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心友

@gigilambo

《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新版)

作者問了一些我從沒想過的問題︰玉米為何這樣便宜?本來吃草、腸胃也只適合吃草的牛要被逼吃粟米?家畜為何由在農場養大,變成在環境惡劣的大型飼育場中成長?

《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

劇集的八十年代元素令人津津樂道,簡直命中紅心,令成長於七、八十年代的人難以抗拒。誰不想回到那個美好的時代呢?

那個浪漫詩人還在嗎?

我最好奇的是,你為什麼不再寫詩?

ViuTV的親子劇︰《反起跑線聯盟》

不過這就是這套劇的特色,《反起跑線聯盟》不是一套探討社會問題的實況劇,而是一套親子劇,創作人好像想讓大人小孩都看得開心舒服,因此一切沉重的問題都輕輕帶過。在我向朋友推薦此劇時,有三位身為人母的朋友都說不敢看,因為怕被批判,或怕回想起自己對子女做過的過份行為。

陳浩基《山羊獰笑的刹那》

最恐怖的不是撞鬼的部份,因為大部份時間主角都有伴同行,大家一起面對。最恐怖的,是那七大怪談;發生在房間、廁所、電梯、走廊那幾個怪談尤其令我不寒而慄。

層次豐富的《網內人》(陳浩基)

而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就是像交響樂般,不同篇章給人帶來不同感覺。例如從「查案」轉為「復仇」,就像來到下一個樂章。

《創造安娜》(Inventing Anna)(Neflix)

Anna像照妖鏡般照出其他人的黑暗面或缺憾,每個人都因為不同原因被她騙倒︰有崇拜她的,有滿足自己虛榮心的(跟著她可以出入最豪華的場所玩樂)、有利用她擴闊人脈的,有希望在她身上投資成功的,有想要一個mantee(或徒弟)以滿足自己的。

《犬山記》(The Power of the Dog)

我覺得這套戲像一部文學作品,拍得含蓄,有很多要觀眾自行解讀的地方,我覺得很好玩,就像上文學課一樣。

令我成為陳浩基粉絲的《13.67》

雖然香港警察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形象已一落千丈,但見到作者重申警察應該秉持什麼信念,怎樣處事才叫做對得住天地良心的時候,我還是覺得感動。他還記得這些價值,總好過沒人記起、無人提及,一切隨風而逝。

遲來的《IT狗》觀後感

可能看得太多政治正確的戲劇,這種百無禁忌令我驚喜。而且劇集對大部份角色都嘲諷一番,很公平。

《午夜彌撒》(Midnight Mass)(Netflix)

劇集的其中一個訊息,是信教的不一定是好人,不信的人或相信其他宗教(被基督教稱為異教徒的人)也可捨己為人,展現人性的光輝。幾個角色的大愛令人感動。Mike可能想告訴觀眾,無論你信與不信,也應該活好自己,愛身邊的人,做正確的事。

《旅行與讀書》(詹宏志)

說是「旅行與讀書」,其實這本書叫「旅行與美食」更為貼切,因為書中對飲食的描寫更為突出......

愛上煮食的契機︰加拿大高中的烹飪課

那麼,上完兩個學期精彩的烹飪課後,我的手藝有沒有進步呢?答案是沒有。

《沼澤女孩》裡的南方菜

因為對南方菜很好奇,於是看《沼澤女孩》時,特別留意奇雅吃的食物。她家境貧困,因此吃的是最簡單的菜式,如燉腰豆、玉米麵包、玉米粥和比司吉。不過有一次她隨父親到鎮上吃大餐,那餐就比較吸引......

讓人看得心疼的成長故事︰《沼澤女孩》

她細膩的筆觸帶讀者進入奇雅的內心世界,讓我們感受到她的孤獨、恐懼、憤怒和對愛的渴望。我相信沒有讀者不會同情這個女孩。她的成長經歷令人心疼,令我差點不忍心看下去。

文化差異造成的悲劇︰《不白之冤》(文善)

我想將這本書列入「不要先看任何介紹,揭開來看就好」系列,因為裡頭有不少驚喜—從內容、寫作形式到書籍設計。雖然我看的是電子書,不過這本書的設計很有心思,值得入手實體版。

推薦給怕讀歷史書的朋友︰《童話裡隱藏的世界史》

我邊讀邊想,為何我看那些童話故事時沒有問過作者問的問題?我欣賞她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就是因為她邊看邊提出疑問,才有這本書的出現。

That's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