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rest
Forrest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001 未發出稿子:乘風破浪的背面有什麼?


是一篇寫於七月初,但最終未能發出的稿子(因為和讀者期待不符?)。相同的主題和文本下本身就會擁有來自多個視角與位置的看法與聲音。
這篇文章有些過期,那就放在這裡儲藏好啦。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自开播以来便在一波又一波的热浪中掀起人们的广泛议论与关注。30位 30+ 姐姐们在舞台上身披过往的历练与沉淀肆意演绎出飒美的风采,台下则因大家鲜明的个性在互动中碰撞出绚烂的火花。这层层的看点让观众们的愉悦与快感也在跟随着荧幕上的姐姐们一同乘风破浪。然而,在乘风破浪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暂时无法被光照到的暗面呢?


一、姐姐们 —— 明星作为商业定义的商品

综艺的走红,也将其中的一位导师即乐华娱乐的 CEO 杜华推向风头浪尖。一句“想看无杜华的剪辑版”,简单直白地表现出部分观众对杜华那套审视姐姐们的标准的不适与厌恶。那么杜华是谁?她为何可以成为姐姐们的女团经理人?却又如何能在一夜之间被网友群嘲?这三个问题的背后,是不同明星制时代下的矛盾与受女性独立意识影响的观众所掀起的张力。

在近几年国内有名的男女团选秀综艺如《偶像练习生》与《创造101》中,杜华的乐华娱乐公司有多名旗下训练生进入最终的出道位。而乐华娱乐的“造星”不过是如今互联网时代下的明星建构中的缩影之一:明星的商业价值与回报成为了砝码,在娱乐圈的一座座天平中不断被衡量,而明星自身也在评估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定义与塑造。考虑到这一点,明星无异于一件件特殊形式的工业商品。杜华及其背后所代表的乐华公司,只不过是为这座庞大天平机器中递送砝码的其中一员。为了能获得理想的收入回报,经纪公司理所当然要考虑手中的“商品”能否获得大众青睐:如迎合大众对女性“白幼瘦”的审美。在这种娱乐圈与大众之间的“共谋”之下,一套套规则变得越来越稳固,如:女团就应该是整齐划一的、漂亮美丽的、青春靓丽的。(见杜华在《乘风破浪》第一期中的发言)

只是,本次参加节目的选手们,并不是青涩的妹妹们,是早已在娱乐圈中摸滚带爬最后走出自己名声与地位的姐姐们。如果说,杜华的 “硕果” 是建立在如今离不开资本与流量操控的“热搜时代”,那么观众在看到这套规则套用于早在“流量时代”便已成名的姐姐们,便会感受到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性。尤其是,姐姐们尽管在过去时代依然是被商业与大众所合谋定义的“产物”,但他们在岁月的沉淀下,已然有着对自己过往星途的反思。如金莎在第一期中回顾过往成名时光时被贴上的“可爱”标签时,坦诚过往公司的企划上曾给自己要求的是 “装可爱” 。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节目截图

而姐姐们在过往的序章下早已炼出了对各种类型的得心应手,这次节目更像是给了她们一次 “自我表达” 与 “自我呈现” 的机会,继而在人生的又一时期中乘风破浪。如此一来,这种独立性的表达与部分女性观众内心的独立意识“不谋而合”。只是,在面对形象各异的姐姐们时,观众得以看到这套商业规则所折射出的矛盾与问题。那么反观在热搜的承载下成长的流量明星,我们在观看他们的时候,是否却又再度成为了固化单一审美与标准的“共谋分子”呢?

二、观众们 —— 阁楼中的看客

从这几年热门的“大女主”电视剧,到驳斥对女性刻板印象的品牌广告,还有呈现当代30位 30+ 女性追梦历程的《乘风破浪的姐姐们》,荧幕上出现的女性形象在不断变多。而从《青春有你2》中的 “我们不定义女性,不定义女团”,到《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展现出的“女性力量”,女性独立的风潮也逐渐在女团选秀综艺中蔓延开来,这似乎是一个值得欢欣的现象。然而,尽管女性观众可以在观看这类综艺时一边高声:“姐姐们好A!” “看到她们自信的模样,我似乎也不那么害怕走入30岁之后的人生了。” 一边反观自身从而产生共鸣、认同与力量。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需要对综艺与真实生活的距离保持一定的清醒:被商业等引导出的女性独立意识并不完全可取,而盲目相信 “只要荧幕前有越来越多的女明星能够自信地表达出 girl’s power 或是女性力量,社会环境便会对女性更加友好”,也有些偏颇。正如《视觉文化的转向》一书中提到,明星作为消费社会的生活样本,掩盖了特定社会中不同阶层及其生活价值观的差异,通过一种看不见的转换,将特定的文化中的某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设定为人人向往的东西。乘风破浪的背面,依然存在女性在社会中、在职场中的困境与压力。如在《2020中国职场性别差异报告》中,2019年,中国城镇就业女性平均薪酬为6995元,尽管同比上升7.7%,薪酬均值仍然为男性的81.6%。

我们更像是身处在被消费文化粉饰下的阁楼,而这个空间的内壁在不断被一句句响亮的口号贴满:我们不定义女生、不定义女团(综艺《青春有你》);重新定义性感(周冬雨、杨幂代言的维密广告)、三十而励、三十而立、三十而骊(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并在这种认同与快感中慢慢成为一位忠心的看客。如果得以从阁楼中作为女性的获得认同与力量,那么在这种意识尚未传递到自我生活、公共生活上的实践层面之前,它永远都只会是一层浮在表面上的“虚假意识”,在装腔作势地张牙舞爪,实则却绵绵无力。


三、人性力量 —— 走出性别的预设

当代性别理论家巴特勒认为,“人们受性别的支配,并且又由于性别才能成为一个主体”;而在这样的情形下,“性别”则透过一系列程序化的反复操演,成为一种社会模仿与历史建构。在这样的两性框架下,性别观念贯穿着时间的长流之中:从自古以来的“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无才便是德”,到现代的 “男儿有泪不轻弹”、“女生到 25 岁就应该琢磨着结婚生子啦”等等这类话语,成为建构两性刻板印象的打桩机。

而无论是女孩力量(girl’s power)亦或是女性力量,价值判断其实均建立在性别上;甚至于我们口中的“不定义女性”,事实上也在性别语境的演变出另一种规则或是标准,在合力定义着 “女性”

《青春有你2》节目截图

女团选秀的综艺尽管是打上了 “girl’s power”、“不一样的女团” 等价值取向以此吸引观众,但实际上女孩们在最后还是需要服从一种“女性审美”的同质环境,在一轮轮巧妙的规训中被打磨锤炼成同一种商品。前面所述的这些光鲜亮丽的个性口号在节目中不断被强化,制造出观众认同的快感与幻觉。在这种情况下,荧幕上的 “女孩们” 和在看的观众可能都没有发觉在偏离女性独立意识这类命题。

因此,对女性的定义不应该仅仅来源于综艺上的口号演绎,又或是从媒介中获取的幻觉意识,而是来源于自己审慎思考与剥离出性别预设后的内心。从社会中的一些凌驾在女性身上的目光与束缚挣脱出来,试图去解构与粉碎两性的框架,如将 “女性力量” 转化为 “人性力量” 中思考,把自己当作一个 “无性别的人” 去重新审视,破除性别的桎梏,成为定义自己的 “头号旗手”。


参考资料:

[1] 书《视觉文化的转向》

[2] https://new.qq.com/omn/20200305/20200305A0FWH600.html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