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 Martin
Alan Martin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 于天上看见深渊 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 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一个对极权主义社会的解剖:读《经济人的末日》

民众完全可以一边憎恨这个政权一边狂热地支持它

围观上世纪30年代的历史时,可能会有人认为法西斯的崛起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因为有希特勒,所以有纳粹;因为有墨索里尼,所以有意大利法西斯。也有人认为法西斯的崛起是当时西方的经济危机导致的(特别是美国大萧条)。但在1933年动笔,1939年出版的《经济人的末日》中,彼得·德鲁克认为,法西斯,特别是纳粹的崛起是一个深刻的思想和理念的变迁:它预示着经济人社会的终结。

 

“经济人”这个概念是由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学家的著作中经常出现一个唯利是图的“经济人”形象。但经济学家塑造这样的形象通常都是为了说明:这样的“经济人”看上去道德低下,实际上却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为他们要追求利润,所以会想尽一切办法提升效率,积累财富。而与他们竞争的其他经济人为了得到利润,就会想尽办法将效率提升至更高,而只有这样不断竞争,整个社会的财富总量和聪明创造才能增加,社会上每一个人的生活才能因此受益。

看上去,“经济人社会”是一个合理的发展方向。但德鲁克指出:“经济人”主导的社会已经崩溃了。人们追求经济利益,就像文艺复兴时期追求知性、宗教时代追求个人灵性一样,都不是为了追求这些事物本身,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值得追求。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讲:个人追求经济利益、知性和灵性其实是为了让生活更加平等,每个人都能活得更有价值和尊严。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这样的价值,它们黏合了整个社会的不同阶层,使其不至于四分五裂,互相攻战。经济人社会也是如此,经济学家主张追求经济利益的潜台词是:当每个人都去追求经济利益时,每个人都能在经济社会中获得按照自己的聪明与勤劳所应得到的份额,不会有国王和教会不合理地剥削和压迫,每个人的价值都由自己来决定,这也就实现了某种形式的社会公平。

但事实是,当经济原则创造出新的经济社会时,人们并没有找到更多的个人价值和平等,经济的进步也无法消除贫富分化、歧视和压榨,还有最可怕的:失业。“经济人的末日”指的不是“经济人”这个概念本身已经消亡,而是它已经不具备能黏合整个社会的能力。被经济社会深深伤害了的那些人不再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的期望寄托在这个概念上。

按道理来说,当某种旧的社会价值解体时,就会有新的社会价值取而代之,形成新的社会。但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在彼得·德鲁克看来,经济人社会崩溃之后,整个欧洲找到的经济人秩序的替代品是社会主义。然而社会主义在列宁宣布实行新经济原则时也已经崩溃了。一时间,整个欧洲找不到更新更好的价值来形成一个新的社会。

这个时候,法西斯粉墨登场了。

 

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在1933年就已经看到了极权主义社会的诸多特征,即使在今天,我们依然能从一些极权主义社会中找到这些特征。而且彼得·德鲁克的野心不仅限于描绘极权主义的社会,而在于分析极权主义社会的根基在什么地方。

对于极权主义社会,德鲁克的观察有所不同。他不认为残忍和杀戮是极权主义独有的特点。也不认为它们的特征在于践踏法律。这些特征在之前的革命与战争中都发生过了。认为只有极权主义社会才有这些特征,作为对极权主义的道德义愤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不符合事实,还会干扰人们对于极权社会危险性的认知。

在德鲁克看来,作为一种思想的法西斯极权主义有以下三个特征:

1:法西斯主义没有任何积极的意识形态,只是一味驳斥、打击和否定所有传统的思想与意识形态。

2:法西斯主义不仅驳斥一切旧思想,也否定先前所有政治与社会制度建立的基本原则,包括社会与政治制度的正当性,以及依据该制度建立的管理机构作为增进人民福祉唯一方式的正当性。

3:群众加入法西斯主义,并不是因为他们相信它要成为一种积极信条的承诺,而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这类承诺。

 

这三个特征以及背后的特征,完美地解释了极权主义社会的诸多怪象。

比如,为什么所有极权社会的领袖尽管劣迹斑斑,却依然能得到大批民众发自内心的崇敬?

为什么所有的极权主义社会都排斥科学、高效管理原则,都会想尽办法对社会内部的知识分子、宗教人士和企业主加以打击?

为什么所有的极权主义社会都崇敬军队,甚至会按照军队的组织体系对社会加以整肃,甚至要将其转变成完全的战时经济?

为什么所有的极权主义社会都缺乏自由?

为什么极权主义社会之间尽管意识形态千差万别乃至完全水火不容,但却会签订盟约?

……

这背后的理由依然是:经济人秩序的崩溃。人们渴望找到一个新的非经济社会但又找不到。

所以,民众会选择一个满口谎话的政权,因为其他政权都是以经济原则为原则的,他们不想要。纳粹虽然满口谎言,但它是为数不多地不以经济地位来决定个人价值的政权。

所以,极权主义社会一定会打击所有不将个人价值建立在经济利益上的群体,如知识分子和宗教人士。

所以,极权主义社会一定会转变成战时经济,因为战时经济是唯一一种不依靠个人对经济做出的贡献来决定其价值的体系

所以,极权主义社会一定会试图将组织本身作为社会的最高目标,它一定会将其他任何组织赶尽杀绝,这与这些组织是好是坏没有关系,因为极权主义社会无法建立起一个合理的社会秩序,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组织本身就变成了最崇高且唯一的目的,其他的组织只要存在,就对政权构成最大的威胁。

……

在这本书中,德鲁克以群众的绝望为轴线,引申出一系列极权主义社会的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为依据分析极权主义社会的种种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的动向,结果准确得惊人。例如德鲁克在1933年动笔时就预言了斯大林和希特勒会结盟并瓜分波兰。还有对极权主义社会时常缔造的”经济奇迹“的分析,都令我印象深刻,我时常拿这本书提到的案例和现下的中国对比,常有收获。

但我对于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还是在于德鲁克对极权主义社会民众心态的描绘,这种心态我自己也经常遇到。

例如,当人们在批判中国社会什么地方不好的时候,极有可能遭到的“反驳”是:“美国/欧洲/日本也有……,你压根看不见这些却来批评中国!汉奸!“这还是相对严肃的,另一种比较玩世不恭的回应是“对对对”和一阵嬉笑,或者直接向相关管理部门举报有恨国行为……这些人当中有不少人学历和智商都并不低,但他们却在如此简单的一个事实判断问题(如果中国没有这些问题,切实指出不就好了?)上采取如此不理性的做法。曾经令我困惑许久。

很多对中国失望者会将这一切简化成“民粹主义高涨”,但德鲁克认为,这背后的原因是群众深沉的绝望所导致的虚无主义。在极权主义社会的民众眼里,自己社会的政党是一个谎话连篇的流氓,但外部的世界也并没有那么好。而他们做的仅仅是用后者来麻醉前者带来的伤痛。

以中国为例,就算你能说服某位愿与你交流的现政权支持者,让他认同”现在中国某个方面很糟糕,而且多半跟政府的做法有关系“,他也会马上将重点切换到外国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敌意上,强调所谓“亡我之心不死”(尽管他可能十分认同中国对外国展现敌意的做法)。或者马上切换到中外的对比,他一定、一定、一定要指出欧美或者日本在某个方面的混乱与灾难,哪怕在这个方面欧美日本实际上比中国做得好也没关系,只要欧美日本有问题,就可以证明中国在这方面烂得并不孤独。(注)

(注:甚至于说,哪怕欧美其实没什么问题,也可以硬说他们就是有问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西方社会“政治正确”无限狂热的攻击。西方社会多元化了一点又能怎么样呢?西方的影视剧里多点黑人主演又能怎么样呢?中国人又不买票去看,但却表现得像是受了天大的伤害。

背后的机理在于:极权主义社会需要一个恶魔。这个恶魔在中国表现为“亡我之心不死”。欧美社会传统的种族歧视正好构成了恶魔的“罪证”。而政治正确对于各族群机会均等的诉求恰恰说明了所谓“亡我之心不死”、“所有的西方人在骨子里都看不起中国人”的说法纯属捏造。本来种族歧视的欧美在中国当了那么久的恶魔,这会儿突然要“改过自新”,极权主义社会就失去了这个恶魔。另外找一个新的恶魔倒也不难,然而“恶魔也可能改过迁善”这件事本身就对极权主义社会构成威胁。所以中国一定要说欧美的政治正确是表面功夫,内里藏有更大的歧视,甚至不惜动用本身就极富种族主义色彩的言辞,只为了批驳他们心中想要洗白自身的恶魔。例如王毅就曾经对日本说,不管日本人有多想融入欧美社会,他们始终长着亚洲人的脸,不可能变成欧美人。)

极权主义社会的民众对“对手”错误的需求高过对自己正确的需求。这种智力上的自残来自于精神上的绝望:他们无法证明自己比别人好,只能反其道而行,证明别人和自己一样糟。而他们之所以绝望,是因为他们受到了伤害。中国经济发展的高度不平衡导致永远有大量的年轻人有强烈的挫败和虚无感,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将自身融入到一个秩序中才能获得价值感。至于这种秩序本身是否正确,是否有价值,根本是无关紧要的。消解你问题的人比你还清楚你是对的,但在不理解其中的绝望心态时,说再多都只是鸡同鸭讲,不绝望的人无法理解绝望的人。

而不绝望的人会产生一种奇妙的误解,总觉得极权主义社会一定会被民众推翻。他们凭借自己的理性认为:一个不具备合法性、残酷暴虐、满口谎言的政府一定不能为民众所容忍,到达一定限度后民众就会起来反抗。但这种说法在德鲁克看来是不能完全成立的。德鲁克指出:极权主义社会的民众完全可以憎恨这个政权的同时狂热地维护这个政权,这里面的奥妙恐怕不能用受虐狂或者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来解释,依然还是要回归到民众的绝望。极权主义社会的民众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什么值得为之献身的价值和秩序。无论外部的人怎么告诉他:民主社会是好的,应该反对极权社会。他也依然会认为:so what?极权主义社会是不好,希特勒就是一个满口谎话的疯子,那又怎么样?英国就很好吗?法国就是天堂吗?美国在参与国际政治的时候不也一副老谋深算的阴谋家模样,时时刻刻拿着刀子想从德国人身上割肉来吃吗?既然大家都一样烂,那我为什么要冒着灰飞烟灭的危险去建立一个其实好不到哪里去的社会?我还不如一边去辱骂希特勒(虽然只能在心里),一边苟活下去呢。

 

但我们也不用因为“极权主义不一定会被民众推翻”而感到绝望。

德鲁克的理论建立在民众的绝望上,极权主义政体全部的身家性命都在这上面,所以这也成为了他们的命门:群众绝望催生极权主义社会,万一群众哪一天不再绝望了呢?

群众不再绝望,意味着极权主义赖以生存的所有社会基础都会在一瞬间烟消云散。极权主义社会的来势汹汹和销声匿迹都是惊人地迅猛,纳粹德国在战争失败被各国接管之后,西德马上变成了繁荣和民主的社会,这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而这个例子在德鲁克写这本书时还不存在。

 

这一点也可以用来预测接下来世界上现存的极权主义政体会怎么做:

他们一定会努力提升群众的不安全感(哪怕这个过程满口谎话);

努力破坏国内的经济;

努力塑造肃杀恐怖的气氛;

努力将全国改造成战时体制,摆脱对国际贸易的依赖,追求自成一统;

努力打击国内的所有非政府组织、学者、宗教人士;

努力塑造一个无法理解也无法谈判的恐怖敌人(多半就是美国了)……

但,希望还是存在的。

因为德鲁克的分析,给了我很大的希望。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