇照

直到我看了這部德國作家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反戰小說,雖然小說中具有強烈的反戰意識,但是它的陳述既非指控、也非懺悔,而是冷冽的筆鋒將一幕幕戰爭現實烙印在你的腦海,如浪潮般襲來。

自此,我便鮮少觀看英雄主義式的戰爭電影,開始專注反戰電影。令我印象深刻的反戰電影不少,近年來《他們不再老去》、《1917》都是叫好叫座的經典。

《西線無戰事》劇照

回到《西線無戰事》這部電影,大體呈現原著小說的故事架構,僅在部分劇情有些許改編。既然作為戰爭電影,當然免不了殺戮場景,但真正具有力量的畫面,是導演精心設計帶有諷刺的多支線劇情安排,愚蠢的指揮官、天真的新兵、一心停戰的政客,彼此交疊出動人心弦的戲劇張力,不僅讓人感到不勝唏噓,以及發動戰爭的愚蠢至極。

《西線無戰事》劇照

近來社會對於反戰有一種膚淺的批評,認為我們作為「被壓迫」的一方,不應該在國內主張「反戰」,應該去向「壓迫者」抗議。這種似是而非的謬論,忽視了反戰(或避戰)本身包含備戰,反戰絕非等於投降主義,自然也反對強國對弱者的侵略。

其次,以「受害者」之姿鼓吹戰爭,甚至仇恨敵國的一切,這不就是二戰前納粹德國的戲碼?正因為相對弱小,更應該尋求不同方式壯大。在現實的國際關係裡,一味以受害者的語言只能博得短暫的同情,國際政治一切以國家利益為導向。

最近拜讀完李喜明將軍的《臺灣的勝算》著作,以多年戰略實務經驗闡述如何「避免戰爭」、「嚇阻戰爭」、「打贏戰爭」,內容扎實豐富,但願天下往後無戰事。

延伸閱讀:臺灣的勝算:以小制大的不對稱戰略,全臺灣人都應了解的整體防衛構想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