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者计画|短期留学或异乡生活十余载,海外华人可以有自己的「当地」吗?
1. 自我介绍
可以叫我斩风,目前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读变革设计硕士(MA Design for Change)。从四五年前开始,我注意到和社会创新、社区营造、 社会设计、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议题,之后逐渐深入探索,有在公益基金会、大厂、咨询公司、社区设计机构等各类型组织的实践经历。这些兴趣起源于很本能的出发点:希望大家都更快乐。我希望为自己创造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一些社群/社区,甚至这个社会。
身为Z世代,我从自己和伙伴的观念上能强烈地感受到时代的影响。人们不期待2050甚至2030年后的世界会好,确实抱着「我们是最后一代」的态度在生活。虽然世界很不确定,但是人还是要好好活着,想想自己能做什么,才更有意思一点。
我总觉得自己要流浪。 「分布式」的生活也可能是很有机的很有支持感的生活吧。但还在思考怎么流浪,流浪了之后会怎么样。特别喜欢「游历四海,牧养地方」这句话,神仙文案!行走江湖不是独善其身的事情,和各地与各种人群相互滋养才是游历的意义。在地化的生活,意味着了解具体的人物与故事、知道我能为这个地方和人们做些什么,对我来说很重要。现在还没什么经济能力,所以也很需要尝试怎么赚钱。
现在在异国读书嘛,其实也算是种游牧,初步体会到了当探索版图扩展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中的时候,生活情境会是什么样。并且留学也提供了方便的去更多地方游牧的机会,希望好好抓住,一窥未来可能的生活方式。
2. 你想去哪里,为什么?
想在我现在生活的爱丁堡继续多走走;同时,由近到远地拜访欧洲、美国、日本等其他福建人生活了很久的地方。
起因有二:
在与留学英国的伙伴们的交流中,有很明显的共同感受,就是好难和本地人成为朋友、很难融入一个本地的群体(可能只是英国是这样)⋯⋯我在参与本地社群网络的聚会的时候,发现少有学生等「临时当地居民」的身影。可是作为一个有大型综合性院校的旅游城市,居住1-5年的中短期流动人口应当有很多。所以,我想探索短期居留人群(以留学生为代表)要和当地产生联系、获得归属感,有怎样的可能性。
出国之后忽然意识到了自己是个「福建人」 ,互联网上大家会被调侃「全球免签」的那个地方的人——一个学期内,有三波亲戚来看望我,受宠若惊啊⋯⋯他们基本上是在二十年前,通过合法非法各种方式远渡重洋打拼赚钱。从洗盘子、做服务员开始,到现在有自己的房产门店;从一点外语都不会讲,到现在有了自己的家庭、后代和社交网络。他们的子女有的在国外出生长大,有的在国内成长到一定年纪后出了国,现在基本都在海外生活。我很想要和他们有更深入的相处,想了解他们的出国经历,各种生活决策,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期待如何,一二代移民之间的关系、各自的生活挑战是什么样的。而且游牧找亲友不用愁住宿⋯⋯
目前想到的研究价值:
在我们常见到的文章播客中的「游民」或者「润」出去的人里,很多都已经拥有了比较高的视野和文化,有自己的发声平台、叙事权力。但我的亲戚和老乡们更多是「普通人」 ,或许这才是大多数,他们的经历与感悟值得被更多人看见和参考。
二十年前与后,人们出国的动机、价值排序、对未来人生的预期有异有同,可以形成对照。这有助于两代人的互相理解,和启发应对不同人生阶段的挑战的解决方案。
这个项目的底层,蕴含着对华人身份认同的探索。在了解家乡的移民历史、经历新冠疫情、有了留学经历后,我意识到我「想在中国做社会设计」的想法背后所感兴趣的中国,不一定是地理政治疆界上的,而是以人为本的,可以意味着受中华文化影响成长起来的人们所构成的社群、社区与社会。
3. 你的具体游牧计画是什么? (建议包含行程、主题、预算等等)
第一个月(开学蜗居)
读书看片查资料,和离散、社区、身份认同相关的
爱丁堡在地工作坊|预算:3场*10材料=30磅
第二个月(Flexible Learning Week)
拜访英国或爱尔兰的福建人|预算:70交通+5天*20餐饮+10工作坊材料=180磅
第三个月(春假)
欧洲的福建人|预算:100交通+10天*20餐饮+2场*20工作坊材料=340磅
第四个月(修整)
第五个月(暑假)
美国或者日本的福建人|预算:机票就好贵现在懒得计算
如果有空余时间,想要探访有趣的共识社区转型城镇。
4. 如果可以做到,你希望怎样与当地建立互动?
走路聊天:走街串巷,观察纪录;聆听华人和当地其他人的故事和看法。
帮忙干活:参与到华人的生产生活里面,比如一起吃饭出行做家务,帮餐馆做服务员、收银、送外卖,通过劳动融入当地。
举办共创工作坊:针对华人,探索如何与新老亲友、原现地区建立&保持联系;针对本地社区更多元的人群,探索对流动人群或新移民的态度与如何增进社区融合。
甚至能做点设计原型测试:比如在华人餐厅里设置互动式的展览内容。
5. 你计画怎样记录整趟行程? (建议包含形式与叙事角度)
我目前关注的议题是离散与身份认同、社区营造、亲属关系与多元关系,所以之后的书写会围绕这些,思考海外华人如何共存/融入与当地、如何与故土和远方亲友保持联系,思考对于移民来说理想的支持系统/共同体是什么样。
关于叙事角度,我会采用解困式报导的理念,在描述多面现状的时候,导向为个体如何在这个时代构筑生活提供参考。
关于形式,人物故事与生活观察计画用口述历史和非虚构写作的文体纪录,如有合适对象也可以录播客;工作坊等创意行动可能会用线上展览、信息可视化的形式分享。
其实在圣诞假期已经在爱尔兰的亲戚家呆了两周。跟着亲戚送外卖打下手,感受了他们的家庭和工作节奏;感叹送外卖可真比想像中累啊;听了许多对员工和顾客的吐槽、对爱尔兰社会的观察;知道了些他们的艰苦迁徙立足经历,获取了许多家族故事八卦;听到他们对于是否回国的顾虑(感觉脱节了,回去了也不知道能做些什么)和想为家乡做的事情(如共同投资养老院);发现我的后辈们有让人惊喜和牵挂的地方,可以从这些下一代身上看到家庭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了解到原来这两年又有许多人偷渡到海外⋯⋯也正是这次经历让我更想要多多进入他们的生活、藉由他们的视角感受世界了。他们就是地方的一部分啊!
诚邀大家推荐阅读资料、可以拜访的地点和人🥹🙇♀️!
叮叮叮,好像有流浪基金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