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未来方程式》| 为什么我们要工作?

鋼哥
·
·
IPFS
·
海德格提出未来可能将会出现人力资源的预言,这个探问却敲响了对于工作意义的辩驳「为什么我们要工作?」
《人类未来方程式》(The Future of Work And Death)剧照

《人类未来方程式》(The Future of Work And Death)围绕的两大主题「工作」、「死亡」,在科技大规模的接应之下,开启了我们对于工作和生命本质的叩问。前半部关于技术导入工作的各种两难,完全体现了哲学家海德格在《科技的探问》( The Questions Concerning Technology )的隐忧:

在技术的座架之下,人类将不可避免地也成为技术的一部份。

资本主义将各种体验价值量化成交易价值,当量化成为可能之后,在工作岗位的流水线工人们,便成为生产线底下一颗随时可替换的小螺丝,人类的精神价值被外部化成物质价值。然而,海德格提出未来可能将会出现人力资源的预言,这个探问却敲响了我对于工作意义的辩驳「为什么我们要工作?」


亚当斯密的误判?

亚当.斯密《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

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1776 年出版的著作《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中写道:

「人的天性倾向于尽可能过轻松安逸的日子,不论他做或不做一件苦差事所获得的酬劳完全相同,那么,他会在当权者容许的范围之内,草率马虎地做这件事。」

亚当.斯密对于人类先天惰性的观察直接套用在工作的人,换言之,他认为人们工作的原因只为薪酬不为别的。此外,亚当.斯密认同诱因的力量。他主张以分工的方式来安排工作,把工作区分成简单、容易重复、毫无意义的单位。只要能让人们获取工作酬劳,工作的内容不是很重要(Barry Schwarz,2016:27–28)。

斐特列.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来源:维基百科

而这一套对于工作划分的想法完全在工业革命时期获得了实现了空间,甚至,这概念是科学管理之父斐特列.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奉行的基本原则:泰勒使用精准的时间与动作研究来规划亚当.斯密设想的工厂作业流程,使「人力」成为运转良好的机器的一部份;同时,他也设计促使员工能努力、快速、精确工作的薪资酬劳。不过,这样来自经济学的错误理论仍有一定的错误率:并非所有在工作上所发生的行动都是为了酬劳。

人类的体验价值

例如,亚当斯密的想法很难套用在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这个暑假我有幸在为台湾而教教育基金会(Teach For Taiwan, TFT )实习。在组织内部的工作步伐不如营利性企业紧凑,比起短期的暴冲,组织更看重长期的发展;意即,我们的行动是否有将台湾更推向我们想要成就的愿景?以工作者的角度出发,非营利组织反而给了一个酬劳以外的反面借镜。从使用者的角度,我认为可以提出的反思则为:我们想从他人的工作体验到什么?

TFT 在松烟办的年度特展

美国公共电视台(PBS)同样也制作了关于技术与工作间的权衡《In The Age of AI》纪录片〔1〕中采访到一位工作即将被自动驾驶系统取代的货车司机,他认为自己的工作不只是货运,每到一个地点他都会和当地的居民寒暄互动,居民偶尔会赠送自己栽种的蔬菜慰劳辛苦的司机。主动和居民打招呼绝对不在货运司机的工作清单里,但是,因为他这小小的举动反而创造了技术无可取代的感受。他认为人工智慧做不到如此亲切的互动,就算真的做到了,他也不认为是真的。因此,科技是否会取代人类的工作,我认为这很难说,至少,在人类所能提供的体验价值很难被取代

目前技术上能做到的,仅仅是让科技缩短完成工作的单位时间,不太可能主动和使用者有更进一步的互动;不过,我认为这才是区分我们和科技的关键,除了完成工作后的报酬,我们更渴望工作之余与他人的归属与连结。


参考资料:

〔1〕In the Age of AI (Documentary) | FRONTLIN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dZ_lvDgevk&t=1435s&ab_channel=FRONTLINEPBS|Official

Barry Schwarz(2015)。我们为何工作(Why We Work)。李芳龄译,2016。台北,天下。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鋼哥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行為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 《餘燼》 電影短評|過去的歷史創傷,不該作為個人的復仇動機

📝📝:ChatGPT 奪走的不是寫作的能力|美國技術作家 Paul Graham:寫作,是對清晰思考的能力要求

📝📝:人們越來越耐不住太久的歌?| 從 Spotify 的收聽數據發現流行歌曲的「抖音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