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stin Chang
Austin Chang

Co-founder & COO @ Tensor Tech 喜歡看烹飪影片 不定期更新

Tensor Tech 第四次搬家,找到適合的辦公室怎麼這麼難

(编辑过)
記錄這近半年找尋辦公室的過程

前言

今天是 2022/12/15,搬進新辦公室的第五天,想趁著記憶猶新時,趕快寫下這次搬遷的過程,希望文章可以在年底前完成,繼完成第一次搬家文章後,第二次、第三次搬家的稿都還沒開始寫,竟然又要搬家了 !
此篇主要是想記錄這次我找新辦公室的過程。故事會以順敘為主,不過中間有些是事情的時間是相互重疊,在某些段落會有點小混亂。

大安辦公室再見!
這次是張量第四次搬家,距離上次搬家也不過一年多而已,有夠累人的。每階段公司的規模以及手上的資源都不相同,要一次租到符合未來擴張需要的大小,在前期會花費蠻多資源在租金上。但時間拉長來看,一開始直接租大一點的空間有可能會比較適合,也不用一直搬遷。在這種短期的資源配置與長期發展之間的規劃我也還在學習中。

上一間位於大安區的辦公室,原本預計是要待兩年,後來隨著人數增加,發現空間實在不夠使用。於是在今年四月時決定在Q3時搬遷。

辦公室頂樓
清空退租,謝謝這16個月的陪伴

釐清需求
找辦公室一開始當然是先設定地區以及空間大小。在地區上,我對於大台北不是非常熟悉,所需空間大小也是透過未來預估的員工人數大概地估算,對於實際的空間大小沒有甚麼概念,無法從坪數想像出實際空間到底有多大。

瀏覽了下租房網站後仍沒有非常明確地方向,後來決定直接先看再說,應該會越看越有心得,也會更清楚公司的需求,應該吧...?。一開始選擇先到內科看辦公室,原因很簡單,因為那邊的出租的物件不少。



2022/4/29,第一間位在港墘路上,面向基隆河,遠處可以看到松山機場(右上圖片需要放大看)。聽房東說當初買下這戶就是因為這個河景(當時沒有拍下來)。地點距離江南街走路不用五分鐘,飲食選擇很多,離捷運站就比較遠一點了。看房的過程也順便跟房仲聊了一下,順道了解內科的分布。聽房仲分享,在內科找辦公室可以沿著內湖路、洲子街、瑞光路這三條,機能比較好,大眾運輸也比較方便。

NASA科技總部、太陽科技廣場、德孚瑞光

後來,陸續在內科看了兩三間後,遇見房仲 Ethan,把需求傳給他後, Ethan 隔天馬上整理了 7、8間符合我們需求的。 由於內科不大,當天就搭著 Ethan 的車子在一天內全看完,NASA科技總部、太陽科技廣場、德孚瑞光等等。稍微統整了一下,租金落在 1200 –1500 / 坪、管理費100多/坪,公設比 40% 以上 。

看完十多間辦公室後,列下了下方需求:

(必要)
有220V或是380V (設備用電需求)
- 樓高至少3.5米 (無塵室高度需求)
- 預算希望控制在 1100/坪左右
- 屋齡25年內
- 24H 冷氣,或是可自行加裝

(希望能有)
- 附近有捷運站或是交通便利處
- 同棟戶數多,擴充性較佳
- 走路距離有日常飲食
- 單坪價格低
- 裝修費用低

看了看需求,又回頭看看內科的租案,整理來說內科不適合我們。如果租金要再低一點或是偏向廠辦,需要到內湖好市多那塊區域才比較有機會,但交通上看起來似乎只有開車比較方便,最後評估下來,選擇放棄內湖囉。

繼續尋找
經過五月初在內科看了這麼多間後,了解到大部分的商辦大樓一定不符合,得找廠辦才行。地區以新店、板橋、中和、三重、南港這幾區,在捷運線上的物件為主。於是,五月份下旬開始都在這些地區看,前前後後加起來約 15間,納入考慮的有新店的 TOP 科技大樓、中和的台灣科技廣場、三重的群光、利達,這幾間都符合多數條件。

其中,中和的台灣科技廣場以及三重的群光大樓是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

台灣科技廣場

是我在周末晚上滑591時不經意看到的,因為之前沒看過,當下我馬上搜尋此棟大樓,也順便看了下官方網站,確認大致條件都滿足,附近也有捷運站,隔天周一上午趕緊打電話過去約看房。聽房仲所說,這棟很多屋主自用,所以整棟只剩下一戶,要看房的話,動作需要快一點,於是跟房仲約當周周五看房。

鄰近橋和捷運站
大廳讚讚

一樓大廳很有設計感,剛進來時站在原地看了一下XD,照片左手邊是接待區(沒拍攝到)。

大樓接近滿租,全棟共17樓,低樓層戶數多坪數小,高樓層一層只有四戶。這次是看10樓的其中一戶,屋主是奇美,10樓全部自用,有空屋出租的原因是他們目前不需要使用到這戶的空間,所以才出租。房仲也偷偷透漏這戶招租有段時間了,因為屋主會挑租客,在房租上可談的空間有限。

室內

室內約155坪,格局方正、樓高夠,採光也很好,室內除了可自主控制開關的空調,還有全熱交換機,蠻特別的。

頂樓公設

頂樓有三間大會議室、瑜珈教室可以租用,瑜珈教室好像定期有開課,也有交誼廳、空中花園、吸菸區,有設置吸菸區對於某些員工來說可能蠻貼心的吧?

除了上面提及的公設外,最吸引我的是在大樓後方的卸貨碼頭! 空間可以讓40呎的貨櫃車上下貨沒問題。碼頭旁就是貨梯,貨梯尺寸也是讚的,我記得有兩噸,足夠應付未來大體積的產品出貨。


群光大樓

跟新店 TOP 科技大樓是同一位房仲介紹的。群光大樓地上39樓,只要經過三重附近的高架,應該都可以看到。高樓層是群光電子總部與研發部門使用,低樓層出租,既然是企業總部,大樓當然是非常地氣派,風格我很喜歡,一樓大廳挑超級高、旁邊有接待區。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透過此連結看更多。

在地點上,雖然距離黃線先嗇宮站較遠,不過因為是群光電子的大樓,除了群光電子員工外,租客也可以在上下班時間搭乘來往先嗇宮站或是新北產業園區的免費接駁車。

大樓內有全家、提款機、二樓有咖啡廳
除了健身房外、游泳池外,還有衛浴設備
員工餐廳

樓上有員工餐廳,當時接近正中午用餐時間,帶看人員就順道詢問要不要上去看看,這麼重要的地方,我當然是回答: 好!

中午吃甚麼這個問題,應該可以列為上班族每天都會遇到的「微苦惱」。現在只要上樓就能到餐廳,簡直是懶人我的一大福音,不用煩惱每天吃甚麼。雖然是員工餐廳,不過在菜色以及餐點豐富度上可不馬虎。聽帶看人員說,現在因為疫情所以大家都外帶回辦公室吃,不然用餐時間一到,人潮都會湧入餐廳,如果不想排隊需要提前來買。

這次看的是九樓物件,相連兩戶中間打通。大樓正中間是電梯、樓梯等設施,每戶的室內空間是個L型,一層樓共四戶,剛好可以圍成一圈四方形。帶看人員說,隔壁戶是Youtuber Joeman 的辦公室,但我看隔壁好像沒人,可能是剛簽約而已。

整體看下來可以感受到當初在設計大樓時,處處都是為了員工設計,非常貼心,因為距離捷運站較遠一點,所以設計接駁車解決員工通勤的困擾,因為附近的飲食選擇不多,所以設立員工餐廳解決員工午餐的困擾,還有一些小細節因太瑣碎就沒有寫出來了。


TOP 科技大樓

距離七張站走路約10分鐘。這次是看二樓、八樓兩戶,主要是看八樓,大小比較適合我們。這棟與前兩間相比之下屋齡較老舊,內部沒有太特別的地方,因為條件都有符合,因此納入考慮。

室內空間為狹長型的,在位置設計會比較侷限些。隔壁剛剛辦進來的Vishay,可能是公司大樓沒位置了,跑出來租在公司斜對面的 TOP 科技大樓。


六月因為有其他工作需要完成,就先將看房的事情擱置著。

時間來到七月初,在一次的討論中,我們討論到之後要採購的儀器等等,在需求上必須要增加"貨梯"這項,一般的客梯有些較大型貨物進不來。同時間也繼續在租房網站上找尋適合的物件,看到還不錯的馬上約看房。

由於三重的群光以及利達皆沒有貨梯,只能忍痛從考慮名單中刪除。就在當周,再度收到壞消息,房仲通知說中和的台灣科技廣場屋主準備要簽約了,因為是同一棟再租,因此出租的機率很高,順道推薦一間在遠東世紀廣場的物件。

好吧,既然剩下新店的TOP科技大樓的話,雖然不是首選,只好約其他人一起覆看囉,如果都沒問題的話就趕快做下決定。於是我便與房仲約覆看時間,下午接到房仲通知,有壞消息跟好消息,壞消息是房東說八樓已經租出去了,好消息是二樓的物件還在,不過坪數超出所需,可以跟房東談談看分租,要不要來看一下。

雖然當下的心情是蠻沮喪的,但也只能去覆看二樓如何。

二樓因為坪數更大,比起八樓更加狹長,這也是我偏好八樓的原因之一。

設計公司丈量

7/15,幾乎決定就是這一間了,已經跟房東談好分租的大小,也請無塵室廠商、室內設計來丈量過,確認沒什麼問題。

在一切似乎看起來都決定好,準備要收尾結束時,同樣的劇情,也是在晚上的一次討論中提到關於新辦的貨梯…。

談到公司未來會切入小衛星的市場,比起目前的立方衛星,小衛星的體積大了不少,再加上公司未來將要推出的產品體積也不小,門寬 90–110公分的一般客梯應該是進不去。於是,我們 "" 更新了貨梯需求,修改為 "貨梯寬度至少150cm,或是在一樓"。如果貨梯寬度不足,也就意味著發展性直接受到限制,大型一點的物品進不來,要出貨的體積也受到限制。

也因為這樣,我回去查看了 TOP 科技大樓的貨梯,因為之前只確認有貨梯而已,尺寸沒有實際量測過。測量完後發現,這貨梯尺寸跟客梯尺寸相同,只是內部門板換成耐撞的材質而已。

繞了一個圈

現在,原本考慮的名單中都被刪光了,直接回到原點…。我心想,會不會是條件太嚴苛,想要有廠辦的功能設施(貨梯、大電等),附近機能以及交通又不能太差,這兩點似乎有點衝突,本來工廠類的位置都不會太好,勢必需要犧牲某邊的條件。


重新開始

這是七月第三周當時寫下的筆記,預計在最後一周把找到的看完,7/30 決定要哪一間,或是鎚破地板(選擇其他縣市等)。

符合必要條件的前兩間,最後因為地理位置緣故,故放棄。第七點三重透天廠辦,全新毛胚屋,完全是空的,遷入成本我無法估計,但絕對超出我們規劃的預算,後來也放棄了。

透天毛胚屋,一二樓中間可以自行新建夾層(圖中)

7/25號,總共看了三間,也是做決定前的最後一次看房,都是租房網站上看到的,第一間位於紅線關渡站出口,第二間位於藍線永寧站附近(最後我們選擇承租這間),第三間在三重區神農街上。前兩間雖然距離捷運站非常近,但離台北市有點距離,就現在有的選擇來說,也只能先看看囉。


中華賓士大樓

位於紅線關渡站出口,一出站馬上可以看到。
這戶在角落,有兩大面的落地窗,採光極佳
公設近乎全新
室內停車場

屋況不錯,但有幾項缺點,在樓高部分因為是架高地版的關係,導致樓高不太足夠,需要將架高地板拆除,或是拆除天花板。還有地板是斜的,帶看人員有解釋說是因為管路之類的原因,所以有一邊的地板會比較高,這點就打消我蠻多的念頭的,因為我不曉得之後這個問題需要花多少錢處理。

另外一點,以這地點而言,我認為租金偏貴,這可能也是這棟的進駐率不高的緣故吧。


永寧寶磊

第二間距離永寧捷運站200公尺,步行約三分鐘。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斜對面

大樓工程收尾中,尚未完全完工,通往地下室的車道也正在鋪磚,才剛開始招租沒多久。

要看的物件在一樓,在一樓的好處就是不用擔心貨梯的問題。樓高是目測起來絕對足夠,中間還有一層夾層可以使用。一樓總共有兩戶,隔壁是宇瞻科技。

貨梯在大樓後方,門寬有符合150公分以上的需求,房仲是說最大尺寸的棧板也進得去。
8樓、10樓

後來詢問房仲後得知樓上8樓、10樓也有招租,一層四戶ABCD,A、C戶比B、D稍微大一點。如果是樓上的話,可以租相鄰兩戶,一大一小剛剛好。

兩間的格局都蠻方正,採光也不錯(窗戶超多的),唯一要確認的事項只有樓高是否足夠。當天回公司後,討論了一下,馬上約 7/28 覆看,確認了樓高是沒問題的。

這間的條件幾乎都滿足,唯一最可惜的應該就是地理位置吧,永寧真的好遠啊。


育達新莊

位於神農街上,這棟也是新大樓。3樓、9樓是屋主自用外,其他樓層出租。這間是我認為最符合條件的一間,附近有捷運站,有大電、大貨梯,坪數夠,租金也在預算內。

刊登在網站上的是七樓,其他樓層也有出租,五樓、六樓的租金比較便宜,也順便看看,如果承租的話,應該是租下一整層,一層兩戶,左右對稱。

這三間看下來,會以神農街這間優先承租。於是我開始向房仲確認所有細節,也簽屬的承租意向書。

因為是新廠房,房仲表示空調需要自行安裝,房東不會處理,對於空調相關費用我沒有甚麼概念,所以直接跟房仲要了屋主樓層空調廠商的聯絡方式。經詢問,空調廠商回答,屋主樓層共有6台室外主機、24台室內機、2台全熱交換,一台主機135000,室內機29500,總工程302萬。

看到訊息我當下有點愣住,我知道空調不便宜,但我沒想到金額超出想像這麼多。我將廠商回答傳給房仲,請房仲向房東協調,看看可不可以在租金上有點彈性。

房東回應 : 六樓也有無塵室,才發一百多萬呢! 給您廠家具體配置的圖去估價比較準吧! 我接著問,六樓請問是一戶嗎 ? 房仲回覆: 是一戶沒錯。

那兩戶價錢不就是一戶價錢 x2,也接近三百萬啊,我整個問號。

7/28 後來經房仲轉達,房東表示退租時,原則一率室內外機清空。我心想,蛤?,到底誰會花一堆錢安裝新空調後,退租時再拆掉,也可能是我太菜,沒什麼經驗、看得不夠多,可能這種要求在市場上不算太奇怪。

談到這邊,雖然條件皆不錯,但起初建置成本太高了,再加上房東的態度,我覺得這一間應該是沒辦法承租了。


最後決定

現在,只剩下永寧堡磊了,有一樓、八樓、十樓可以選,一樓的坪數與樓上兩戶相加的坪數差不多,但一樓的租金貴上不少,畢竟是店面。討論後,既然貨梯夠大,那就租樓上吧。十樓的房東是法人,八樓的房東是自然人,租金都相同,那當然是租十樓,光額外的稅金就相差7.11%了。

7/29 第一次回簽意向書,我提出免租裝潢期兩個月,結果被房東婉拒了。修改成一個月後後再次送出,這次房東答應了。

中間除了跟透過房仲跟房東來回討論了幾次租賃契約,再加上大樓是剛蓋好的,使照已經下來,不過權狀還在銀行下,還沒解信託。這段時間,房仲時常關心公司是否要承租,可不可以先簽約等等,我絕對是最想趕快簽約,趕快搬遷的人,但就是因為前面流程還沒跑完,房東甚至還沒拿到權狀,如果我先跟房東簽約,這中間有建設公司、銀行、房東,交屋等流程這些細節我不了解,到時權狀轉移過程中如果出現問題,這風險我承擔不起。

8月、9月,一方面房仲保持聯絡,讓房東知道我們是真的想承租,超怕房東轉頭就租給其他人。另一方面也跟房仲確認各式細節、開始找裝修公司、規劃室內空間等,順便延緩一下簽約時間。

時間來到國慶日前,有感覺到簽約時間應該不能再延下去了,所以跟房仲約國慶假期後 10/11簽約,當天順便與建設公司點交房屋。

從四月底開始找辦公室起,經過五個多月的一番波折,終於完成簽約,可以開始準備裝修囉!

裝修以及開箱就留在下一篇吧 ~ (不曉得甚麼時候會寫完 😂)


現在回想起,能找到現在的辦公室也是蠻妙的,因為房仲在591上只有刊登一樓,而一樓的租金超出規畫的預算不少,按照我之前設定租金上限的金額來看,這間一樓租案應該是不會出現在頁面上,但那天就是忘了設定租金上限才剛好看到此租案。沒看到一樓租案,我也不會打電話詢問,也不會實際跑一趟看房,也不會知道樓上也再招租,最後也不會承租下這間辦公室。

即使之後等到樓上的租案放上591,那時也可能已經簽下別間辦公室,也可能被別公司搶先一步租走。雖然只是找辦公室,不過經歷了這段期間,開始慢慢可以體會到甚麼是所謂的「屋緣」。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