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

@esther_1989

時勢造英雄,疫情造時中,台北呢?

推派陳時中參選台北市長的理由顯而易見,而且毫不遮掩臉紅,就是利用他的防疫紅利。陳時中近日終於宣佈參選,辭去衛福部部長和指揮官職務,甚至脫口說出他是「自由業」來去自如。言下之意就不代表著,他只是聽從黨中央安排,要他做什麼就做什麼嗎?年底選戰開始倒數,時間所剩不多,陳時中拼命爭取曝光...

廣電審查制度傷害的不僅是藝術

最近在臉書看到緯來電影台播出的中國電影「戰狼」因遮蔽多處軍徽等所引發的爭議。電視台員工在臉書已經解釋的很清楚,這也是所有電影台面臨的困境。我所任職的衛視電影台在送審中國片時,同樣也是不斷被文化部刁難與退件。在馬政府時期也有送審制度,但僅限於明顯的簡體字和特寫置入的商品廣告,而且只有遮蔽一般台灣民眾所認識的廣告品牌。

《三體》作為窺見文革的窗口

|三體中,我所不知道的文革 終於看了曾獲雨果獎,連歐巴馬前總統都是粉絲的《三體》,我不想讓自己被爆雷,對這本書只知道是外星人的故事,僅此而已也就夠了。以科幻小說而言,讀起來通俗娛樂性高,情節餔陳甚至有些簡單,撇開裡面特定的科學物理知識,其實就算完全不懂也對情節理解不成影響。

快篩陽即確診之亂

雙北市長和指揮中心吵這個議題也好幾天了,終於有個明確的方向,但中間實在有太多誤導人的說法。秉持著求真和求知欲,整理了一下之前的爭論和我的看法。快篩陽即確診,不需等待PCR給予法定認定。為什麼雙北市長同時提出這個呼籲?當然雙北是疫情重災區,PCR量能不足,造成排隊、不便、群聚,甚至延誤治療。

快篩陽同確診之大預測

最新CDC政策:視訊診療判定確診明天上線,最近很流行預言家,我也來預測。我不明白,到底是誰會認為這個方法行的通。我不是專業醫療人員,我不知道醫師是否真的能透過問診,就能判定診療對象是否確診。大家都已經對Omicron的症狀很熟悉了,喉嚨痛、咳嗽、發燒等等,這些都跟一般感冒非常類似不是嗎?

醉好的時光(DRUK),我只想要被看見

酒精不僅讓自己被看見,也在清醒後看見了自己。四個中年教師好友為了重新找回對人生的熱情,開始了每日攝取酒精的計畫。微醺是為了逃離生活,找到出口。但清醒之後,在出口的的另一頭,等著你的會是赤裸裸的真實。因為當所有的一切揭露在檯面上,你再也無處可躲,只能面對。

關於鳳梨的寓言

許多攤販都在同一條街賣水果,警察偏偏只對賣鳳梨的攤販開罰單。路過的好心人撞見這一幕,覺得警察實在太過分了!於是把剩下沒賣完的鳳梨買光,想彌補一點老闆的損失。隔天,鳳梨攤又被警察開單了,但是老闆不想被趕走。他想起昨天的好心人,於是靈機一動,向經過的路人大聲疾呼,他的遭遇是多麽不公不義,幸好有位好心人,讓他那天不至於虧錢。

[電影]情感斷裂的失望之作《天能》

原本很期待的《天能》,看完只有失望和空虛。先不提絢麗的動作場面和熵的燒腦設定,我們會喜愛一部電影,被其中的元素所吸引,不論是劇情、場景、演員,或者純粹是導演說故事的方式,甚至是剪輯、配樂和美術,都是源自於那些元素所傳達的情感。在天能裡,我看不到任何情感的表達。

[社會]亞洲到底還有多少道德立法

前陣子在看韓劇秘密森林第一季,裡面的角色被陷害殺了自己的爸爸,被檢察官威脅要以殺害尊父母罪判刑,罪刑更重。可能看劇很不入戲吧(雖然真的很好看),我就想到,台灣好像有聽過殺害直系尊血親的判刑,竟然韓國也有,結果一查幾乎是整個東亞的刑法都有。日本在1970年代就在討論這條刑法不合時宜,1990年代已經完全廢除了。

[新人打卡]寫作習慣的養成

最近看了《原子習慣》這本書,好多概念都正中我的死穴。如同書裡所說的,我常常只是「啟動」想法,卻沒有「行動」,結果就是一事無成(笑)。每次看到伊隆馬斯克的大腦神經連結技術,就想說什麼時候才會真正有將想法轉換成文字的工具。很多時候想法都在一瞬間出現,等到終於有時間落筆時,想寫下來的念頭已經過了。

[兩性]渣男發言人新聞事件有感

最近全台灣最有名的渣男,莫過於新聞主角總統府發言人朱允恭了。渣男為什麼可恨,除了亂搞男女關係、同時劈腿超過一人這些客觀上的道德問題之外,最讓人感到痛苦的是雙方不對等的關係。他最不該做的,就是給予承諾。讓女方心甘情願為他奉獻身體和情感,只為換得他的一句我愛你。

[兩性]小三供應鏈

喜歡一個人,是不是就等於將自己的一半分給另一個人呢?如果對方所給予的,大過於他自己給出的一半,是不是就等於,我只需要付出少少的,甚至不需要付出,就會喜歡上他了。這好像是個數學問題,只要兩個人相加等於一,不管彼此付出的比例多少,就可以在一起。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