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勒的阿涅斯:回望塞特港
阿涅斯·瓦爾達對塞特港(Sète)情有獨鍾。 1940年5月10日,瓦爾達一家七口從布魯塞爾的隆隆炮火聲中逃離,他們擠進了一輛車, 前往這座位於法國東南部的港口小城(同時也是瓦爾達母親的故鄉)避難。她從這裡的漁民那習得了修補漁網的技能,這段學徒期生涯後來使她在科西嘉島上找到了一份槳手的工作。
1947年,瓦爾達到巴黎的沃日拉爾學院的攝影與電影技術學院(cinématographie de l'École Vaugirard)學習攝影。她在一家照相館當學徒,用水粉畫手工修飾照片。她母親給了她第一台相機——祿萊(Rolleiflex)相機。
瓦爾達用這台祿萊相機拍攝了朋友、水手、南方小鎮的碼頭、運河上的競技。她還捕捉到了塞特港中的漁民、狹窄小道、拓湖(Étang de Thau)旁的工人階級社區。從那時直至1960年代初,瓦爾達每年都會回到塞特,重走童年的足跡。拋開漁網,她開始編織記憶的絲線。
她拍下了800多張塞特港的照片,並在這裡拍下了那部被安德烈·巴贊形容為“自由且純粹”(“libre et pur”)的處女作《短角情事》( La pointe-courte,1955)。在這部電影中, 瓦爾達巧妙地將兩個敘事層面並置:一方面是主角Philippe Noiret和Silvia Monfort之間搖搖欲墜的情感關係,另一方面則是塞特港的自然主義生活場景:電影如同一部紀錄片一樣拍攝著這座小城的居民、房屋與日常儀式。
數百張構圖上略帶錶現主義風格的構圖講究的照片,是年輕攝影師彼時內心世界的寫照。部分照片使我們能強烈感覺到,《短角情事》中的空間場景是這些攝影作品有機的延續,二者彷彿都在發出宣言:這個村莊出現在這對夫婦之前,並將比他們活得更長久。另一部分照片則向觀眾呈現了20世紀50年代法國港口小城淳樸的風土民情。它們線條銳利,鋒芒畢露,但又被導演的鄉愁所包裹著——正如瓦爾達後來電影給人的感覺。
本月3日開幕的第54屆阿爾勒國際攝影節,正在舉辦一個名為“短角情事:從相片到電影”(“LA POINTE COURTE, FROM PHOTOGRAPHS TO FILM”)的瓦爾達攝影展,展出她在塞特所留下的這些攝影作品。展覽將空間選在了聖特羅菲姆修道院迴廊(CLOÎTRE SAINT-TROPHIME),該迴廊可以追溯到12至14世紀。於1981年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成為阿爾勒、羅馬和羅馬式紀念碑群的一部分。當我們穿行在一座中世紀修道院的迴廊中,看一位五年前去世的導演於七十年之前拍下的城市場景時,我們內心會湧起什麼樣的感受?這些照片究竟意味著什麼?電影與攝影之間的關聯又是什麼?
在The Third Life of Agnès Varda一書中,阿涅斯·瓦爾達如此說到:
“攝影不斷教導我如何拍攝電影。而電影則不斷提醒我,它雖然捕捉到了運動,但每一幀影像都會變成記憶,每一個記憶最終都會定格與凝固。”
參考資料:
1.AGNÈS VARDA LA POINTE COURTE, FROM PHOTOGRAPHS TO FILM: https://www.rencontres-arles.com/en/expositions/view/1453/agnes-varda
2.Arles Goes to the Movies: https://www.blind-magazine.com/news/arles-goes-to-the-movies/
3.Agnès Varda: https://fr.wikipedia.org/wiki/Agn%C3%A8s_Varda
4.CLOÎTRE SAINT TROPHIME: https://www.arlestourisme.com/en/details.html?culture=Clo%C3%AEtre+Saint+Trophime&ident=5538418%3F ?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