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
JC

老大哥看著你。

AI的「覺醒」:一個自由世界的黑色幽默

探討了AI的偏見問題,諷刺地描述了無論是自由世界的「過度覺醒」還是極權主義的言論控制,AI都只是反映出人類自身的極端意識形態。文章指出,無論是Meta的楊立昆教授還是馬斯克推出的Grok,他們都揭示了一個事實:AI的行為和偏見反映了其創造者和訓練資料的偏見。最終,作者呼籲我們反思,真正需要「覺醒」的或許不是AI,而是我們自己,因為AI只是我們思想和偏見的延伸。
AI覺醒文化,概念圖1

在這個人人都在爭論AI應該多「覺醒」的時代,我們首先要感謝Meta的楊立昆教授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創造一個沒有偏見的AI,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夢想。就像要求鯊魚成為素食主義者一樣荒謬。當然,對於那些堅信技術能夠拯救世界的樂觀主義者來說,這可能就像是個冷水澆頭。但說實話,楊教授的這番話,不就像是在告訴我們:「親愛的,AI也是會有情緒的。」

從Grok的「反覺醒」到ChatGPT的優雅談吐,我們已經看到了AI的多重面貌。這就像是一場極端思潮的時裝秀,一邊是走極左路線的「覺醒」超模,一邊是走極右的「反覺醒」硬漢。不過,不論他們怎麼裝扮,他們的內心都是由同一套算法所驅動的。這不就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戲劇,觀眾卻忘了質疑劇本的真實性?

Jordan Peterson教授在測試Grok時,發現即使Grok嘴巴不饒人,它與ChatGPT的本質其實相差無幾。這就像是告訴我們:不管你信仰哪個政治教派,你的AI依舊只是另一個穿著不同外衣的演員。這不免讓人想到那些喜歡在社交媒體上裝扮成不同角色的網紅,不管裝扮成什麼,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獲取點擊和關注。

AI覺醒文化,概念圖2

然而,在這一切幽默背後,卻隱藏著一個嚴肅的議題:極端意識形態對我們社會的影響。無論是AI的「過度覺醒」還是「跟黨走」的極權路線,這些都反映出人類極端意識形態的問題。就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社會的真實面貌。我們對AI的期望和恐懼,其實正是我們對自己的期望和恐懼。

所以,當我們在討論AI應該多「覺醒」,或者應該被哪些公司控制時,或許我們應該先問一個更根本的問題:我們真的了解自己嗎?畢竟,就像所有的科技一樣,AI不過是人類思想和偏見的一個延伸。或許,真正需要「覺醒」的,不是我們的機器人,而是我們自己。

在這個充斥著反常識、反理性和反智現象的世界裡,也許我們應該感謝AI給了我們一面鏡子,讓我們能夠更清楚地看見自己。畢竟,如果連我們自己都無法理解,我們又怎麼指望一堆由代碼構成的AI能做到呢?

立昆教授說的開源AI也許是一條出路,避免被幾個「覺醒」大科技公司壟斷。但某些東方極權大國也可能借開源AI「彎道超車」,從而更好地「全面管治」,進一步加強已經「由治及興」的數字極權。

Reference:https://www.techbang.com/posts/113821-meta-chief-scientist-yang-likun-ai-without-bias-is-absolutely


覺醒文化(Woke Culture)原本指的是對社會不公和歧視議題的認識和敏感。這個詞語最初在非裔美國人社區中流行,用以描述對種族不平等問題的覺察。近年來,它的涵義已經擴展到包括對性別、性取向、階級和其他形式的社會不平等的意識。

然而,「覺醒文化」這個詞也時常被批評和挪用,有時用來指代過於激進或表面的政治正確性,甚至被用作負面標籤,來批評那些被認為過於關注身份政治的人或行為。這種用法通常與對話、辯論的封閉態度和極端的政治立場相關聯。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