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之于我的联想

閱球人Moonreader
·
·
IPFS
·
「如果习惯讨好是一种小丑,那表现出小丑的行为,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在想可以写什么与小丑有关的,就想到了这个。在我的印象里,小丑是牺牲自己来取悦他人的,因为这是他的工作,不论自己开不开心,都要让他人开心。便想到了过往的一段经验。我从小就习惯讨好别人,这样的行为模式来自于自身的一些特质,像是ADHD、ASD(自闭症光谱疾患)、内向和高敏感。这些都让我在人际互动上遇到很多阻碍,让我更倾向用讨好来获得认同和接纳。

讨好:源于互动障碍的应对机制

由于不擅长与人互动,我常常感到困惑和焦虑,不知道如何与人建立连结。为了获得与他人交流的机会,我下意识地选择讨好别人,希望借此获得认同和接纳。

我记得国中的时候,在班导的国文课上,我会根据上课的内容,做出一些肢体上的回应。虽然这样的行为就是在干扰,但也带有一点搞笑的成分,让我可以暂时纾解静不下来的状态,同时也获得了与同学互动的机会。

这样的经验强化了我的讨好行为,让我习惯性的压抑自己的想法,只为了取悦他人,建立连结。但这样的互动方式也让我失去了自我,甚至到现在,在很多事物上,我还是不太清楚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小丑」的面具:有限的互动模式

当我戴上「小丑」的面具,虽然可以暂时获得与人互动的机会,但这种互动方式是有限的。其他人只会记得我在搞笑,却无法真正认识我。在没有这个面具的情况下,我变得更加安静想远离人群,像是在0和100之间摆荡,没有灰色地带。

搞笑和幽默是有差别的,搞笑只有特定的状态,而幽默是一种更广更全面的状态。搞笑不能说是一个正面词,但幽默是个正面词。

觉察与改变:找回真实的自我

回顾过去,我并不后悔曾经的经历,确实感受到当时的压抑与不快乐,但也不是只有坏的,也是有与同学有好的互动,建立可维持的互动。

近来,我已经很少戴上「小丑」面具,但觉察到自己讨好的行为模式则是这一两年的事。虽然改变需要时间,但我会慢慢地探索真实的自我,减少为了取悦他人而牺牲自己这件事。现在,持续练习用更真实的方式与人相处,减少讨好来建立连结。我开始练习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即使会被拒绝或不被理解,我也愿意尝试。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真实的互动。

摆脱讨好,并非要变得冷漠或自私,而是要学会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用真实的自我与他人建立连结。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相信,最终我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自在的互动方式。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閱球人Moonreader我是閱球人,一個持續成長,尋找愛的神經多樣性人。 NeuroDiversity:ADHD、ASD等的人的總稱。 閱:熱愛閱讀與學習,諧音。 球人:思考跳躍、有時會被說是從外星球來的。 分享生活、人生體悟、閱讀、學習、劇、動漫心得。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隨手拍,隨便寫?屁啦

掙扎的過程
2 篇作品
七日書
14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