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者回忆录59:福兮祸所伏

李怡
·
·
IPFS
·
1967年前,在英国国会,香港从来不是议题。

1967年8月22日,中国以红卫兵火烧英国驻北京代办处,来回应英国对48小时「最后通牒」的置之不理,对香港「爱国同胞」打击有多大?可以用《大公报》副总编辑陈凡其后在我面前的谓叹,说明一切。这位资深前辈参加过二战的前线采访,和湘桂大撤退,观察一向敏锐,「爱国」从不后人,「反英抗暴」开展几个月来,他甚至带一把刀上班,准备随时抗英搏斗。他那天跟我说,「反英抗暴」「玩完了」;「将军欲以巧胜人,盘马弯弓故不发」,弓满不发才是致胜之道,不提最后通牒,对方不知你会怎么出招,提了48小时,之后又冇料到,就被人「睇死」。说明中国需要香港保持现状,绝对多于英国需要香港。

陈老凡见多识广,在左派意识熏陶下少见有这种政治敏感度。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不低。 「最后通牒」无疾而终意味什么,陈凡看得到,英国人不可能看不到。历史性的转变,往往就是一件小事引发。 「最后通牒」就是这件小事。

港英当局对左派暴动采取维持治安的强硬措施,并没有预期会得到香港舆论和市民如此广泛的支持,因为在此之前,英国几乎毫不重视在香港的管治。二次大战末期,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国认为,放弃殖民地是战后的大势所趋,美国和中华民国政府都主张战后由中国接收香港。但英国首相邱吉尔却斩钉截铁地说:「中国要收回香港,除非跨过我的尸体!(Hong Kong would be removed from the British Empire over my dead body)」在1943年开罗会议上,他问陪同蒋介石参加会议的宋美龄:「你以为我真的是骗子、恶棍,守住殖民地不肯放手?」宋美龄收起常见的笑容,反问道,「你又怎么知道我有这种想法?」可见保留殖民地,在那时候不是一件光彩的事。邱吉尔要保住香港,完全出于对远东战略和通过香港接触中国的高瞻远瞩。

战后四年,中国内战导致大陆建立共产党政权,一开始中共就制订了对香港「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政策,此外是大陆人大批涌来香港,带来了资本、工业技术和经营手法,改变了香港的经济局面。然而,英国虽管治香港,在香港却无法作「长期打算」。近年解封的英国国家档案馆一些文件显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香港历任总督多次寻求推行民众选举,但迫于中共领导人的压力,都要放弃。主管香港事务的廖承志曾表示,如果伦敦试图改变香港现状,「我们将毫不犹豫采取积极行动,解放香港、九龙和新界。」另一份文件显示,周恩来总理曾对英国官员说,任何在香港引入哪怕一点点自治的尝试,都会被视作「非常不友善的举动」和「阴谋」。

因此,在政治上,英国无法把民主制度引入香港,只能够在香港延续殖民地制度。殖民地管治对英国商人在香港的传统利益或有裨益,但对英国的国家利益却很少,而且背上殖民主义的恶名。因此,1967年前,在英国国会,香港从来不是议题。

1967年英国在香港的管治,的确是在英国传统法治下的「无为而治」。香港那时仍然实行「大清律例」,即容许纳妾。香港纪律部队的贪污也「制度化」。警察、海关、消防,贪污已经成为维系运作的必要润滑剂。消防队救火,明言「有水就有水,冇水就冇水」。对大量中国难民涌入和建于山坡的寮屋大火,港府亦只是建造设施不全的狭窄徙置区应付需求。对于资本家盘剥、工人遭到不合理待遇,政府也没有·立法规管。在殖民地掌权者眼中,这些也许都是中国人习惯的生活方式。

在港英政府内或十里洋场中,有没有结构性的种族不平等,肯定有。英国殖民政府的种族歧视不会明显流露,但在就业、升职等各方面,华人受到洋人的不平等对待,是可以被看到的。

港英不作为,种族不平等,和一些管治弊端。香港人知道。但比较他们逃离的地方,这些不满都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最重要是在法治下的香港,人身安全有法律保障,不会有突然而来的政治灾难。英治下不会要香港人唱国歌,敬英国旗,若非职业需要也不要求香港人讲英文。比较起不满,香港人更重视英国人带来的自由、法治和安全感。

1967年的「48小时最后通牒」,令香港广大市民知道:中共政权在可见将来,不会「收回香港」;港英以强硬态度对付暴动,值得支持;香港是可以作长久规划的地方。 「过客」心态渐渐让位于对香港的认同感。

英国当局,料不到会受香港市民广泛支持。于是,港英施政就进入一个进取的新阶段。福兮祸所伏,六七左暴是祸,产生的结果却是福。

1943年开罗会议上,蒋介石、罗斯福、邱吉尔与宋美龄,邱与宋也许正就香港问题交谈
1945年接受日本投降仪式的人物,左二起是中国第二方面军司令张发奎、英国海军夏悫少将、(何东之子)何世礼将军
1960年代亲台团体在九龙城庆祝「双十」,启德机场的起降飞机离楼顶不远。

(文章发布于2021年9月8日)


《失败者回忆录》连载目录(持续更新)

  1. 题记
  2. 闯关
  3. 圈内圈外
  4. 杀气腾腾
  5. 煎熬
  6. 伤痛
  7. 动荡时代
  8. 抉择
  9. 那个时代
  10. 扭曲的历史
  11. 先知
  12. 自由派最后一击
  13. 我的家世
  14. 沦陷区生活
  15. 汪政权下的乐土
  16. 沦陷区艺文
  17. 父亲与沦陷区话剧
  18. 李伯伯的悲剧
  19. 逃难
  20. 愚者师经验,智者师历史
  21. 战后,从上海到北平
  22. 古国风情
  23. 燕子来时
  24. 在左翼思潮下
  25. 1948树倒猢狲散
  26. 猪公狗公乌龟公
  27. 《苹果》的成功与失败
  28. 怎能向一种精神道别?
  29. 自由时代的终章
  30. 清早走进城,看见狗咬人
  31. 确立左倾价值观
  32. 「多灾的信仰」
  33. 最可爱的人即最可笑的人
  34. 中学的青葱岁月
  35. 被理想抛弃的日子
  36. 谈谈我的父亲
  37. 父亲一生的辗转挣扎
  38. 父亲的挫伤
  39. 近亲繁殖的政治传承
  40. 毕生受用的礼物
  41. 文化摇篮时期
  42. 情书——最早的写作
  43. 那些年我读的书
  44. 复活
  45. 不可缺的篇章
  46. 不可缺的篇章之二
  47. 不可缺的篇章之三
  48. 不可缺的篇章之四
  49. 不可缺的篇章最终篇
  50. 没有最悲惨,只有更悲惨
  51. 归处何方
  52. 刘宾雁的启示
  53. 徐铸成的半篇文章
  54.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
  55. 通俗文化的记忆
  56. 左派的「社会化」时期
  57. 伴侣的时代
  58. 那些年的太平日子
  59. 香港历史的转捩点
  60. 福兮祸所伏
(《失败者回忆录》此前在《苹果日报》连载,现正在Matters持续更新)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李怡李怡,1936年生,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家、作家。1970年曾創辦雜誌《七十年代》,1984年更名《九十年代》,直至1998年停刊。後在《蘋果日報》撰寫專欄,筆耕不輟半世紀。著有文集《放逐》、《思緒》、《對應》等十數本。 正在Matters連載首部自傳《失敗者回憶錄》:「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失敗者回憶錄198:想忘記,又不能忘記的過去

失敗者回憶錄197:年輕人化解民主派的分裂

失敗者回憶錄196:伊麗莎白二世與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