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拉赫
阿布拉赫

来自中国,很喜欢记录,不光写字,用APP记帐都一记十年。中国很大,但对一些人来讲,它又小到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于是,在动荡的2019年,我怀揣着对世界的好奇来到Matters,从此很多扇大门渐次敞开。我很珍惜这里,希望继续记录生活,也记录时代,有时候发发牢骚,讲一些刺耳的话。

是光荣与梦想

很多事情,真相就是那么个真相,主要看你运用什么话术。就像这几天引爆社交媒体的鸿蒙系统,其实我比较担心它真的做大做强以后,中国可以肆无忌惮把安卓和苹果赶出去,就像以前对google、FB、Twitter所做的事一样。我不想这种事情发生,所以我不想让鸿蒙做大。是的,美国人害怕中国崛起,我也害怕。但害怕的也许不是崛起本身,而是崛起背后的事。

我其实对64所知甚少,社交网络刚兴起的那些年,还有人可以明确地提64,越往后,别说事件,连这个日子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都成了敏感词。最可笑的是记得有一年6月4日,微博不能说,于是大家曲线记念,纷纷点起蜡烛,结果当局火速赶到,这个emoji很快被和谐了。

每一个墙内人刚翻墙出来,来自墙外世界的欢迎词大概率都是:来吧,看看天安门吧。

墙外没有审查,在信息的良莠不齐上,比墙内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很多并不懂得信源重要性的人来讲,这变成了墙外“反智”的重要证据。比如那些为了反对CCP编造一些非常恶劣谣言的法轮功群体,甚至有些受众庞大的较正规媒体,为了博眼球,也会发布一些中国人一看就觉得不可信的传言。例子我就不举了,你知道有这种事就行。我对于这种信息,大半付之一笑,毕竟这就是网络世界。可有些人,没那么容易笑,会当真,很多冲突因此而起。

64做为CCP最臭名昭著的污点事件之一,一定会被用来大作文章,因而万花筒一般的所谓“资料”层出不穷,很多就如我上文所说,这些信息也引起了不少和那个年代相去甚远的中国人的逆反。网上的资料和视频不少,但正面表现冲突或者死亡事件的确实很少,仅有的那么几个看起来似乎靠谱的,又没办法证明真实性。对很多中间分子来说,这变成了薛定谔的64。你没办法提供更多可靠证据,我就没办法完全相信你。

可是很多政治事情,要在中国取证,基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这反过来导致大量的猜测和谣言,最后的结果是民众吵得不可开交,事件变成罗生门。

当然,我这说的是当年死了多少人的问题,出动了多少坦克的问题,而并非事件本身的真实性问题。

事发时我还很小,只模糊记得新闻天天播暴徒如何殴打、焚烧警察,其实和不久前发生在香港的事类似。后续的真相,要等很多很多年才能知道。因为即便当局当时播报的口径是“暴乱”,此后多年也没有大肆宣扬他们在“平乱”这件事上的丰功伟绩。而讲到历史的其它朝代,平乱可是评价一个“武将”的重要指标。

因此,我看此类事件,并不会去穷究细节,我会从边角料拼凑出一个自己的认知,给它定性。比如光州事件,韩国人拍了好多电影,当然目的不在于还原事实,我甚至认为他们都有些刻意美化民众。然而,从《出租车司机》和《华丽的假期》里,其码能了解到在那样的事件当中,向外界传递信息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而CCP和全斗煥手从压制信息的手段上相比,是大学生对小学生级别了(当然,这也是基于个人经验的个人判断)。《出租车司机》在豆瓣连词条都没有,很多人跑到另外一部马丁西塞克斯同名电影下面发短评。《华丽的假期》一开始是有的,但我标记并写了一段短评之后,它很快就没有了。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豆瓣被删帖加警告。我不是豆瓣难民,我基本用来标记书和电影。如果面对这些种种,你还不能推导出历史事件在大方向上的关联性的话,那就太掩耳盗铃了。

所以对我来讲,光州也好、64也好、香港也好,他们是相同性质的事件,那就是民众为争取民主自由,拼命抗争的故事。都没有成功,这是其悲壮的所在。至于在事件过程中,抗争者有没有打砸抢,有没有坏人混迹其中,统治者出动了几辆坦克,牺牲了多少性命,那都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很多事情,真相就是那么个真相,主要看你运用什么话术。就像这几天引爆社交媒体的鸿蒙系统,其实我比较担心它真的做大做强以后,中国可以肆无忌惮把安卓和苹果赶出去,就像以前对google、FB、Twitter所做的事一样。我不想这种事情发生,所以我不想让鸿蒙做大。是的,美国人害怕中国崛起,我也害怕。但害怕的也许不是崛起本身,而是崛起背后的事。

PS:这篇文章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写64,因为太敏感,因而也用了CCP这样的缩写。我以前是不支持来到墙外,谈论个政治话题还要缩手缩脚的。但今天我也缩了,强力审查可能会改造基因,却并不一定需要真的对你的身体动手术。我今天当个活体例子。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