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者回忆录96:香港前途问题带来的恐慌
1984年12月21日,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后,英国首相戴卓尔夫人来港开记者会,时任记者的刘慧卿提出一个火辣的问题:英国不只是把香港的土地交给中国,而且把500万香港人交到一个共产政权手上,这在道义上是否说得过去?戴对这问题看来早有准备,她的回答是:「我相信绝大多数香港人的确欣然接受这份协议,你或许是唯一例外。」
不过,当时更有一个犀利的提问是英首相没有准备的,那是在香港工作的美国记者Linda Jaivin 提的,她问:1979年香港总督麦理浩到北京,邓小平是否告诉他会在1997年收回香港?如果是,为什么英国不把在讯息告诉香港人?戴卓尔夫人迟疑了一下说:我不知道邓小平跟麦理浩谈过些什么。 Linda后来对我说,她被这个无耻的回答唬住了,竟没有追问:你不是应该知道的吗?她说她恨自己当时没有即刻追问。
Linda 的提问更重要而且涉及未知事实的本质。可惜大多数报导都没有提及,但我记得。
到底麦理浩在1979年有没有从邓小平口中得知中共对香港前途的立场?据麦理浩后来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当时不是首先由他提出1997这问题的,邓小平也只是重申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1997前会作出商讨。据后来解密文件显示,麦理浩提出,因为现在新界土地不能批出超过1997年的年期,因此是否可以在卖地契约上说:「若1997后的政治环境不变,契约会继续有效」。邓小平很敏感或早有准备地说,中国拥有主权,九七后香港仍然搞资本主义,请投资者放心。没有直接讲收回,但中国主导主权的含义很清楚。按约办事的英国这个法治国家,唯一的选择是与中国商谈九七后的安排。
邓小平或没有明说,但英国政治人物应该意会到未来的可能变化。于是,那一年,最大的英资公司怡和洋行,已悄悄将部分资产移至其他地方;汇丰收购美国密兰银行,使之变成国际化银行。英国开始酝酿新国籍法,将英籍人士分成两类,第二类是在英国没有居留权的「英国海外国民」(BNO),香港近300万英籍人士即属此类。 1980年,香港开始提出政制改革,准备设立区议会。这些动作都不能不说与为九七作准备无关。
另一方面,据1997年时已经退休的新华社(即中联办)副秘书长黄文放在《九十年代》撰文透露,当年邓小平为解决香港问题,成立五人小组,黄文放是成员之一。他说中共本来并没有想过要收回香港,而是想绕过九七这个年限,延长英国对香港的管治,但英国逼北京表态,坚持要就九七问题谈判。对中共来说,这是一个「痛苦的抉择」,因为收回香港容易,但维持香港繁荣稳定则殊不容易,他承认,当时中共阵营内也有不少人反对收回香港。但在民族主义思维主导下,邓小平也一言定音,大家只好在收回这大前提下绞尽脑汁。
1981年初,哲学教授劳思光发起组织「香港前景研究社」,邀我参加。参加者不多,还有胡菊人、董千里、陆铿、孙述宪登。主要目的,就是想研究和提出些意见和建议,让香港在97后可以维持某种形式的英国管治,包括主权换治权、仍然留在英联邦等。我们都深知道,不管中国如何信誓旦旦的承诺,不管有怎样完善的文本设计,在一个没有法治自由传统的国家统治下,都不可能守得住法治规则,香港的自由、人权会逐渐或快速沦落。
那几年,我的主要精神,都放在香港前景问题上,编辑杂志、写文章,大都离不开这个话题。
戴卓尔夫人说,「绝大多数香港人欣然接受这份协议」,绝非事实。 1982年5月底民调显示,98%的人希望维持现状,64%的人选择中国拥有主权而继续由英国管理,42%的人接受香港成为特区,37%的人希望香港独立,26%的人接受香港归还中国。 1984年联合声明发表后,因不少人相信明文规定的法治传统,这比例有一些改变,但仍然每年有以万计的人离开,用脚投票以示不信任中国的承诺。
1980年至1986年,每年约2万人移民,及至1987至1989年,移民人数升至3-4万人。不过,许多人并非举家移民,而是全家移民后,先生先回香港继续赚钱,太太就带着孩子留在国外,那时有个流行的名词,把这叫做「太空人」。
那时一些小国也纷纷用「卖护照」的方式吸取香港人取得外国人身份作护身符。那时美国领事馆签证处主管告诉我,说有人持南太平洋小国东加王国的护照来拿美国签证,但护照上写明这人没有居住在东加的权利,护照只允许他住在东加主岛之外的一块大石头上。
这样的护照香港人也要买,可见港人当时的恐慌程度。
(原文发布于2022 年1 月14 日)
《失败者回忆录》连载目录(持续更新)
- 题记
- 闯关
- 圈内圈外
- 杀气腾腾
- 煎熬
- 伤痛
- 动荡时代
- 抉择
- 那个时代
- 扭曲的历史
- 先知
- 自由派最后一击
- 我的家世
- 沦陷区生活
- 汪政权下的乐土
- 沦陷区艺文
- 父亲与沦陷区话剧
- 李伯伯的悲剧
- 逃难
- 愚者师经验,智者师历史
- 战后,从上海到北平
- 古国风情
- 燕子来时
- 在左翼思潮下
- 1948树倒猢狲散
- 猪公狗公乌龟公
- 《苹果》的成功与失败
- 怎能向一种精神道别?
- 自由时代的终章
- 清早走进城,看见狗咬人
- 确立左倾价值观
- 「多灾的信仰」
- 最可爱的人即最可笑的人
- 中学的青葱岁月
- 被理想抛弃的日子
- 谈谈我的父亲
- 父亲一生的辗转挣扎
- 父亲的挫伤
- 近亲繁殖的政治传承
- 毕生受用的礼物
- 文化摇篮时期
- 情书——最早的写作
- 那些年我读的书
- 复活
- 不可缺的篇章
- 不可缺的篇章之二
- 不可缺的篇章之三
- 不可缺的篇章之四
- 不可缺的篇章最终篇
- 没有最悲惨,只有更悲惨
- 归处何方
- 刘宾雁的启示
- 徐铸成的半篇文章
-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
- 通俗文化的记忆
- 左派的「社会化」时期
- 伴侣的时代
- 那些年的太平日子
- 香港历史的转捩点
- 福兮祸所伏
- 香港辉煌时代的开始
- 我们是什么人?我们往何处去?
- 二重生活的悲哀
- 《七十年代》创刊背景
- 脱颖而出
- 觉醒,误知,连结
- 非常有用的白痴
- 有用则取,无用则弃(非常有用的白痴之二)
- 中调部与潘静安
- 非蠢人合做蠢事
- 接近绝对权力的亢奋
- 无聊的极左干预
- 从钓运到统运
- 那年代的台湾朋友
- 统一是否一定好?
- 台湾问题的启蒙
- 推动台湾民主的特殊角色
- 中共体制内的台籍人士
- 踩不死的野花
- 文革精神
- 文革缔造中国的今天
- 极不平凡的一年
- 批判极左思潮
- 民主假期
- 裂口的开始
- 太岁头上动土
- 爱荷华的「中国周末」
- 1979年与中共关系触礁
- 那几年,文艺的沉思
- 爱荷华的平和交锋
- 从认同到重新认识中国
- 九七觉醒
- 美丽岛大审对我的启示
- 从事媒体一生的座右铭
- 念兹在兹要记下的辉煌
- 香港前途问题带来的恐慌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