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律師,中大社會系畢業,努力捍衞說真話、尊重人權的核心價值;追求落地的基督教信仰;熱愛行山。
中大學生會會歌
前幾天颱風來襲之前,街上的風已經很大,我剛巧與一位中大後學一起上法庭,忽然想起中文大學學生會會歌有一段是「迎著風,對著
浪」,正配合情景。但後學沒有共鳴,因為他們那個年代已經不唱學生會會歌了。真是可惜。
關於中文大學學生會宣佈解散,周保松校友撰文指出,學生會只是停止運作,法律上並未解散。我相信,周保松校友並無意怪責學生代表不跟章程行事,他只想說,如果日後機會來到,學生會是隨時可以重生的,無須重新成立。
如果學生會重生,大家也可一起再唱學生會會歌。現在,且讓我們重溫會歌的歌詞,懷緬從前的種種事情。
首先,會歌的陳義,是「大中華膠」的,其潛台詞是,中大是中國人的大學,所以一開始就説,「開了山,闢了地⋯承擔著整個民族的光輝」。中大當年成立時,定位一直有爭議,學校的英文名稱是Chinese University,真是可圈可點,究竟是指為中國而立、中國人的大學?還是只是以中文為主要教學語言的大學?中文名稱最後選定為中文大學,應該是殖民地政府當時的決定,但參與成立中大的學者,大概認為中大應該是中國人的大學,而這想法也在學生會會歌上反映出來,即中大學生及學生會應秉持「愛中國」的精神。想不到,現在要消滅學生會的,竟然是那些自稱為愛國的人。
會歌鼓勵擔當精神,希望學生承擔社會責任,能夠「迎著風,對著浪」,「做替大眾鋪路的橋樑」。所以,中大學生會從成立開始,都不是遺世獨立,而是十分關注社會發生的事情, 但到了今日,關注就成為咒詛,多名中大學生在這一兩年被指是「黑暴份子」,而迎接他們的是牢獄。
會歌的氛圍也是溫暖的,描述大學就是一個大家庭:「後五湖四海聚守在一堂,我們懂得了友愛的真義。」大家都是「兄弟們,姊妹們,兄弟姊妹們」。回想當年初進中大時,同學來自不同中學,不同地區,成長背景及想法均不一樣,確是來自五湖四海,但相處下來,不少都變成兄弟姊妹,至今仍維持很好的聯繫。
最後,會歌對未來是超級樂觀的,所以結束的歌詞是:「讓我們大家為美好的將來⋯齊歡唱。」也難怪,在1971年中大學生會成立時,大學生的前途是光明的,而社會也是一天比一天進步,不單經濟民生改善,政治也日漸開放。誰會想到,國安法生效後這一年多的變化,而中大學生會更要宣布解散。
我願意獻絀,頌唱一遍會歌,以為記。
註:會歌是由作曲家黃永熙譜曲,翻譯家林以亮譜詞。
開了山 闢了地 我們的神聖工作是拓荒
承擔著整個民族的光輝
我們還要不停地 我們還要不停地光大和發揚
迎著風 對著浪 在學問的大海中向前航
吸收新知識心胸要開放
我們要做 我們要做
我們要做替大眾鋪路的橋樑
有信心 有理想 從五湖四海聚首在一堂
我們懂得了友愛的真意
兄弟們 姊妹們 兄弟們 姊妹們 兄弟姊妹們
讓我們大家為美好的將來 為美好的將來
為美好的將來齊歡唱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or like, so I know you are with m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