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m
silm

喜愛讀書,喜愛詩,更喜歡哪個? [大家不用困惑,我關注和拍手都是很隨性的,不用一定回拍,也不用一定回關。因為我是把追蹤作為一個個人閲讀器,不定期梳理,隨着自己的關注變化,關注再取關,取關又關注。所以不要困擾,都好,都好,大家一切都好。^_^]

茫茫

面對茫茫白地,往往讓人心生嘆息,而不知所以為。

《沉思錄》引用德謨克利特的話,說,一個人想要得到快樂,就要少做事。作者對此評價為,既然如此,何不更按照人之理性、宇宙之法則去做事,則所做事愈少,而不得不做之事,又確實為人生之必做,則其有益的地方,更加弘多。

上面所述為自己記憶大意,也可能有錯誤,但所記住的關鍵則不會錯,因為那正是自己記住這些話的緣由。

人生的煩惱,大概總是因為不該做的事,卻越做越多;不該想的想法,越想越不得解脫。

所以,做事、思考,往往都要先問上一句,這是應該如此的嗎?

而這樣做,也就是修身,也就是修行。

這里并不含有任何宗教上的意味,而是關于一個人的人生,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階段。

人總是在發現自己的煩惱以后,才突然會審度自己的生活。

十五有志,三十而立。這其中并不是說一個人的志向或是生活,而是說一個人因為有所知,便能夠有所求,而有所求所帶來的更多煩惱,又讓我們不得不審視反思,一點點地確定我之所以存在與存在的取舍。

所以,哲學要是進入研究,則不可避免成為一種精密復雜的思辨。但若是用于自己的生活,則無非是如吃穿住行之不得不然。

佛陀出家,是一種不得不如此的抉擇;而耶穌一定要行教犧牲,又何曾不是一種非得如此的覺醒呢?讀《古蘭經》最大的感受,就是這本書所說的,固然來自于猶太教、基督教的歷史,但其真正在思索的,卻仍是當日生活在阿拉伯社會中,正發生的一切人群故事。所以,在其中能看到的,不是讓我們僅僅去追求善,更不是說只信仰全知全能的真主,而是告訴我們,如何生活才是真理,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才是合乎神的旨意。

因此,《古蘭經》的很多戒條并不是一種懸置于理論上的條目,而是一種針對現實發生的種種不公而做出的宣判。

這一點又和佛教的戒律建立,頗有對照而觀的可能。

佛陀并不是要成立僧團,更不是要建立佛教,他只是在講述自己實證所知的道理,并且漸漸有了跟隨的學習者,于是人群聚集,則必然產生種種需要判定的事項。哪些是能促進學佛,哪些又是一種惡劣阻礙修道的行為,必須有所判定,這也就是戒律的存在必要性。因此,早起的戒律,往往不會是一種懲罰性,更多則是一種學習上的指導。對于佛陀來說,他并不是要強求其他人來相信學習,甚至對于不信者施以懲罰性的處置。而當時的大陸之上,也同樣存在著不同的修行者,各自有各自的學說。這大概也是佛陀為何要預言佛法消亡的緣故。

即使在佛還沒有進入涅槃的時候,就有他親近的人提婆達多,要另立旗幟。所以,佛陀所領悟的道理,只是諸多世間道理的一種,他將這些事情原原本本告訴給自己的弟子,但卻并不會因為這些言語,就認為自己是在說法。

他沒有說任何法。

這一點讓我很感震撼。

孔子到了他的晚年,有一種關于過去和未來的感悟,這種感悟已經超越了當初要拯救墜落的「道」那個階段。

失敗的是一種實際的可能,但所謂的成功,也并不在他所追求的未來。

這也是他為何會失去了夢,而失去了夢,又不是一種失落,或者對自己一生體認的否定。

我想,這一點或許就是為什么,一種宗教、一種學說,一個人的一生,可以失敗,卻失敗得更加有光芒的原因。

我的話比我更遲滯,但我所思想的,仍只是一只咬著自己尾巴的蛇,在那循環往復的生活里,我并不認為過去就是過去,而未來才是未來。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