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成就三十二法
菩薩成就三十二法
《佛說摩訶衍寶嚴經》:菩薩摩訶薩成就三十二法,得稱菩薩
1.至心饒益眾生。2.欲逮薩芸若智。3.自謙不毀他智。4.不慢一切眾生。5.信心一切眾生。6.愛念一切眾生。7.至竟慈愍眾生。8.等心怨親。9.眾生求於泥洹益以無量福。10.見眾生歡喜與語。11.已許無悔。12.大悲普遍一切眾生。13.求法多聞無厭。14.己之所犯知以為過。15.見他所犯諫而不怒。16.修行一切威儀禮節。17.施不望報。18.忍辱無礙。19.精進求一切善根。20.修習禪定出過無色。21.以權攝慧。22.四恩攝權。23.有戒無戒等以慈心。24.至心聞法。25.專止山澤。26.不樂世榮。27.不樂小乘樂大乘功德。28.遠惡知識親善知識。29.成就四梵居止。30.依猗智慧。31.眾生有行無行終不捨離。32.所說無二敬重真言,菩薩之心最為在前。
《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不但名字為菩薩也,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略說成就三十二法,名為菩薩。何謂三十二法?
1常為眾生深求安樂。2皆令得住一切智中。3心不憎惡他人智慧。4破壞憍慢深樂佛道。5愛敬無虛親厚究竟。6於怨親中其心同等至於涅槃。7言常含笑先意問訊。8所為事業終不中息。9普為眾生等行大悲。10心無疲倦多聞無厭。11自求己過不說他短。12以菩提心行諸威儀。13 所行惠施不求其報。14不依生處而行持戒。15諸眾生中行無礙忍。16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17離生無色而起禪定。18 行方便慧。19 應四攝法。20善惡眾生慈心無畏。21一心聽法心住遠離。22心不樂著世間眾事。23不貪小乘。24 於大乘中常見大利。25 離惡知識。26親近善友。27成四梵行。28遊戲五通。29常依真智。30 於諸眾生邪行正行俱不捨棄。31言常決定貴真實法。32 一切所作菩提為首。
《攝大乘論》卷上 : 菩薩成就三十二法故,名為菩薩, 助益樂深心故。
1.於一切眾生令入一切智智,稱己智滅慢故;2.淳厚深心故;3.不作恩愛,怨及非怨等心故,永親故,盡至涅槃;4.美言悅目先應故;5.不斷彼心故;6.所許之事不休息,不疲倦意故;7.聞義無厭足故;8.自過見患故;9.見他作過不說故;10.一切威儀行菩薩心業故;11.布施中不求報故;12.一切有道處不著修戒故;13.不瞋一切眾生忍故;14.聚集一切善根法以精進故;15.離無色界禪故;16.順方便智故;17.四攝法所攝方便故;18.破戒持戒不二心故;19.勤劬聞妙法故;20.樂住阿蘭若故;21.不樂世間種種事故;22.不希樂小乘故;23.於大乘見大利益故;24.遠離惡知識故;25.親近善知識故;26.淨四梵行故;27.五神通遊戲故;28.依智故;29.住有行不住有行眾生不捨故;30.一向定言故;31.重實語故;32.菩薩心為首故。
如是等句,初句中差別應知,助樂深心故,於一切眾生此助樂深心故。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