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庚子:光荣与梦想

Sokiraon
·
·
IPFS
·
电视剧《走向共和》截图

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十六日,亦即1900年6月21日,慈禧借光绪帝之名1 ,发布了一道上谕,其中有这样一句:

朕今涕泣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 2

这道上谕,经常被人引用,以作为慈禧向各国列强宣战的依据。记得我一好友,听闻另一友讲述「宣战」之事,不禁感叹:「我×,慈禧真的这么傻×?」以此推之,即便已过了120年,想必依然会有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道诏书?慈禧内心里的真实想法,以及促使其最终下诏之因素,究竟是什么?


一、真的是要宣战?

诏书中的「大张挞伐,一决雌雄」之语,或许会给大家以这样的印象:清政府对待列强的态度十分强硬,从而得出「这是在宣战」的结论。然而,纵观全文,这道诏令所要表达的,更多地是一种态度上的转变,而非政策上的决定。

首先,单就内容上看,该诏就不同于一般的宣战诏书。以常理而言,如果要宣战,当然得明确指定对象,以甲午战争对日宣战诏书为例:

着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并着沿江沿海各将军督抚及统兵大臣,整饬戎行,遇有倭人轮船驶入各口,即行迎头痛击,悉数歼除… 3

可以看到,该诏中明确表示,军队战斗的对象是「倭人」(即日本人)。然而,回看光绪二十六年诏,却并没有任何指示军队行动之语,也没有说明敌人为何人或何国。因此,这道诏令显然并不符合我们的通常认知。

那么,是否有可能是这样:由于清政府是和所有的列强进行敌对,无法指明具体哪一国,因此只能笼统论之?答案同样是否定的。除去进攻性比较强的「大张挞伐,一决雌雄」之语,这道诏书中并无多少动武之辞,反倒是有不少「另类」之言:

朕临御将三十年,待百姓如子孙,百姓亦戴朕如天帝;况慈圣中兴宇宙,恩德所被,浃髓沦肌。

这种近乎夸耀般的话,在对日宣战诏书中是见不到的。不论从语气还是措辞上看,似乎都不适合出现在宣战诏书中——这应当更多地是写给「自己人」看的话。

最后,以国际法而言,一国向他国宣战,双方应断交并撤回外交人员。 4而当时清朝驻各国公使,仍然在进行正常的外交活动,并无进入战争状态之迹象, 5这也从事实上否定了「宣战」之说。

应当说,光绪二十六年诏,其根本意旨,在于显示清政府的一种强硬姿态,而并非真的走到那一步。这道诏书的下发对象,更多地是清朝臣民,而非列强。因此,武断地把该诏作为宣战的依据,是不恰当的。


二、谎言装点的梦想

作为实质上的最高统治者,慈禧的态度影响着所有大臣的态度。而最为不幸的是,在义和团的问题上,慈禧恰恰是一个立场很不坚定的人,这也导致清政府对义和团始终「抚」「剿」不定。起初,义和团在山东兴起时,巡抚毓贤认为其可堪一用,政策比较宽容,倾向于「抚」;而待袁世凯上任,便着手取缔义和团,其政策主「剿」。 6诚然,作为一方督抚,实行政策的自由度比较高,因而将这种差异归结于个人倾向,也未尝不可;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清政府内部并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方针。

那么,前期态度摇摆不定的慈禧,又怎么会在这时下诏表明立场呢?从根本上说,无非是两点:一是义和团声势浩大,慈禧认为其威可恃;二是列强过分要挟,清政府无法忍受。这两点,在大多数人看来,应当是如教科书一般明晰的;然而,深究下去,却还有不少幕后的故事可挖。


张鸣教授曾经说过,清朝官员普遍相信这样一种逻辑,即百姓怕朝廷、朝廷怕洋人、洋人怕百姓。 7当然,这种一物降一物般的逻辑,是很有些一厢情愿的。不过,对于清朝统治者而言,在列强侵略愈发深重的现实下,任何的「救国良方」,不论有多离谱,都有可能被他们所看重。更何况,所谓「民心可恃」,一直是他们所深信不疑的。

早在孟子,就已经对民众有所看重,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到了清朝,统治者也经常表现出对于「民心」的关注,例如咸丰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就曾经有过发动「人民战争」的念头:

乡民乃此次战争成败之基石,务使城乡军民各色人等齐心作战,同仇敌忾,共抗外敌,收复失地,荡平夷匪。 8

不可否认,民众的力量是强大的。然而,盲目地依靠虚无缥缈的「民心」,以为可以仅凭高涨的「民气」而获胜,又不可不谓为荒唐。可是,清朝统治者显然不很清楚这个道理。到了慈禧的时代,「民心」依然是她心目中克敌的法宝。

不过,1900年时的情况,显然又更近了一步。义和团除了声势浩大,还宣扬自己拥有刀枪不入的「神术」,这一点在前面的文章中也有提及——这种「神术」的存在,无疑为慈禧又打了一针强心剂。更何况,她身边的许多近臣,也是义和团的忠实拥趸。

例如,大学士徐桐、刚毅,太监李莲英和端王载漪,都曾向慈禧鼓吹义和团之「神奇」。徐桐「笃信拳匪」,曾说「拳民神也,夷人鬼也,以神击鬼,何勿胜之有」。刚毅在1900年6月初前去考察义和团,结果「视其不畏炮火之状」,「遂大信之」。李莲英「甚信团」,而且还「时常将其所睹之神术为老佛陈之」。至于载漪,则是力保义和团头目「法力极大,可以杀尽洋人,不畏枪炮,有诸神一直保护着」,还说要「每天让拳民头儿进宫教太监各种法术」!

从这个角度上说,慈禧也好,徐桐等人也罢,其实都是被义和团的谎言所欺骗;而在当时那个混乱的大环境下,似乎也不能指望他们做出多么理智的选择。只是,梦想终究有破灭的一刻,等到义和团显露出真面目的时候,慈禧到底也「浸厌之」了。 9


光绪二十六年诏的直接诱因,乃是清军和各国联军间围绕大沽炮台的争端,这在诏书中是有明确体现的:

…昨日公然有杜士兰照会,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归彼看管,否则以力袭取…彼自称教化之国,乃无礼横行,专恃兵坚器利,自取决裂如此乎!朕临御将三十年…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

后面两句,上文已有引用,因此不再重复。从语言的承接关系来看,在批判完列强索取大沽炮台的行径后,接着就是声明要「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应当可以说明,这中间是有逻辑的递进关系的。

那么,列强又为何会着眼于大沽炮台呢?这要从联军在中国的遭遇说起。

6月10日,由于事态不断恶化,由英国中将西摩尔率领的二千余先遣队10开始从天津向北京进发。但是,部队过于轻敌,结果行进缓慢,甚至一度与本部失去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留驻天津的各国海军司令,决定先夺取作为天津门户的大沽炮台,从而帮助他们打通天津到北京的道路。而为了确保作战成功,他们在时间上玩起了猫腻。

6月16日上午,各国将领开会,决定向大沽炮台守将罗荣光提交最后通牒,限其于17日凌晨2点前交出炮台。然而,根据中方的记载,这份至关重要的文书,直到16日深夜才送达罗荣光之手;也就是说,清军已经没有什么时间做战前部署了。结果,联军轻松取胜。

接下来,联军故技重施。本来,所谓最后通牒,除了交给守将,通常还应该告知中央政府之代表。然而,联军却故意等到大沽炮台失陷,才由法国领事杜士兰向直隶总督裕禄递送照会——对方收到时,已是17日早晨了,即便想增援也无力回天。

只是,联军可能也没有料到,比起保家卫国,裕禄更担心自己的乌纱帽。时间已晚,他也自知事态严重,因此只有尽力扯谎,把事情说圆。他当即给朝廷报告照会一事,并声明对大沽炮台「断无擅允交给之理」;之后,他不顾朝廷催促,拖到20日,才上奏说明情况。

在这道奏折中,裕禄首先认为「兵端已开」,应当「严加准备,以防不测」;接着,他提出事态紧急,因此做主对义和团「从权招抚」,以为助力,又说手下军队与义和团配合,击溃了一些「洋兵」 11 ;最后,他认为既然「已如此决裂」,准备「一鼓作气,使洋兵巢穴尽覆」。至于大沽炮台失陷,他借口「电线不通」,佯装不知,只说要「并力接济」!

裕禄所说,大体上是事实,但他刻意略去一些重要情节,而将内容做夸大化处理。朝廷必然会产生这样的印象,亦即洋人可恶,而自己这边似乎也还有一战之力。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引导下,颁布一道措辞强硬的诏书,也就理所应当了。 12


三、总结

1900年6月21日颁布的所谓「宣战诏书」,其本质是清政府对内传达的一种「不惜打仗」的强硬态度,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宣战。促使这道诏书诞生的,一是慈禧等人对「民心可恃」和义和团「神术」的迷信,二是以裕禄为代表的大臣,在形势所迫下,出于自保,夸大事实并鼓吹战争。

不论如何,清政府在遭受了长久的侵略后,终究还是强硬了一回。然而,这种强硬的态度所预言的,到底随着局势的恶化,而不幸地成为了现实。接下来的历史,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了:联军先是于7月14日攻陷天津,又在一个月后占领北京;徐桐自缢殉国,刚毅在西逃中病死,至于载漪,则是在事后清算中被列为「祸首」,仅以身免。这场战争,最终以极富戏剧性,又有些悲凉的场面,落下了帷幕。


注释

[1] 应当注意到,此时距离戊戌政变已过去约两年,光绪帝并无实权

[2] 参见维基文库:宣战诏书

[3] 参见维基文库: 光绪二十年对日宣战诏书

[4] 清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即开始关注并在外交中引入国际法。

[5] 参见郭天祥:1900年清政府「对外宣战」说驳正;另,本部分多处论述得益于该文

[6] 参见宋永林:毓贤与袁世凯对义和团认识政策的比较研究

[7] 参见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8] 参见商昌宝:民心可恃:大清政局中的一张牌

[9] 以上两段,参见刘宏:清廷守旧派对义和团迷信的认可与利用

[10] 英国在出兵上较为积极,且派出的士兵最多,因此由英国将领统帅

[11] 这倒不完全是吹嘘,参见维基百科: 廊坊阻击战

[12] 这段论述,参考于:马勇: 所谓「宣战诏书」: 缘起、逻辑与诉求


原文登载于我的博客,有少许修改。

这次的标题,是我从一本写美国社会的书中抄来的,虽然那本书我还没有看过,但不知怎么的,就是对这个名字特别喜欢——也许是因为我还有点中二吧。不知道大家是怎样看待的,我个人觉得,这个标题放在这里,其实有那么点牵强(笑)。我的原意是,「光荣」指的是大清的光荣,也就是所谓「天朝上国」的光荣;而「梦想」指消灭各国列强、捍卫清朝尊严的梦想,这主要是针对以慈禧为首的清朝统治者而言的。我的原意是否在文章中有了足够体现呢?如果没有的话,还请大家见谅。 (~ ̄▽ ̄)~

敬请期待下一篇!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Sokiraon理工科大學生,熱愛推理、近代史和電子遊戲 個人博客:https://blog-sokiraon.com 感謝大家的支持!( •̀ ω •́ )✧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使館區里的同學相會

晚清人物簡說:「漢奸」曾國藩(下)

晚清人物簡說:「漢奸」曾國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