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者回忆录71:接近绝对权力的亢奋

李怡
·
·
IPFS
·
这种「接近绝对权力的亢奋」感,在专家学者身上特别显著。因为他们自命不凡,自以为可当国师,领导人的接见是对他们不凡的加持。其实,对中共领导人来说,那只是演一场戏。

2021年9月去世的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梅兆赞(Jonathan Mirsky),年轻时是激烈的反越战分子,以「毛粉」自许,在中美关系突破的1972年首次访华。到中国后不久,访问团就被带去见一个「典型的中国工人家庭」。那户人家似乎很富裕,家里布置得不错。接待的人告诉访问团,在中国,犯罪是不存在的。第二天早上,梅兆赞在附近散步时,碰见了来自那个「典型」家庭的父亲。他邀请中国话流利的梅兆赞到他真正的家里去,那是一间破旧的寓所,并说,事实上,他们头天去的是中国当局专门安排给「外国友人」参观的公寓。这名男子还解释说,犯罪行为其实并不少见。

「我震惊不已,」梅兆赞说。在短短48小时里,他从「毛粉」变成了一个幻想破灭的怀疑论者,之后,他开始「对每一个地点、每一次介绍、对每件事的说法,都持怀疑态度」。

这是中国在接待外人访问中偶然出现的纰漏。类似事件在1974年美国保钓积极分子郭松棻首次访中时也发生过,接待他的人迟了一天现身,使他看到了一些现象,而这些现象与他其后被接待所见截然不同,于是,他对中国所有的宣传全都采取置疑态度。

但出纰漏的事情很少发生。中国对接待外宾的工作非常重视,对访客的背景先详细了解,接待必须投其所好,与访客会见的人,无论是老百姓,还是不同等级的官员,都经过细心安排。我在北京任高干的五叔有一次对我说,接待外宾的工作对各单位都是第一优先,出纰漏要追究责任。

1971年中美关系突破后,连续几年是美欧人士的访华潮,特别是华裔人士,又特别是一些学者、名人。他们回到当年离开后许多年都没法回去过的大陆,首先就被缅怀故土的情感绑架,觉得什么都是好的,所有不好都是可以原谅的;其次,他们都在被接待中行动,被安排所见的人、地、事,与真实境况有很大差异;其三,在访华过程中,他们会被安排与中共领导人见面,从毛、周等最高领导人,到因应访客专业的不同部门领导,通常会面都在夜间,有时会见到凌晨,以显示领导人的忙碌和对访客的重视——这么忙、这么晚还要接见。

这三点,是为中共制造「非常有用的白痴」的杀手锏,可以说是无往而不利。第一点,是历史因素和主观因素。第二点和第三点,则是刻意安排,甚至有心作假。在第一点的感情加持下,使第二点的「假」也幻作了「真」。第三点,实际上那些领导人在会见前都看了许多有关访客的资料,有秘书提供谈话要点,不但使访客因领导人了解自己而自觉不凡,而且也为领导人的博识而倾倒。比如,毛泽东见杨振宁就同他大讲科学。更重要的,是掌绝对权力使中国领导人有一种光环,被接见者就会有「荣誉感」「特殊感」,不自觉地兴奋起来。我后来发明了一个用语,说这是「接近绝对权力的亢奋」,是「亢奋」不是「兴奋」,因为是属于生理性的反应。在接近绝对权力之后,往往会不自觉地美化掌权者,会不经意地侃侃而谈,甚至胡言乱语,夸大其词地写文章。报界名人也有因此而改变舆论倾向。

这种「接近绝对权力的亢奋」感,在专家学者身上特别显著。因为他们自命不凡,自以为可当国师,领导人的接见是对他们不凡的加持。其实,对中共领导人来说,那只是演一场戏。

那几年,《七十年代》刊登了许多这一类的华裔学者的访华文章。从办刊的角度来说,这些文章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就影响来说,这类文章带有很大的误导性。 1976年毛死后,四人帮倒台,我们终于对这种误导作出扭转。

丽仪说,在文革极左时期,她下放农村,那时鼓励「贫下中农」家庭出身的农民去「忆苦思甜」,也就是回忆旧社会的苦,思想新社会的甜,但农民们讲到「苦」,几乎都说最苦是1958年大跃进而导致接下来三年的饥饿岁月。贫下中农没有按中共的指挥棒讲虚假故事,只是讲自己的真正经历。没有知识的人比知识渊博者更诚实。

在绝大部分的华裔学者访问中国的文章中,后来较受到《七十年代》读者质疑的,一是赵浩生,另一是何炳棣。何炳棣是著名的史学家,1975年他访华时正值全球石油短缺时期,访华后他撰文吹嘘《中国是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没有真实根据。他后来说当时是受中共领导者之一的姚依林所误导。也就是说,文章是「接近绝对权力的亢奋」的产物。至于赵浩生,原是新闻记者出身,在耶鲁教中文。他那几年在中国访问了许多文化人、学者,写的是对话体的访谈。他多篇访谈内容讲当时极左的话题「批林批孔」,是《七十年代》后来引起反感的一批文章。

梅兆赞
何炳棣
赵浩生

(原文发布于10月6日)

《失败者回忆录》连载目录(持续更新)

  1. 题记
  2. 闯关
  3. 圈内圈外
  4. 杀气腾腾
  5. 煎熬
  6. 伤痛
  7. 动荡时代
  8. 抉择
  9. 那个时代
  10. 扭曲的历史
  11. 先知
  12. 自由派最后一击
  13. 我的家世
  14. 沦陷区生活
  15. 汪政权下的乐土
  16. 沦陷区艺文
  17. 父亲与沦陷区话剧
  18. 李伯伯的悲剧
  19. 逃难
  20. 愚者师经验,智者师历史
  21. 战后,从上海到北平
  22. 古国风情
  23. 燕子来时
  24. 在左翼思潮下
  25. 1948树倒猢狲散
  26. 猪公狗公乌龟公
  27. 《苹果》的成功与失败
  28. 怎能向一种精神道别?
  29. 自由时代的终章
  30. 清早走进城,看见狗咬人
  31. 确立左倾价值观
  32. 「多灾的信仰」
  33. 最可爱的人即最可笑的人
  34. 中学的青葱岁月
  35. 被理想抛弃的日子
  36. 谈谈我的父亲
  37. 父亲一生的辗转挣扎
  38. 父亲的挫伤
  39. 近亲繁殖的政治传承
  40. 毕生受用的礼物
  41. 文化摇篮时期
  42. 情书——最早的写作
  43. 那些年我读的书
  44. 复活
  45. 不可缺的篇章
  46. 不可缺的篇章之二
  47. 不可缺的篇章之三
  48. 不可缺的篇章之四
  49. 不可缺的篇章最终篇
  50. 没有最悲惨,只有更悲惨
  51. 归处何方
  52. 刘宾雁的启示
  53. 徐铸成的半篇文章
  54.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
  55. 通俗文化的记忆
  56. 左派的「社会化」时期
  57. 伴侣的时代
  58. 那些年的太平日子
  59. 香港历史的转捩点
  60. 福兮祸所伏
  61. 香港辉煌时代的开始
  62. 我们是什么人?我们往何处去?
  63. 二重生活的悲哀
  64. 《七十年代》创刊背景
  65. 脱颖而出
  66. 觉醒,误知,连结
  67. 非常有用的白痴
  68. 有用则取,无用则弃(非常有用的白痴之二)
  69. 中调部与潘静安
  70. 非蠢人合做蠢事
  71. 接近绝对权力的亢奋
(《失败者回忆录》此前在《苹果日报》连载,现正在Matters持续更新)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李怡李怡,1936年生,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家、作家。1970年曾創辦雜誌《七十年代》,1984年更名《九十年代》,直至1998年停刊。後在《蘋果日報》撰寫專欄,筆耕不輟半世紀。著有文集《放逐》、《思緒》、《對應》等十數本。 正在Matters連載首部自傳《失敗者回憶錄》:「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失敗者回憶錄198:想忘記,又不能忘記的過去

失敗者回憶錄197:年輕人化解民主派的分裂

失敗者回憶錄196:伊麗莎白二世與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