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驊

@christ0ph3r77

隔山打牛:關於中國自由行旅客簽證暫停的一點想法

因為 @映昕 的提醒,把今天在自己臉書上的小小評論稍微改寫轉貼過來,一點想法供作交流。首先,就背景資訊來說,中國旅客對台灣的觀光旅遊還是有一定重要地位,即便沒有過去那麼嚴重地依賴。以台灣主計總處的數據來說,中國來台旅客占總來台旅客的人次,從過往動輒接近一半(例如2008-20...

關於居住與都市議題,這些書也值得看!

最近得知Matters的朋友們展開了第一次的 Matters 鑑書團,用三週的時間共同閱讀《掃地出門》(繁體版為《下一個家在何方》)。許多參與的朋友在每日打卡中分享了對居住議題的興趣,Matters站方也邀請我推薦書單,希望延續之前有關公共住宅的分享與討論,開啟更多與都市和居住議題相關的思辨。

後記:什麼是居住?

首先要感謝matters團隊的邀稿,提供年輕的研究者們有機會聊聊研究的成果。相信不斷的書寫與分享是對於甫度過論文難關的碩博士生與研究者而言,最好的重新發掘自身價值的方式。在這篇後記裡,來聊聊研究的一些心路歷程吧。我並不是一開始就打算以社會住宅為題。

【線上問答討論主文】群起來造屋:社會住宅制度的社區政治過程

在第一篇文章中,我已指出合作和差異的基礎;第二篇文章則討論了制度變遷的過程。在第三篇中,我將進一步討論社會住宅目前的多層次政治過程架構,尤其是在社區鄰里上,分析並分享一些我在現場的所見所思。社區鄰里在主張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這產生了什麼後果?

為何能造屋?台灣社會住宅制度的歷史變遷

現行社會住宅制度更加仰賴政府、非政府組織和建築師等團體的合作;不同都市之間是否在制度設計上如何安排合作的方式、或者是傾向分而治之,也影響了社會住宅制度的推動結果。然而,現有制度是怎麼樣成為現在的樣子?本篇為系列的第二篇文章,我將進一步回顧制度變遷的歷史,尤其是從1999年停建國民…

是誰來造屋?從台北、桃園看社會住宅制度的階段性成果

台灣社會住宅經過數年的推動與興建,第一波的成果逐漸展現於眾人眼前。社會住宅目前普遍具備高品質的建築與空間規劃,更加注重通用與友善的設計,且每坪租金原則上相對於一般租屋市場較為低廉,同時還具備比一般住宅更多的公共空間與社福設施,滿足老年、幼兒照護所需;從申請入住抽籤的踴躍程度,社會住宅幾乎成為一般租屋者更理想的替代方案。

論文,社會住宅與社會融合

最近完成了碩士論文,是以台灣社會住宅的制度過程為題。簡言之,為什麼1990年代台灣的住宅危機後,政策最終會轉為創立了社會住宅制度?2016年以後的制度推行過程中,有哪些行動者參與其中?合作與衝突如何展開?對制度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而不同都市之間的差異又如何出現?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