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和做卡片盒笔记? ft. 笔记控爱怎样

觀察者 Denken
·
·
IPFS
·
最好的阅读笔记,就是产出一篇具有洞见的文章,而不是摘要式笔记。

摘要式笔记

从学生时期,我们就被教育「上课要做笔记」,但却从来没有人教我们怎么做笔记?为何要做笔记?甚至到了大学时期,「共笔」文化兴盛,仿佛只要有人整理出一份精炼的笔记,就足以取代教科书。

那是一种常见的分享方式:

  • 首先着重于书本内容精要,往往透过书摘、说书的方式,让人轻松「看完」一本书的内容。
  • 其次为了分析与呈现书本内容脉络,还可能透过「心智图」或「卡片盒笔记软体」,用来呈现「非线性」的内容组织架构。

对于个人读者来说,以电子书为例,除了「划线」、「做笔记」的常见功能之外,甚至还有「自动整合」的笔记风潮,譬如「Readwise.io」就能将Kindle、Apple Books、Instapaper、Pocket 的划线或笔记,自动汇入惯用的笔记软体,以便日后查找或复习。

对于线上社群来说,早年经常共同编辑维基文件,近年则偏好使用线上共同笔记软体(Google Docs, Notion 等),有些社群甚至企图运用新兴的卡片盒笔记软体,来共同打造人类通用的知识图谱—— 我说,这不就是维基百科吗?

然而,浏览或记忆这些摘要式笔记,真的能取代自己阅读一本书的过程吗?

无论是阅读书评、书摘、说书、导读,顶多只能协助你「选书」,不能真正替代你「主动阅读一本好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指出,主动阅读需要能回答下列4 个问题:

  1.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即使你可以听信书评人来回答前3 个问题,别人却不可能代替你回答第4 个问题;而你必须自己主动阅读来回答前3 个问题,才可能为自己好好地回答第4 个问题,因为每个人的视角都是不同的。

即使它们可能辅助第二个阅读层次「检视阅读」(即略读),不过该书作者认为运用这些「外在阅读」要更小心、甚至尽量少用,并指出:

外在的阅读规则是除非你看完了一本书,否则不要看某个人的导读。这个规则尤其适用于一些学者或评论家的导言。要正确地运用这些导读,必须要你先尽力读完一本书,然后还有些问题在干扰着你时,你才运用这些导读来解答问题。

正如你阅读这篇文章,无法取代你自己去主动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洞见式笔记

如果要真正好好地「融会贯通」一本好书,甚至不应该着重于撰写「摘要式笔记」,而应该着重于整理与互相连结自己的理解与洞见,最终发表成文:

Instead of focusing on the in-between steps and trying to make a science out of underlining systems, reading techniques or excerpt writing, everything is streamlined towards one thing only: insight that can be published. —— 《How to Take Smart Notes》chap.6

心智图一词的创始人Tony Buzan (1942-2019) 共同研发了心智图软体iMindMap(现已改版更名为Ayoa),认为心智图是用于有效地连结概念,因此在「How to Mind Map」教学app 中,特别强调每条分支只放一个关键字或图片,分支由内向外是由粗到细(像树一样)来区分重要性,最终每张心智图都是紧密的概念发展集合图,借以鼓励不同概念的连结。

这些都呼应了Steve Jobs 在1996 接受Wired 的访谈

Creativity is just connecting things. When you ask creative people how they did something, they feel a little guilty because they didn't really do it, they just saw something. It seemed obvious to them after a while. That's because they were able to connect experiences they've had and synthesize new things. And the reason they were able to do that was that they've had more experiences or they have thought more about their experiences than other people.

洞见、创意、灵感都是来自于连结不同概念。 《How to Take Smart Notes》主张建立一套「永久笔记」的卡片盒系统,所有卡片笔记都必须互相连结起来,并在连结的过程中激发灵感洞见,累积成群时即可组合发表成文,是一种由下而上的发展方式。

作家刘墉曾有一文「热笔与冷笔」,认为「热笔」需要「发于至情的灵感」,「冷笔」则是透过有计划地经营,搜集素材并雕琢成文。 《How to Take Smart Notes》针对以理见长的文章,融合了「热笔(灵感)」的方法论,以及更有效地(甚至有趣地)发展「冷笔」的笔记架构:

Having a clear structure to work in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making plans about something.
Having a meaningful and well-defined task beats willpower every time.
Studies on highly successful people have proven again and again that success is not the result of strong willpower and the ability to overcome resistance, but rather the result of smart working environments that avoid resistance in the first place.
Searching through a file system with strings of discussions, plenty of material and ideas is, believe it or not, fun.

最后,《如何阅读一本书》提及第四个阅读层次「主题阅读」中,「你及你关心的主题才是基本的重点,而不是你阅读的书」;至于《How to Take Smart Notes》则指出卡片盒笔记系统中的「永久笔记」,只放你感兴趣的想法或论点。这么一来,就真正是以你自己为主体的「主动选书与阅读」,而不是盲无目的地什么都读。

笔记软体「控(爱好者)」

首先来分析一下,几款笔记软体的电脑(Mac)版/ 手机版(iOS) app 的介面开发技术基础:

  • 【Notion】Electron / Web View
  • 【Obsidian】Electron / Web View
  • 【Roam Research】Electron / Web View
  • 【Heptabase】Electron / 无
  • 【Evernote】Electron / React Native
  • 【Evernote v10 之前】AppKit (原生) / UIKit (原生)
  • 【Craft】Mac Catalyst / UIKit (原生)

这里可以看到,新兴的笔记软体团队,几乎清一色选择了Electron 与Web View,也就是说实际上这些app 都是Web 网页,得以跨平台开发。这通常可以降低开发成本,但对于软体品质则影响不一。

Electron 是内嵌了Chromium 的桌面版网页式app,你可以视为每个Electron app 都内嵌了一个Chrome 浏览器,所以通常桌面版app 都相当肥大。此外,网页介面效能比较容易写得差,但由于传统电脑普遍硬体效能过剩,且电脑用户对于软体介面反应速度的期待没那么高,因此仍成为众多新创软体的技术首选。

然而到了智慧型手机上,尽管同样进入了硬体效能过剩的年代,但手机用户(至少我)对于触控软体品质的期待较高,众多使用Web View 开发出来的新兴笔记软体的介面效能或使用体验都不甚好。

再来谈谈「笔记控爱怎样」的征文题目:

✅ 推荐自己觉得最实用(或最常用)的笔记软体(或其他笔记方法)
✅ 最常用来记哪一类型的事项? (或专案处理哪类事项?)
✅ 笔记控愿望清单,最希望笔记软体新增或改进什么功能? (或想提升什么样的笔记能力)
  1. iA Writer:用于抄录摘要与记录想法,最终产出文章。
  2. Evernote:用于封存文献资料,以便查找。

我最希望各大笔记软体放弃订阅制,专注做好「离线版」的应用软体,回归传统买断制。 「订阅制」虽然对于稳健金流很有帮助,对于云端同步笔记也是合理的商业模式,但并不见得真正有益于精雕细琢的软体匠人精神,而且所费不赀。这是我放弃Roam Research、Heptabase 的主因。

或许值得一提的是,我最后并没有继续用任一款新兴卡片盒笔记软体,而是更着力于使用iA Writer 来撰写文章与整理想法。

我认为iA Writer 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首先我几乎都只用手机或平板来撰文或整理,电脑则只用来排版与发表。我本来就很常针对特定主题开一篇笔记,把想到的、读到的相关语句都丢进去;直到脑海中这些概念关联已然饱满成形时,再整理组合成文。我在马特市上发表的长文(包含这篇)几乎都是用这种方式撰写而成,大概就是卡片盒笔记写作法的迷你初阶版吧?

个人声明:我是在几年前自行购入了iA Writer,曾参与iA Writer v6 大改版(加入了维基连结的功能,也大涨价了)的内部测试,以及无偿协助改善了正体中文介面翻译。

慢步调.熊市.研习.征文

希望透过这篇文章所介绍的阅读与笔记法,能协助所有人去研习自己感兴趣的议题。我还进一步在Matters Labs Discord 成功发起了「慢步调.熊市.研习.征文」活动,征文期间长达三个月(7-9 月),并提供稳定币的优渥奖励,希望你更愿意去研习感兴趣的议题,来参加征文发表成果。

发起这项征文活动的另一项初衷,是因为我感觉Web3 确实和Web1 早期很像—— 似乎仍缺乏许多领域的知识或人才,因而经常产出许多不知所云或生命周期极短的产品或资产。

早年Web1 网站都很丑,介面互动性也很差,那是因为当时Web1 只有一群软体工程师,而还没有视觉介面设计或互动的专业领域知识进来。 Web1 的电子商务也很阳春,除了人们还在恐惧给出信用卡号是否安全之外(若没有HTTPS 安全连线就真的危险,别忘了那时候的信用卡费,通常是等到月结算纸本帐单寄来时才会看到,而没有手机的刷卡即时通知),在网路上卖出东西可能不难,但要从头建立网路商城就非常困难,传统仓储管理、行销客服、物流服务等都不可或缺,更难的是洞悉出网路购物的产品精髓—— 而这是亚马逊能称霸的主因之一。

在前述Steve Jobs 的Wired 访谈文中,也阐述过类似的问题:

A lot of people in our industry haven't had very diverse experiences. So they don't have enough dots to connect, and they end up with very linear solutions without a broad perspective on the problem. The broader one's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experience, the better design we will have.

另一方面,我记得曾听说,有些做传统金融量化交易的人,进来币圈操作,发现同一套手法居然行得通,这就凸显了crypto 资产世界还缺乏传统金融手段的「洗礼」。许多人进来Web3 是为了投资获利,但经过这番熊市冲击,是否应该回头了解传统投资知识呢?只看币圈消息,你或许能获得第一手资讯,但只能习得二手知识。至于智慧?那只有靠自己沉下心来,研习、思考,才能增长。

慢步调.熊市.研习.征文」尤其鼓励与其他领域结合,欢迎你来Matters Labs Discord「🌌︱web3世界」频道一同讨论,激荡想法。

本篇推荐书目与参考资料

  •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Sönke Ahrens,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中国译本《卡片笔记写作法》,台湾译本《卡片盒笔记》。
  • 《如何阅读一本书》,Mortimer J. Adler, Charles Van Doren,台湾商务。
  • 解放第2颗大脑!这样做数位笔记,打造自己专属的高效思考知识库(数位时代),原题为「第二大脑的演化:数位笔记新浪潮,强化学习力」,是我对第二波数位笔记浪潮的深度分析文。
  • How to Mind Map , iPad app(已下架)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觀察者 Denken《Web3Matters 馬特週報》創辦人,軟體開發與寫作經驗超過十年。觀點文章每週更新 👉🏼 https://denkeni.substack.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參選第十二屆馬特宇宙駕駛員

公共財:花式發錢術 ft. GG21

區塊鏈應用能普及嗎?以 Fooday app 美食社群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