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後記

外球仔
·
·
IPFS
·

今早醒來,茫然地刷了一會兒手機,發現什麼事情沒做,哦,少了半小時的沉浸寫作,才意識到七日書已經結束了。

但這種少了點什麼事的感覺很寶貴,意味著我開始把「寫點什麼」當作我生活的一小部分,它不再是陌生的任務,而是我的朋友,需要每天固定時間和它互動。

於是我又點擊了創建頁面,任憑意識流動,開始書寫你看到的這篇。

如果思考這次有什麼特別大的變化,那就是我對在matters平台寫東西的壓力變小了。

過去,我認為一定要用電腦,捕捉好生活中的靈感想好要表達的觀點和洞察,寫好提綱,找好例子和圖片,最好寫出1-2k的流暢內容,反复check沒有病句錯字,才能「交付」到matters平台上。

現在,我可以隨時隨地用手機,只要打開vpn,進入matters先建立頁面,根據主辦單位的問題來隨機發散。不會思考邏輯、結構的完整性,寫到哪算哪,頗有一種大學時寫豆瓣日記的感覺。那時每天寫一篇流水帳式的日記,重點不是寫什麼內容,而是去“寫”,寫了400多天。對別人而言不是什麼有價值的內容,但對我來說是寶貴的記錄。

這次matters的七日書,讓我找到重新記錄的感覺。

不僅如此,任意的一個提問,就能洋洋灑灑幾百字內容,這讓我對自己的潛力感到震驚,也對問題意識的重要性有新的認識。

其次,matters上的互動性和友善氛圍很很好,我以為寫了沒什麼人會看,但發現每篇都有人鼓掌、打賞和評論,謝謝你們!

決定開一個合集,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保持創作,維持這段友誼。


CC BY-NC-ND 4.0 授權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