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摄影// 家乡(二):大人看小学生的上下学之路

卡在時空縫隙的虫
·
(修改过)
·
IPFS
·

我念的小学,在半山腰,在我的城市里,传说只有两间小学是在平地,所以我的小学会在半山腰一点都不稀奇,小时候不爱山路,但有一件事让当时就读的小学生如我默默在长大后引以为傲。那就是我们没有制服,一周只有周六需要穿运动服,如果记得没错(我忘了周三是否也需要),除了周六和运动会,所有小学生都是自由穿搭衣物。

我一直有穿制服上学的小梦想,就是女生可以绑两个小辫子,穿上小小的蓝色褶裙,白色衬衫,橘色帽子,快乐走出家门,过几个弯道就抵达学校,享受轻松上下学的画面。因为没有制服,我还曾经翻白眼,认为电视、漫画里的国小生都穿制服都是骗人的。要好多年之后,才终于接受如此实验性的自由并感到骄傲。

我没有制服,也没有够长的头发,每次长长一点,就会被我妈拉去剪掉,学校又在半山腰,每次想到要走路上学倦怠感就蔓延全身,常常拖到只剩下十分钟,爸爸或妈妈才骑摩托车把我载进学校川堂。

上学的路在小学生的认知里,很长,刚刚在Google地图上一查,发现离家门只有450公尺,那距离抵达教室,顶多就是500公尺吧。没想到20几年后,才发现自己竟然在小时候为了这一点路耍过不少脾气,瞬间感到羞愧。

上学的路令人厌烦,放学的路却让我非常期待。

学校规定了两条路线,引导学生过马路,最早学校还编制交通队还是纠察队,高年级负责上下学时段在三个马路值班,手动放下绑了许多三角旗帜的长竿,让大家过马路。从小就爱挖掘不一样的路线的我,很快发现上下学正规道路旁,存在很多阶梯小路,而且条条小路通我家,还能比较快抵达山下。小小的脑袋决定开始叛逆,「为什么要照老师的规定和队伍一起走路上下学呢?」我要走自己的路。

那时还无法理解规定的必要性的我,很快找到同年级的一位女同学、两位男同学,总共是三位同路人组成一支探险小队。女同学和我住在同一条巷子里,上下学都需要过两个马路,男同学甲跟我们一起过一个马路去补习班,男同学乙住在阶梯小路旁,不用过马路。

我们从男同学乙走过的小路开始,趁带队人不注意的时候,溜进小路里然后互道再见,各自回家或是去补习班。这样的探险逐步进行,眼看只剩下最后一条阶梯小路,男同学乙说,他也不确定这条能不能走。

于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四位小学生,就这样挑了个同行的日子,毅然决然在队伍不注意之时窜下了阶梯,拐了弯又继续走,进到头上有屋顶的部分,身旁是铺上细小砂石的混凝土围墙,围墙边角有多双摆放整齐的鞋子,眼下还有一个大门。我们开始察觉不太对劲,透过围墙上方的洞孔,发现另一边就是我们最常走的那条小路。机灵古怪的四人瞬间意识到,「啊,我们闯进民宅了。」却也没有一丝慌忙,冷静又悄悄打开铁门,小心关阖上,深呼一口气迅速走下阶梯,转个角后发现没有人追来,才开始放松大笑。

我们的运气不是一直都这么好,可以尽享探险的刺激。脱队的路走久了,终究还是会遇见老师。有一次我和其他同学再次脱队,从阶梯小路晃到山脚下的小文具店文学堂,正开观赏店家进的贴纸、文具小物、小玩具,就看见老师也来到门口。不记得当时阳光有多强烈,老师的身影已经转化成背光下周围有一道人形光圈的黑影。隔天我们被罚站了。

因为被老师抓包,又随着年级渐长,同学开始在课后被父母送往不同的补习班,小小探险队的故事暂且落幕。再后来,以成人的步伐走在小时候上下学的路上,路和小径都显得比记忆中窄短,想不明白为何当初任性嫌弃的又陡又长的上坡,其实不到五分钟就走完了。

每走一趟这段路,都会想起那又矮又小的我们探索世界的奇妙自信。十年后,杂物多了,猫也多了。二十年后,从前生活以小学校为重心的我们,现在不少也散居各地。三十年后,人和地方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卡在時空縫隙的虫台灣人不在台灣,喜愛旅行、編織、藝文、烹飪、園藝、健行、攀岩,對一些舊東西情有獨鍾,用文字寫出生活與過去連結的樣子。 Medium: 線人工作間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聖誕文字市集 // 這些年我在斯洛伐克過的聖誕節(四)

聖誕文字市集 // 這些年我在斯洛伐克過的聖誕節(三)

聖誕文字市集 // 這些年我在斯洛伐克過的聖誕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