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gYi
changYi

過去潛水於藝術圈,現在暫時登出人生軌道。 喜歡逛展看電影,買書頻率大於看書,但偶爾幾本書還唸得出來。有感於每看即忘,為了不繼續惡化,簡單的記錄下來... https://changyi7.wordpress.com/

讀《做工的人》:大眾帶著優越的想像遠望

工地現場有如被遺棄的世界邊緣,社會最底層的勞動者在此掙扎求生,心知肚明再怎樣拚搏也翻身無望。權力者毫無憐憫地欺壓,大眾帶著優越的想像遠望──反正「偏見」的標籤已輕鬆貼上了,又何必費心?
林立青擔任建築監工十餘年,這些階級不公與扭曲對待不斷在眼前搬演,自己卻無能為力,連淚都早已流不出。終於藉由這本書,他將心中的巨大無力感化為一記憤怒直球,奮力投向社會,他要為生命中所有認真活著的小人物找回存在的真實,讓每一個人都可以真正被視而為「人」地尊重。
──來自於博客來《做工的人》內容簡介

看完很喜歡這本書,描述了真正底層做工的人的無奈,看影集時以為這是一本很ㄎ一ㄤ的書,但沒想到帶出了另外個高度,作者敘事詼諧雖然充滿嘲諷但又帶著關懷的角度,是一本無法停下的書。裡面的人物都很貼近、很不矯作、很真實。夾帶很多無奈以及對政府體制的控訴,讓我更知道每次的遇到這些大哥時那種酸點是從何而來。

我想我們或多或少有很大的台灣味的基因,或是說「台」的基因。之前日本?做了一個封面設計,是台灣兩個字,背後好像是夜市/很多扛棒的那張攝影照片,爾後許多人開始開心著台灣味被看到,緊接著是全聯廣告,各種潮牌時尚。我卻覺得有些酸,出現一種微妙的反感,雖然有些說不出這種感覺實際的說法,但或許就跟作者林立青有著相同的感觸。林立青厲害的是把這之間的利益糾葛、權力關係以及狀態描寫深入,且刺重要點。

圖來自於博客來

工地的台味

我們這些「上班族/白領」經常性會用一種優越的方式去看待他們,這裡我還是必須寫出「他們」跟「我們」,不想要好像很友愛的說不分你我。上面所說的「我的反感」來自於我們說著喜歡台味,但要生活在「台味」之中,或是跟「他們」交上朋友,卻是兩回事,我們感動與討論但不代表真的接受。林立青他剛好處於一個剛好的位置,最接近那些他們,也可以說林立青就是他們之一,只是林做了「我們」做的事情,寫書紀錄,所以他創造共鳴。看下去很認同推薦序中房慧真說的:林不是典型文藝青年的樣子,因為他就不是文藝青年,他擁有那些「他們」的成分遠遠輾壓了其他「我們」的作家。

主流意識遺棄了「他們」的存在,就像林立青所說進工地這件事越來越少人願意做,但他們卻是最在地的精神,這之間的矛盾感值得思考。

工地人情與制度之間,總是有很多的難關要過。制度的生產者(我們)到底為了什麼而設定這些規則?雖然很多規定我可以理解當初設定的想法,但與「人性」與「現況」又該如何連結?我覺得是這本書後續真實可以被討論跟延伸的問題。雖然不敢說我跟工地有多熟,但在進工地幾次的經驗裡也讓我知道很多現場問題,勞檢規範、施工要點、花錢買的證照、上鷹架的總總規定,如何去跟師父討論或是妥協去說服業主。總覺得過去我進行這些工作的當下,都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的背後,而我也常用一種辦公室角度去看待,像是七天內一定要完工,就是要給我健檢報告,下午就是要看到成品等等等,說實在的被社會馴化的最嚴重的就是我這些上班族們,喜歡SOP喜歡制度到失去真實的人性。但也不是說要改的是「我們」而應該是這個「制度」如何取得平衡點。

書中攝影,另外這篇商周也有本書的一個段落《一入行就註定活不過70歲,帶著盲眼爛肺離世的電焊工》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careers/blog/19083

泥水工周薪10萬,比教授多三倍

雖然我自己對師父也有著過多的奇妙想像,例如覺得師傅其實賺很多,每天工資多少錢,為什麼師傅不好好存錢買房子等等等,但確實沒想到的是這之間所付出的勞力與成本,甚至是未來。我想書中寫道的那篇報導「泥水工周薪10萬,比教授多三倍」,可能就是更凸顯了我的這些思考模式,但很多成功其實也是這個道理吧,把錢講得太簡單,把事件講得太單一,越來越討厭阿!但這世界需要心靈慰藉跟成功解釋的人卻不斷增多。


影集與書

影集是作夢的故事,書則是寫實的日記。再度覺得視覺東西,或是說為了符合大眾胃口,很容易都會走入另外一種樣貌(歧途)。但若是拍出寫實日記,可能就太像什麼講古的紀錄片、台灣演義之類的,獲得的受眾就變少了。還是喜歡影集,他的描繪方式跟演員的演出都是有在水準之上,但看了書就會發現大大贏過了影集,但我覺得把他看作是兩種內容更為洽當。

書中的工人群像
「大眾帶著優越的想像遠望,反正偏見的標籤已經輕鬆貼上了又何必費心。」

上面這段是《做工的人》書摘的一句話,這也是直搗核心的話,或許他很適合放在影集的結尾,影集也像是我們用「優越的眼光眺望著做工的人」的一種呈現。


  • 《做工的人》
  • 作者: 林立青
  • 出版日期:2017/02/10
  • 出版社:寶瓶文化
  • ISBN:9789864060764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