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者与附议者们,动脑子了吗?

范米索
·
·
IPFS
·

我打算以讲故事的方式来陈述我学生时代的经历。

因为在我的故乡,从小别人就教导我:事实其实是想象的产物。事实能否取信于人,取决于讲述的方式。这就像我们那儿海里出产的一种奇特的有机珠宝,佩戴在这位女士身上光彩夺目,而佩戴在另外一位女士身上则会变得黯淡无光, 最后化为尘土。

事实并不比珍珠更可靠、更连贯、更完整、更真实,两者同样脆弱易变。这个故事并不全是关于我的, 讲述者也不只是我一个。事实上,这到底是关于谁的故事,我也说不好;或许你的判断会更加准确。

不过,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假使有些时候出现了另外一种声音,讲述了另外一种事实,你大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取舍—— 所有这些事实都同样真实,都从属于同一个完整的故事。

这段经历涉及了我(当事人)、班长(举报者)、我老师(裁决者)、我妈(围观者),一个微观又迷你的社会角色缩影。

而现在,我将以“我“的视角去叙述这段12年前的经历。




我中学时代,成绩不错。每次班里评选“三好学生”,我都不用太担心。各个地区的“三好学生”评选标准略有不同,但大体遵循的还是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三个标准。然而年年拿着”三好“的我,却在有一学期突然被告知取消本学期”三好学生“资格。

收到取消通知的理由竟是:“经同学举报,范米索存在思想品行不端行为,因此取消”。说实话,我在家长和老师眼里一直都算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不打架、不辱骂、本本分分学习。

那么举报者是谁呢?班长。她对我班主任说: “她做了离子烫,带坏班上风气,为什么能凭三好?应该取消资格。”我妈知道这事后,痛斥了我一顿,觉得我活该没拿到三好。

事实陈述到这里,相信此时各位心理应该有自己对于这个“判刑”的思考了。班长说得也没错,老师做得也挺对,纵然你成绩优异,违反规定理应受处罚。

好,下面说一下事实背后看不到的故事。

我从小发质就是让理发师都头疼的沙发,又硬又干燥,以至于每次洗完头就一定会炸裂,而我也因此受到班上的同学们窃窃私语地嘲笑,并尊称我为“狮子头”。

(抛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这种嘲笑算是“言语霸凌”吗?他们是刻意为之还是无意识?他们是否会意识到自己小小的行为,会对别人带来巨大的影响?)

青春期的女生本就爱美,会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当一个女孩被班里的同学们嘲笑外貌后,自然会深陷自卑的沼泽,这种自卑心理对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而言,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迫于无奈,我用自己奖学金得来的钱,去做离子烫。离子烫无非就是让你头发变直,边服帖。做了离子烫后,我也没再被别人嘲笑过,的确颜值因为发型的改变,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你看,当别人“霸凌”你,这就是我的反击方式。通过改变,让他们“闭嘴”。就好比你小时候很胖,被班上人嘲笑,你暗下决心,默默减肥,去反击那些嘲笑者。

目的都是一致,为了变美,为了反击,只是路径不同。不同的是,它们造成的结果与评价。毕竟周围人并不会因为你身材的改变,而指责你思想品行不端,不是么?


“做离子烫”=“思想品德不端”


一个一直都拿着三好和奖学金的学生,突然有一天因为“拉直头发”,被硬生生贴上了思想品行不端的标签,导致她之前所有的行为都被全盘否定,现在想想都觉得有些荒唐。

当然,也有人会说,离子烫就等于烫头,你烫头违反校规,的确该被取消。

然而,我想说的是什么?

我想强调地不是我因此没拿到三好的“结果”,而是为什么人可以轻易被他人的结论所影响? (即便「他人」是个心智都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

为什么作为教师,竟然能够轻易地被一个孩子说服?把“做离子烫”直接跟“思想品行不端”划上等号?

为什么一个人在看到或者听到一个事实,连基本的质疑都不曾有,就能直接赞同,下定论,贴标签,顺便再“落井下石”、“踩上几脚”?

如果我是教师,我至少会主动找当事人沟通,起码我需要了解她行为背后的动机,才能做出判断。比如“这孩子为什么现在这个节点上突然去做离子烫?”而不是听一个孩子的结论,直接二话不说,取消了我的资格。

我不知道读者里是否有家长、学生、老师等角色的朋友,想象一下,你是老师或者一个孩子的母亲,不知道你们会怎么看待那个“成绩优异的问题学生”?


//////////


心理学有一个词叫“诺布效应” ,这个“诺布效应”是一个名为诺布的实验哲学家提出学说。

来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9yrjfZFkKA&pbjreload=10


“诺布效应”(Knobe Effect)或“副作用效应”(Side-Effect Effect),即一个副作用是否被认为是有意的高度取决于其效价(valence)。


Knobe做了一个实验,实验的内容如下:


公司的副总裁对董事会主席说:“我们正在考虑启动一个新项目,它会帮助我们盈利,但会危害环境。”董事会主席回答,“我才不管危害环境,我只想尽可能多赚钱盈利。赶紧启动项目!”他们启动了新项目。当然,环境被危害了。

心理学家就问被试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个老板是故意去破坏环境的吗?大家就说yes 或no 了,有超过八成的人认为这个老板是有意破坏环境的。简而言之,这个老板不是什么好人。

于是,这个诺布又构建第二种场景:

公司的副总裁对董事会主席说:“我们正在考虑启动一个新项目,它会帮助我们盈利,除此以外,它还能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董事会主席回答,“我对这个项目是否会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毫无兴趣,我就关心赚钱,你马上去实施这个方案。结果,这个项目果然赚大发了,而且,环境也得到了整治和改善。

问题来了:你觉得这个老板是故意去改善环境的吗?认为老板是故意去改善环境的被试,只占两成左右。请注意,刚才是八成,现在是两成,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把老板指认为一个善人。

毫无疑问,两个案例的逻辑结构都是一样的,而董事会主席关心的目的也是相同的。副总裁话术中仅提到了一个变量,该变量与利益者本身的意图是无关联性的。


那么为什么大家做出的判断,却违背了逻辑分析?这里的不对称性又该怎么去解释?

回到我之前自己的例子,解释下不对称性。我和小花都被同学们嘲笑丑,小花因为太胖选择节食减肥变美,而我因为发型太糟糕,选择做离子烫变美,最后我遭到了谩骂,并取消三好学生的资格,而小花却成为班级里励志的人设。这件事岂不是很反常?

诺布呢,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当副作用效果在道德上是好的时候,人们倾向于判断行为实施者是无意图地导致它的发生;但当它在道德上是不好的时候,人们却倾向于判断行为实施者是有意图的。


我们更喜欢在日常生活中去指认恶人,而不是那么喜欢去指认善人或者好人。也就是说,在找恶人这件事情上面,大家都很有积极性,在找谁是好人这件事上,我们积极性不够。这个实验所发现的这个心理学效应,就叫诺布效应。

嫉恶如仇,既利他,也自利。

那么有人要问了,嫉恶如仇有什么不对吗?

看到品行不端,有损大众利益,甚至带给社会负面影响的人,不举报难道还纵容?

历史上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的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图灵,想必大家都清楚。

图灵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回到剑桥,后曾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有诸多贡献,提出了一种用于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试验方法,即图灵试验,至今,每年都有试验的比赛。此外,图灵提出的著名的图灵机模型为现代计算机的逻辑工作方式奠定了基础。

1952年,图灵的同性伴侣协同一名同谋一起闯进了图灵的房子实施盗窃。图灵为此而报警。但警方的调查结果使得他被控以“明显的猥亵和性颠倒行为”(同性恋) 。

他没有申辩,并被定罪。在著名的公审后,他被给予了两个选择:坐牢或荷尔蒙疗法。他选择了荷尔蒙注射,并持续了一年。这位二战时期的密码破译者因同性恋被判“化学阉割”,1954年自尽身亡。享年41岁。

那么,图灵这个案例里,警察在当下做出的判决是合理的吗?明明是一个被迫害的伟大数学家,最后竟然因违背当时的“社会评价标准”,从受害者变成了“犯罪者”。

传统的观点一直认为人们能够客观地判断行为者的意图,进而根据意图判断的结果对行为进行道德和责任判断。但是诺布效应表明人们并没有那么“理性”,对意图的判断实际上已经受到了行为道德性质的影响。

就好比“回形针”的热带雨林事件。

谈论a(中国)和b(热带雨林)有相关性,不代表c(美国)和b没有相关性,也不代表a和b有唯一的相关性。倘若如此理解,那么可以直接把a换成c满足绝大多数民族主义者的心理,这样,即便是同样的内容,回形针便可以摇身一变变成民族英雄。

逻辑教育的缺失,容易让语言变成不分是非的武器。这恰恰说明了用意识形态作为评判标准的荒谬性。

诺布效应一方面说明了道德判断对心理理论的影响,使心理理论与道德判断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另一方面,该现象产生于介于完全有意图行为与完全无意图行为之间的副作用,对其的深入研究更有利于了解意图判断中信念、期望以及技能等要素的作用。

道德效价论的理论意义在于说明了道德判断对于心理理论的反作用。人们不仅仅是根据对他人心理理论的推测来做出道德判断,行为的道德性质也会对人们的意图判断产生影响。

那么,我们怎么去判断行为是出自「有意」还是「无意」呢?

Knobe的研究就是告诉我们,该行为越是和我们的道德观点相左,我们就愈会相信「恶行」是故意的。

由此可见, 「客观事实」并非是影响我们判断「事实是什么」的唯一因素,我们的「价值取向」也影响我们判断「事实是什么」。

因此,以往课本里提及的「认识客观事物,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其实把问题看得过于线性、直白了,因为「认识事物」本身就包含了「价值判断」。

最后,引用丁太升的一句话:

你希望活在一个人人热衷举报、告密、道德审判,一个因某句话、某个观点——即便是政治观点——甚至某个想法、某个念头而获罪,一个人人自危、人人心惊胆战的世界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至少你自己别去那样做。

Ps:如需了解更多“诺布效应”相关知识,微信后台回复「效应」即可获得最一下论文。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请点个「赞」转发。

关于「批判性思考」系列文章:



如果你想要掌握更多思维方式、效率工具、免费电子书、星主无限提问、人脉对接、副业思维,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智慧杂谈坊”社群(👉点击阅读全文)星球满100人将涨价30元。



如果你信任并喜欢我的内容,欢迎加入,跟我直接对话并可随时向我提问,谢谢支持。

福利:整理部分社群内容,后台回复“214”获取一份“每日群精华” (附2020奥斯卡影片资源/科学翻墙工具/德鲁克资料,感谢各位群友大力支持)

微博:斜杠少女范米索「可能会让你惊喜的内容」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范米索野生咨询|内容教练|🎙空无一物/有效失败 亲密关系|多元思维|认知升级|成人教育 DAO/Crypto|🌍 世界公民 B站/公众号:范米索| 微博:斜杠少女范米索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如何谈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520特刊

爱情与股票的理性与非理性思考

写作、交易和约会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