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nado Cash 一案的時代意義

觀察者 Denken
·
(edited)
·
IPFS
如果你打造了共享單車,並且免費送出去給群眾使用,只因為有人騎去做壞事,你需要為此坐牢嗎?如果你捐了一本漂流書,有人用這本書去打傷人,你需要為此負責嗎?

不同時代文化氛圍,塑造出一群又一群反叛浪潮的新世代,與其說是挑戰既有體制,不如說是推動人類前行的瘋狂份子——瘋到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世界,誠如 1997 年蘋果品牌廣告所述:

向那些「瘋子們」舉杯
那些被看成格格不入
叛逆
製造麻煩的人
那些鑽牛角尖的人
那些看事情和別人不一樣的人
他們不喜歡規矩
他們藐視成規
你可以讚美他們,模仿他們
反對他們,懷疑他們
美化或醜化他們
但唯獨不能忽視他們

每個世代會用勝利來證明自身的存在。這可能是任何形式的勝利。

譬如 1980 年代之後崛起的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簡稱 PC)產業——現在是否還有人疑惑為何是「個人」電腦呢?在 1960 年代的「電腦」還是一台巨大的大型主機(Mainframe Computer),當時電腦產業巨擘 IBM 完全主導市場,隨後才被「個人電腦」產業大幅取代,甚至有部紀錄片名將其稱之為「Triumph of the Nerds」!

那批曾改變世界的人們,不僅僅是「nerds」(意指執著於開發個人電腦的書呆子),更有另一群反主流文化的「hippie」(音譯為嬉皮),透過大麻或迷幻藥來探索自己的身心,表達嬉皮世代的文化價值,典型案例便是蘋果電腦已故共同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進一步將其精神帶進個人電腦產品的研發,得以直指人心。

那些世代的成功者多半已成為當前時代的產業巨頭,以其保守體制壓制新的世代,直到新的勝者出現。

2020 年代 Tornado Cash 的勝訴,不僅是真理的勝訴——真理也許會遲到,但總是能愈辯愈明。譬如,如果你打造了共享單車,並且免費送出去給群眾使用,只因為有人騎去做壞事,你需要為此坐牢嗎?如果你捐了一本漂流書,有人用這本書去打傷人,你需要為此負責嗎?Tornado Cash 已成為區塊鏈上永存的中性工具,開發者更是透過智慧合約放棄控制它的權力,使其無法再被更動!唯一抹滅其存在的方法,是所有驗證節點的人們共識無視其存在,意即人類共謀洗去歷史的惡意再現。

在成功之前,往往須先探索邊界。區塊鏈產業崛起,由於主流鏈上交易紀錄透明,首先遭逢挑戰的是隱私。然而,交易隱私與洗錢防制,可說在概念上完全對立,絕對的洗錢防制手段,勢必會想探究所有交易的內容與目的,並進一步打擊在此方向上的一切阻礙。在 Tornado Cash 的機制上,探索了保障隱私的工具中立性,也因此成為被打擊的對象,而僅僅掌握法律工具卻未能掌握個別領域專業的建制派人士,容易試圖以其想像比擬去理解智慧合約如同一般工具軟體,要咎責找罪犯就專找工具開發者即可。

然而,智慧合約亦屬時代尖端產物。軟體工程的開發模式,最早有「教堂」模式(或可視為中心化開發),隨後有開放原始碼專案改採「市集」模式(或可視為去中心化協作開發),其中佼佼者便是 Linux 作業系統核心,聚集了一眾開發者社群,其軟體品質與影響力已遠勝許多商業化軟體,存在於許多網站後端伺服器以及每一台 Android 手機裡。以太坊區塊鏈所推動的「智慧合約」則進一步強化了開源軟體的去中心化執行能力,任何人都能驗證某段智慧合約是否屬於某段公開程式碼,再由分散於世界上的區塊鏈節點共同確保執行的可靠性,可謂是資訊技術演化先驅的特性,門外漢難以全盤理解(看看 Tornado Cash 案),卻是去中心化開發社群得以凝聚互信的基礎。

因此,Tornado Cash 案的勝訴,更象徵著人類法庭角色終究能習得並理解各領域之奧義,區塊鏈產業對訴訟案的支持,才使得這項發展得以獲得階段性成功。然而,Tornado Cash 案真正給我們帶來的難題,還是在於交易隱私與洗錢防制的根本衝突。抑或是僅僅源自 1970 年代的洗錢罪,如何彰顯中心化國家貨幣主權的擴張,使得人類在退避軍事戰爭之時,啟動了經濟與貨幣戰爭,抑制了過往民間貨幣的發展。加密貨幣產業的興起,或許意味著民間貨幣有顯著需求,那麼國家權力又何以需要背負期待逐一調查洗錢案例,而非積極改善環境來降低犯罪動機呢?「反洗錢」似乎成為至高無上的準則,卻忘了防制犯罪才是更根本之目的。

這讓人不禁想起嬉皮文化的藥物(drug),同樣在 1970 年代之後被政府法規列為禁藥,在台灣更是由政府宣傳為「毒品」,彷彿列入管制的藥物皆為十惡不赦,「反毒」似乎成為至高無上的準則。這或許自此也打擊了精神科藥物的發展,使得當代人們精神疾病與壓力問題難解,有些人只好出走他鄉尋求靈藥,又有大麻合法化議題方興未艾。何況,即使我們真抑制了毒品,難道人們就能抗拒數位毒品了嗎?

那或許是嬉皮世代的失落之處。但在加密世代有了更強大的產業後盾,我們得以直面國家權力來共同解析人類社會真正的難題:國家權力要擴張到什麼邊界?法制如何增進人類福祉而非扭曲事實的工具?我常想,就從閱讀第一手資料開始吧,這份上訴判決書很值得所有人一讀。你可以上法庭網頁搜尋案號「23-50669」或者直接在此下載。整份判決書有三分之一在科普加密貨幣相關知識,有三分之二在闡述不可更改的智慧合約不是財產,至於許多人提及「法官承認新科技超出既有法規,必須由國會處理」僅僅佔了 34 頁判決書的最後 2 頁而已。此處我更傾向再次思考:我們希望下一個時代是什麼樣貌?如果這只是第一場的勝利,我們還需要更多「去中心化的勝利」,去賦予人民更多能力,並打造一個以理論據與深度關懷人文的社會,而不是只懂得反毒反洗錢的表面功夫。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logbook icon
觀察者 Denken《Web3Matters 馬特週報》創辦人,軟體開發與寫作經驗超過十年。觀點文章每週更新 👉🏼 https://denkeni.substack.com
  • Author
  • More

參選第十三屆馬特宇宙駕駛員

參選第十二屆馬特宇宙駕駛員

公共財:花式發錢術 ft. GG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