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木
五更木

先連結感受,再經歷自我對話中,將其投射串接。

瘋狂與矛盾後,如是說(8)

老賴:「是,雖然這麼說有點跳躍,不過依照不同雜誌或機構調查目前這樣低薪高物價環境,青年人或壯年人不願意結婚生子的回答,對我而言,都不過是冰山一角的表徵性答案而已,潛藏在其之下百分之九十的冰山都沒辦法浮出檯面,那都是疊床架屋、快速變遷下爆炸性增長的問題,當然還有前面世代一直遺留下來的老毛病,好的壞的都像漩渦一般將個體的人生吸擰牽扯進入,無法掙脫。」

老賴:「你能夠看到台灣的出生率下降和死亡率上升已經出現了交叉,意味著之後的總人口數會逐年遞減,與此同時,已經屬於高齡化社會的台灣推估會在2025年左右就變成超高齡化社會。這樣無法注入新血活絡的情況已經直接預示了未來成為中間分子的青壯年人負擔只會更大、壓力更大,更沒有心力去擇偶、育子,然後產生一個負向的死亡螺旋。」

小皮:「聽到這裡我已經完全無法想像,那些制度、口號、政策能為我這個要進入社會的新鮮人帶來什麼保障了...」

老賴:「我只能說,原本是個資訊不那麼流通,貨幣政策保守的時代,人人都窮,都需要努力才能完成人生大事,所以呈現出來的會是活化的社會機能;但是,當資訊非常發達,貨幣政策像海浪一樣潮起潮落迅速變化,那會使的還是窮著,需要努力工作的人,卻已經不再相信努力可以改善處境,在所有能得到的資訊、預見的情況都是悲觀的時候,就會變成沒有活力的社會機能,躺平是一種無奈,消極的抵抗,更是看不見未來可能性的退縮行為。」

老賴:「而這其實就是經濟運作的基本型態,當所有人預期未來都是好的,那就會更努力的獲取成果;當所有人預期未來是壞的,就會採取保守的策略。但是已經累積資本的人,跟才剛要開始打平開銷的人,是沒辦法相提並論的,後者並沒有本錢做任何的保守策略,但積極也可能會讓其承擔更多不可迴避的風險。最可笑的是,自然界中雖然殘酷,但生命汰換使得生態生生不息;人類構築的社會規則剛好顛倒了,最有活力、活性的人一無所有且難以改善條件;步入高齡的人、尚未退休的人也永遠覺得自己的資產不多,不足以支付以後的生活。而這樣環環相扣的問題,已經不是一個職位、一個政策、乃至於一個國家計畫可以一蹴可幾地做出大幅度的改善,喚回年輕人、青壯年人對未來社會的信心,讓社會再次活化。」

小皮:「天啊...但是每年的經濟數據不是都不錯嗎?是因為這兩年疫情的關係才衰退的不是嗎?就那些GDP阿,人均所得什麼的」

老賴:「這裡就先不談論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 數據已經跟實體經濟,或說廣大基層家庭的生活條件有多大的落差了。我只能說,無論疫情有沒有出現,那些所描述的潛在問題還是依然存在,僅僅是因為疫情將其點破,讓問題在此刻浮出檯面。如果在經濟還不錯的時期,這些事是完全不會被關注、重視的,如果問題無法快速地使廣大的基數被影響,那最終都只會被歸咎於是個體選擇的問題、個體能力的問題。」

小皮:「原來如此,是這樣嗎?」

老賴:「是的,要如何證明?不必,如果這些已經浮上問題在過往都是不存在的,都沒有所謂的潛在問題,那生育率不會平白無故地逐年遞減,更直白的說,如果生育意願低落,那就用稅務減免、生育補貼及幼兒教育補助等等這些擴大支出的政策,應該就能有些成效了,是吧?」


-未完待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