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確幸與搞革命
昨天參加朋友辦的社畜小聚,聽到一個金句── 工作四年、剛貸款買下房子的首購族:「說什麼員工是公司最大的資產,我覺得公司才是我最大的資產!公司沒有我,明天還是繼續開;我沒有公司,明天不知道該怎麼辦,未來三十年都不知道怎麼辦⋯⋯」未來三十年啊(遠目)本來怕暴露我自由工作者的身分會被社...

關於說跟做
蹭熱度聊一下說跟做。工作到現在,愈來愈覺得說跟做是兩回事。以前會很想跟人辯論(或自己想搞清楚)怎樣做才對,最近才發現,話怎麼說都對,還是要看實際做什麼才見真章。比如電商66折賣書的事這兩天吵很兇(獨立書店臉書串聯 11日歇業對抗削價競爭)。
閱讀筆記2020-WEEK34:星野之宣《藍洞》的恐龍科幻
最近苦惱於找不到定期更新的部落格。也許創作能量和閱聽流量都跑到Youtube與Podcast了吧?畢竟這年代影音內容的點閱數遠大於文字,還不容易被盜版──有朋友文章被盜用到受不了,轉做Podcast保護創作──但做為閱聽者,有些時候還是很想讀文字。

閱讀筆記2020-WEEK33:戰後日本政壇「55年體制」
上周工作節奏一塌糊塗,連續堅持25周的閱讀筆記首度中斷,還好沒有發行訂閱,果然持續更新是關卡。不管做什麼,持續下去就會產生力量,大部分人都強調持續,但怎麼持續是個問題。說回上禮拜中斷更新的原因,是每周用來寫閱讀筆記的那一天,挪去寫書稿了。這又是因為原訂拿來寫書稿的日子,雖然文章沒...

閱讀筆記2020-WEEK31:危險的讀書
本周讀雜誌。編輯出身的我,把日本雜誌《BRUTUS》當成工作聖經,一輩子只要能編出一本《BRUTUS》應該就可以安心成佛。常常翻雜誌後只能嘆氣,就算拿來照抄也抄不出來,因為在企畫能力、工作方法、執行過程的每個環節都要完美配合,才能產生這麼精緻的內容。

閱讀筆記2020-WEEK30:失敗與放棄
本周到研華科技演講,談我的上一本書《上班,辭職,還是撐下去》。為何去演講不是談新書,而是談上一本呢?這個嘛,到企業內訓去講《離開公司,我過得還不錯》好像不太對,要是大家都離開公司怎麼辦…… 上個月認識年輕又有才華的編輯朋友,對方說:「我看了你的書就辭職了,開始自由工作。

閱讀筆記2020-WEEK29:幕末新選組
寧願忍住睡意,熬夜也想繼續看下去的小說,終於又出現了。本周讀司馬遼太郎《燃燒吧!劍》(燃えよう剣,後面用個人喜好把它稱為「燃燒之劍」),連續熬夜兩天導致睡眠不足,禮拜三在家狂睡補眠。是說我的書稿還處在七零八落的階段,結果熬夜不是寫稿是看小說,但我不會良心不安,因為書實在太好看啦。

閱讀筆記2020-WEEK28:少女偶像入門課
本周工作陷入低潮,書稿差不多完成一半,回頭看才發現整本書沒有主軸,一篇一篇談的都很零散,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說什麼。每周寫讀書筆記,結果看自己的書稿只想砍掉重練…… 冷靜冷靜,現在不是砍掉重練的時候,在作者之前我是編輯,曾號稱什麼稿子在我手上都能起死回生,編輯的我應該要出手拯救作者的我才行。

閱讀筆記2020-WEEK27:看漫畫學戀愛好嗎?
「愛情和麵包哪個重要?」從來不是問題。17歲時就想通,權力、財富、地位都是憑個人本事就能得到的東西,太簡單了,但愛情不同,無論再怎麼努力,沒有另一個人也喜歡你,就無法成立,所以,當然愛情重要。多少人站上頂端後遺憾沒人在身旁,但有人感傷過我的愛情太完美,可惜缺乏權力嗎?

閱讀筆記2020-WEEK26:關於跑步,松浦和村上的不同是……
本周讀兩本跑步書,松浦彌太郎《只要我能跑,沒什麼不能解決的》,村上春樹《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對照兩個作者的書,我好像終於能體會他們開始跑步、持續跑步的原因,是想為人生設定一條固定的「軸」,讓其他事情圍繞這條軸旋轉,重新打造生活模式。

閱讀筆記2020-WEEK25:旅行的意義
本周讀了兩本旅遊文學,都是女子旅行,而且不是一個人旅行。第一本是香港女孩夏雪、吳沚默合寫的《布拉格廣場沒有許願池》,第二本是日本作家酒井順子的《緩緩前行,女子鐵道》。兩本旅遊文學的風格不太一樣,兩種旅行的意義也讓我有不同收穫。香港作者的文字很女生、旅途讓她們成長,我很喜歡刻劃少女...

閱讀筆記2020-WEEK24:素人之亂
標題好像也可以諧音叫做「素人知亂」:正因為是什麼都不懂的素人,才能盡情來亂。本周讀2012年的舊書《素人之亂》,看完之後,作者松本哉的另一本《大笨蛋造反指南》已排進書單。《素人之亂》以及年收90萬日圓、周休五日生活的《才不是魯蛇》,果然是我的貧窮聖經。

閱讀筆記2020-WEEK23:麥蒂為何而跑
本周想寫兩本書,以及遇到這兩本書的緣份。一本是討論美國頂尖大學運動員為何自殺的《麥蒂為何而跑》,一本是20世紀最孤獨、神祕的素人藝術家傳記《亨利.達格,被遺棄的天才,及其碎片》。《麥蒂為何而跑》與《亨利.達格,被遺棄的天才,及其碎片》《麥蒂為何而跑》原本是一篇報導,由推廣女性運動...

閱讀筆記2020-WEEK22:孔子大歷史
本周讀了《孔子大歷史》,先說結論:大推。在WEEK15看到「故事」網站這篇書摘就立刻買了書,排了兩個月的隊,終於開始看,看了一發不可收拾,故事太有趣,害我每天晚上延後半小時睡,最近精神不濟啊。本周讀《孔子大歷史》和《亨利.達格:被遺棄的天才,及其碎片》《孔子大歷史》作者李碩是中國...

閱讀筆記2020-WEEK21:敦南誠品
本周參加了陳又津的新書對談,聊她的散文集《我媽的寶就是我》,閱讀筆記就來寫陳又津的書吧。陳又津1985年生,三重人,寫小說、散文,曾經在台灣頂尖的周刊寫人物報導,現在專職寫作。她出第一本書我就被圈粉了,之後每本書我都有,還在自己的新書分享會說大家不買我的書沒關係,但是要買她的(出版社表示……)。

閱讀筆記2020-WEEK20:瑣碎歸納「阿姨學」
本周繼續讀被稱為「阿姨學」的劉仲敬作品。在WEEK17記錄了最容易入門的《中國窪地》,之後看了《經與史》和《遠東的線索》,幾本書前後對照、互相參考,終於有辦法做出一點歸納。以下是個人消化後的看法,不負責正確性。劉仲敬因為反對大一統史觀,跟中國網友論戰時曾自稱「阿姨」,所以後來他的論點被稱為「阿姨學」。

閱讀筆記2020-WEEK19:寫不出來就看書
還在上班時,有一次明明已到截稿日,用盡方法卻無法下筆,心情煩到不行,為了逃避現實,跑到書櫃拿了無關的書,在臉書發了篇「寫不出來的時候,就去看書吧」的廢文,一個人躲進會議室看書。那天就認真看了一本書,一個字都沒寫,當時看的書已經不記得,後來文章怎麼生出來的也忘了(逃避雖然可恥但是有用?

閱讀筆記2020-WEEK18:上班族愛看書
本周讀兩本商業書,學習如何做簡報的《PowerPoint必勝簡報154大原則》和學習打造團隊當主管的《Google如何打造世界最棒的團隊》。兩本都是日系工作術,前者作者是日本人,先在外資企業負責情報與戰略分析,後獨立成為諮詢顧問,因為簡報課太火紅所以出書;後者作者是波蘭人,但定居...

閱讀筆記2020-WEEK17:中國窪地
終於開始認真讀劉仲敬「阿姨學」。本周買了四本新書,劉仲敬的《經與史》《中國窪地》《遠東的線索》和李碩的《孔子大歷史》。今年開始記錄自己讀了哪些書,才發現我多喜歡歷史。今年到目前看的書,也就昭和史、流行服裝史、藏書史、觀星史這些主題,買雜誌最喜歡「某某幾周年」的回顧專題,看什麼都是歷史軸線。

閱讀筆記2020-WEEK16:尾道小書店「紙片」
本周偷懶沒看書,在趕書稿和老遊戲「柏德之門2」中度過,回頭才警醒,一本書都沒翻開,閱讀筆記沒辦法寫讀書,就寫買書吧!《不要讓我餓肚子比較好》和《全新的無職》是在尾道買的。去年底在這個電影和文學之城住了兩個月,感受瀨戶內海的夕陽和千光寺的山坡小徑,天空晴朗時從山頂可以看見四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