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嶺

图匪
·
·
IPFS
·
七日書5: 試著喜歡上這個家

我住的鎮子叫教堂山,華人女籃叫它廟嶺,因為這裡有很多山丘。

去年八月我來這裡做細胞群體行為的實驗。說實話我不喜歡這裡,但是昨天和前輩聊天發現我需要在這裡再待一年把現在的爛攤子項目完結,所以我不能逃離。我想透過描述它來喜歡上它,忍受它。

公寓和實驗室之間要經過兩個大坡,每個都有100公尺爬升。常常早上七點半起來想著「不要騎車了,坐公車吧」。剛醒時心跳弱,畏懼騎上那個大坡時腹部脫力和呼吸變辣。結果等到騎出去在公車站轉彎漂移時,呼吸和風吹過皮膚的感覺太好了。我總是不斷發現騎車讓我多開心。有時想去去年在台灣也是騎了更大更長的坡,還有一天騎車八小時。說明這部身體做得到。不過當時是被一人從舊金山騎到紐約的同學和每天騎兩小時山路去上學的同學帶著,現在是讓我這個混亂體自己去做。

剛修好二手腳踏車開心地跟他跳詭異的舞

學校旁邊的麵包店Panera可以每月11元無限續咖啡和汽水。我被養成了習慣,早上經過這裡往暖杯裡盛咖啡。一般還能坐在這裡寫半小時日記或業餘專案再去上班。我通常坐在靠近廁所,對面總是有一對老爺爺老奶奶,坐在很小的桌子那裡。老爺爺是黑人,戴毛帽子,穿紅色毛衣。老奶奶是白人,兩人都戴口罩。每人腳邊有target超市袋子,一人一本學校筆記本,上面很密密麻麻的小字。我想有天問問他們在寫什麼。還有個坐姿很筆直的老爺爺每天點藍莓燕麥坐在卡座電腦前。他們都是早上八點以前到,每天都是。我也幾乎每天都去,見到他們會有種安心感。大家都在小本子上寫自己的故事,像個工作室。

寫筆記自嗨

這個鎮真的有很多樹、花、動物。從自行車架走到實驗室會經過教學大樓之間的花樹。有天看見一隻鳥正好跟著耳機裡的節奏突然停住,挺身做S型,然後又突然小碎步跑到灌木叢裡,搞得我笑出來了。三月天氣變暖後這樣對著花和鳥笑了好幾次。實驗室導師每週末和妻子到教堂山周圍看野花,看黏菌。我問他採嗎,他說不採就看。來自德國的博士後也常和女友帶著兒​​子去附近森林,在群組裡發出黑色蛇的照片。我想起來我沒上過很多生物課,也沒真正愛上任何動物,從而產生對這些愛好者和保護者的尊敬和好奇。同時我也喜歡無知地跟鳥對視但不知道他的名字。

剛來這裡一個月時,在公車上看公路兩旁都是巨型大樹,要很多人才能抱住。 20米高,橘色質感。我在那一瞬間以為看到了一隻巨型恐龍,不禁哆嗦幾下。有次颶風,也就10分鐘的忽然出現和消失。颶風把幾顆大樹吹倒,樹殺死了一個在車上的女人,造成10次車禍,還砸壞電線導致三個鎮子斷電。教堂山的人和人蓋的東西對於這些樹和風來說都很脆弱。

在冬天丟了自行車鑰匙的日子裡我常常在公車上產生強烈情緒。來這裡第三週,有個華人博士生在離我實驗室一條路的另一個實驗室拿槍打死了他的華人導師。我們在實驗室裡用紙把門玻璃糊上,聽著警察新聞,觀察樓下的車,繼續工作。一小時後警察錯抓一個人,三小時後說確認抓到打槍的人之後,我就去搭公車回家。我一邊看著公車站打電話和看警車的人,一邊感覺腦子裡的氣壓脹脹的。第二天封鎖學校,我就搭公車去買菜。在車上把耳機塞得很緊聽樸樹的NEWBOY,胸腔被鼓打的收縮,不知為何就靠在窗子上掉眼淚。心裡運算著謎題:“你不知在世界發生什麼的時候怎麼繼續生活?你學會所有事情之前怎麼做事?你知道所有信息之前怎麼做決定?”

從公車走到公寓總是有同行人

現在住的這間四人合租公寓是我在實驗室工作開始倒數兩天前才從一位三十多歲的高大美麗單親媽媽-醫學生那裡轉租到的。晚上爬三層樓梯打開沒鎖的大門,廚房的水池裡有室友昨晚十點從超市下班後做完晚餐還沒洗的粉紅色塑膠盤子。水池旁有一條腿朝上的死蟑螂,直線花紋很像更討人喜歡的甲蟲。我拿手把垃圾桶蓋子往下按,壓縮堆到頂的冷凍食品紙盒,再把紙包住的屍體放上面。陽台的門敞開著,有一盆誰買的新盆栽和我四個月前放在外面的發芽紅薯,長得張牙舞爪。

進房間門第一件事是把開口很低的窗戶往上推開。昨天暴風雨前的空氣很好喝。幾個小時後突然暴雨開始,以厲害的角度向內下,把我放在床邊地毯上的衣服淋透。我趕緊從床上跳起來跑去關窗,觀察到窗沿像浴缸一樣濕。

進門第二件事是把所有被汗弄潮的衣服都脫下來。我有時回家之前會拐進公車站和房間之間的社區健身房動彈一小會兒。每次去到健身房都有種安心。最近裡面沒有那麼濃的檸檬空氣清潔劑味道了,也沒有那麼大的音樂聲。一般會有兩三個戴著耳機表情痛苦的人在用器械,或是一邊看手機一邊爬坡。有時候也沒想好要做什麼訓練,不過通常就是10-20分鐘的自重或啞鈴HIIT,或是熟悉的幾個器材各做4x10組,或是跑步。但最近外面暖和涼爽,還有好多花香,我就期待去外面跑步。回家太晚又不想黑暗裡跑,週末去實驗室的話中午等待時在校園附近的森林裡跑一會兒好舒服。

在房間裡做肩膀脫位復健訓練

CC BY-NC-ND 4.0 授權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