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評論
有時評論

在寫字的路上走呀走(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 lochan1230@gmail.com

手作的質感;在地的轉譯《烏鴉怎麼了》

2017臺南藝術節 蝸牛心偶戲團
蝸牛心偶戲團《烏鴉怎麼了
蝸牛心偶戲團《烏鴉怎麼了》
演出:蝸牛心偶戲團
時間:2017.04.01 19:30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文 — — 羅倩

加拿大溫哥華雙人影偶劇團蝸牛心偶戲團(Mind of a Snail)的《烏鴉怎麼了》(Caws & Effect)在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同天演出兩場,是此節目在南部唯一的演出。【1】觀眾以親子居多,兩位表演者具有視覺藝術與肢體表演訓練,特別是小丑演出的學習背景,【2】因此從模仿烏鴉動作開場時,表演者透過模擬烏鴉的肢體與叫聲,和觀眾即時互動所帶來的親切感,也引起小朋友一連串的歡笑。五十分鐘的演出在扮演烏鴉與操作投影機之間交替,運用高架式投影機(現今幾乎已經淘汰不用的設備)來做即時投影,運用玻璃紙、透明片等各種彩繪的手作物件說故事。圍繞在烏鴉換巢、孵蛋、搬家與從蚯蚓獲得夢想種子所展開的故事。光影的投影、輕快的配樂與藝術家豐富的肢體語彙,兩位表演者運用兩台投影機做出了有如觀看動畫片一般的效果,將角色行動與背景畫面疊合在一起,層次豐富的場景,一直看著投影會忘記其實是現場操作出來的畫面呢。

開頭透過三顆鳥巢中蛋的孵化(現場即時用黑筆劃出蛋的裂痕),第一顆孵出了蝸牛,呼應其團名。第二顆孵出了小烏鴉,出現作品名Caws & Effect,英文的連接符號「」則往下掉成了蚯蚓再被烏鴉吃掉。最後烏鴉撿起的夢想種子放入鳥巢中,等待第三顆蛋的誕生,鳥的投影飛翔在劇場空間上頭,最後重新孵出了翱翔在天際的烏鴉。最讓人驚喜的,是呈現烏鴉飛翔在森林上空的主/客觀視角,將鳥的飛行與俯視的森林分別投影疊在同一個畫面,產生生動的立體效果;又或是大熊在城市垃圾桶翻找食物時,左邊投影呈現的是藝術家的手部特寫翻找垃圾桶食物的畫面,右邊現場的投影則是表現熊處在城市裡的環境空間。諸如此類等細部的展演,透過即時操縱光影的並置效果,影像與影像的疊合、人物與影像的疊合,以自製音樂的活潑節奏來推進故事,整體表達了藝術家手作的溫潤質感。

作為親子共賞的節目,表演者說話的時刻不多,大部分是透過聲響、喜劇的肢體來表達,投影過程中原本投影片上的英文字幕。配合臺南演出做了在地化的中文字幕,或許可以稱之為鴉言鴉語吧,如「一命嗚呼」、「雕蟲小技」、「蒞臨台南孵城」、「熊愛呷垃圾」、「BIRD R KING」、「超擠R的」、「鴉吧」(Crow BAR)、「鴉不絕口」、「待會見鴉」等等,透過國台語的混用,玩了大量的文字/語言遊戲,翻譯也貼近日常生活的語言,著實趣味無比。

故事以烏鴉世界比喻人類社會,水力發電破壞生態自然、烏鴉吃了許多都市所生產的各種混雜可食/不可食的食物最後死掉、貓頭鷹被電線竿電死、水力發電設備建設導致蚯蚓家淹水必須搬家等等,頗有鴉式寓言的童趣,不透過直接說教,而是透過烏鴉的視角表現出人類社會發展所造成的破壞與創作者關心自然環境的內在底蘊。

現場觀察,許多家長或許怕小朋友看不懂,會隨著演出解說演出內容,似乎深怕他們沒有能力理解演出。觀看的當下家長幫忙解說是否真的需要?或是留待演出完畢後再和孩子們討論呢?是否輕忽了透過劇場,可能更有機會展開他們豐富無限的想像力?

註釋

1、依節目單提供的訊息,在臺北國家劇院實驗劇場03.24–03.26共演出六場,在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04.01演出兩場,在臺東桂田喜來登九點國際劇場04.07–04.08演出兩場。

2、潔西卡.嘉貝兒(Jessica Gabriel)具有繪畫背景。克蘿伊.齊娜(Chloé Ziner)負責錄音與音效設計,兩人都曾經師從David Mac Murray-Smith學習Richard Pochinko小丑演出,克蘿伊.齊娜同時還跟David Diamond、Ruth Zaporah學習即興表演。以上資訊擷取與整理自演出手冊文宣。

2017首發於台南藝術節官網(當時連結已失效,本文為作者重刊)
本文圖片來源:2017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